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已故總統戴高樂生前的名言「領袖是希望的化身。」賴總統就職以來,多次的講詞或政策發言和一般講話,幾乎貶多於褒,不講還好越講越慘,尤以大罷免時的團結十講中的「雜質說」 引發眾議,反彈之聲四起,可以說是大罷免慘敗的元兇之一。
民調直直落,民怨沸騰起,聲勢猛下滑,這幾乎是賴總統就職以來的寫照。 就在總統亟思改善作風,調整方向,提升支持度之際, 今年國慶這篇涵蓋感性,理性,實際性,前瞻性的文告,允然為低迷氣虛的賴總統,注入煥然一新,引人注目的新形象。
我們從幾個面向來探究賴總統是否聽進民意所趨?而這篇文告究竟顯示了哪些端倪,得以照見賴總統透過這篇文告,意圖轉圜民意所示,以擄獲民眾的青睞。
第一、 文告首先從內政方面切入,以人民與社會需求為講話重點,結合經濟提升的統計數據,引導人民信任政府在內政安定與經貿提升的努力與成效。借此冀望能挽回低落民調,透過人民的再信任並給予再出發之機會,翻轉當前頹勢,將奮發再起之動能拉長延伸戰線,積極為守住2026盤勢,力拚有利局面,贏得地方選舉勝利。
再而拓寬戰鬥幅面,形成有機有力口袋戰術,先緊縮戰力再翻轉動力,滲透擴大戰略縱深,改善縱深短淺,橫寬不足之弱,借力使力,團結一致,塑造持續戰力之力、空、時局面,結合點線面之政策措施,前瞻2028大局,戮力保持戰局,贏得最後勝利;
第二、講詞以科技協同支撐國防戰略與產業發展雙面並進,形成科技國防與國防科技,互補互通之合作共好之局,共創雙贏互惠之科國一體之姿。賴總統重申以半導體科技拉抬台灣國際能見度,藉此重振內部低迷氣勢,並緊扣科技載體與國際介面共溝共獲之雙重複式合體,形成安內攘外之科技戰力與國防戰力,融入世界大環境之「科、國、世」三面一體載具與抗體,用此綜合內外軟硬實力,保護台灣安全,對抗大陸犯我之圖。
塑造並維護台灣軟硬實力,以台灣科技實力的加乘多重力道,做為抗中保台力量,蓄積選舉實力,守2026,開 2028兩道聚合力量,這方面的講詞,應有理解民意、了解民意、深入民意之功,對未來地方與中央大選,要贏與須贏之態,顯而諭見之圖昭然若揭,在野黨是否洞察機先,力圖整備,乃當務之急。
第三、文告全文四千五百字左右,過往賴總統用力鋪陳與論道的兩岸方面,在不著痕跡與四兩撥千金之下,未見尖銳與對抗之詞,亦未再提及兩岸互不隸屬之字。
雖然陸方國台辦、外交部、國防部紛紛發表不滿與不肖言論,但至少較前大力批判與重磅攻擊之勢,似有減緩與稍事收斂之態,足見民主和平之呼籲,雖對岸不願意面對與接受,但從日昨之回應而見其端倪,畢竟人類追求民主與和平,是天賦人權之功,難有拒絕與排斥之理由可以解釋。
賴總統有感受到內外壓力,不再提兩岸互不隸屬,繞越大陸在意的重點,也符合美國所望,亦凜略民意所趨,不表態免再生波折之巧,正是民意所向,做對了自能獲得掌聲,誠為明智之舉,莫要再起風波為要。
第四、文告犖犖大端計四千五百多字,限於智力與篇幅,本文僅就上所論三個面向之觀察,綜合此次文告所述,綜評如後:我們認為,這是一篇能觸動人心,有機會挽回民調的文告,也是展現執政能力的宣言,更是抗中保台的內斂戰略之巧,亦為向國際宣告台灣軟硬實力的雙重能量之作。
就上而論,賴總統終於找到高手為其擦脂抹粉,提高對內凝聚力量,亦塑造了對外軟硬形象,意圖重振大業,再續寶座之圖,顯而易見,誠為可敬。
最後我們要呼籲賴總統及其團隊,高手可以寫出令人欣喜之略,但重要的是實作與檢省之動與心,此二者互為表裡,合則大有作為,分則透空能望。(作者為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