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名家縱論/兩岸和平與國民黨主席選舉
2025/10/12 11:27
瀏覽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名家縱論/兩岸和平與國民黨主席選舉

2025-10-12 00:00 

當前攸關台海和平最重要的兩個問題:第一,如果賴清德總統在二○二八年連任,中國大陸會如何反應?是否會啟動武統或非和平手段?第二,美國各界認為二○二七年可能會出現武力攻台,為何有如此說法?是否因北京認定台灣內部的「中華民國台獨化」已成定局使然?

賴清德日前接受美媒訪問時,再度宣揚「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並表示若川普能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台發動武力攻擊」,那麼川普「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賴清德再次推高兩岸衝突危險,卻將責任寄望於川普,但美國已是心有餘力不足。

auto skip

關鍵在於國際權力關係快速且劇烈的改變,中美、亞洲、兩岸權力關係正經歷重大變化:中美對抗正重塑國際秩序,美國在亞洲影響力大不如前,兩岸實力差距日益擴大。中國大陸在經濟、科技、軍事實力以史上未見速度發展壯大,從美國到區域各國都在調整與中國的關係,但賴政府卻不斷踏踩兩岸紅線。

台灣安全在過去受惠於美國的戰略模糊,美國的實力與意願有相當嚇阻力,然而當中美競爭對抗格局形成,解放軍進入三航母時代,加上九三閱兵的軍武展示,亞洲與兩岸軍事平衡已然改變;美國將公布的國防戰略報告,很可能將轉向「戰略收縮」,從印太戰略轉為本土防衛。

因此美國這幾年不斷要求盟邦增加軍費,賴總統在國慶演說中宣示,明年國防預算將超過GDP的百分之三,在二○三○年前達到GDP的百分之五,且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加速打造「台灣之盾」。可是,GDP的百分之三幾近整體政府預算的三分之一,嚴重排擠其他領域預算,但花大錢能換來美國承諾保障台海和平嗎?

同時美國也在覬覦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川普政府高官不斷說美台距離九千英里,台灣卻有半導體先進製程百分之九十,這對美國而言太危險了。半導體產業是過去蔣經國總統執政時期的重大政績,卻被賴政府以讓美國再度偉大為由,將先進製程搬去美國,換來的是高關稅與更多國防預算壓力,這不是掏空台灣嗎?

兩岸和平需要政治智慧審慎應對,但賴政府卻在脫鉤斷鏈兩岸關係,視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不斷挑起兩岸對立情緒,最終可能讓台灣付出慘痛代價。正如立法院長韓國瑜國慶演說指出,台灣面臨三座隱形堰塞湖:台海戰爭、黨派惡鬥、關稅談判,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台海戰爭。

因此,回到前面兩個問題,賴清德連任後的台海動盪,及美國為何擔憂台海會提早發生戰爭,做為國會最大政黨的國民黨應該如何因應?國民黨如何做才能避免台海情勢持續惡化?

國民黨在馬英九執政後連續三次總統大選落敗,不僅長期在野,黨中央經歷換柱、藍白合破局等,上次總統大選只獲得百分之卅三選票,加上盤根錯節的利益人脈,讓外界看不懂,民調也直直落。然而,國民黨卻在地方選舉一直維持優勢與治理,在立法院中國民黨立委年輕化且戰力十足。

於是泛藍支持者普遍有強烈的焦慮感,因為民進黨政府讓中華民國認同變質為台獨新衣,兩岸關係從穩定走向仇恨敵對,甚至擔心賴清德連任將台灣推向戰火。

因此,面對台灣社會是和平穩定或戰爭衝突之際,這次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改選,必須要從「二○二八年勝選邏輯」角度,展現國民黨的改革與世代交替決心、提升國民黨形象與擴大支持度,檢視參選人的理念與行動力,讓這次選舉成為贏得總統大選、下架民進黨、保衛中華民國、挽救兩岸和平的的關鍵契機。

(作者為文化大學社科院講座教授、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