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雙十演說拋出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最嚴密防空系統,年底前將提新國防特別預算,除了建構預算及期程,還有其他國防策略,將帶動台灣國防與軍工產業發展。

賴清德此議在國防部日前公布的年度《國防報告書》並未提及,顯然是配合川普即將與習近平會面前的節奏,畢竟強化台灣防空系統,真正最大受益的軍工產業還是美國,賴清德說2030年之前,台灣防衛預算要達到GDP的5%,但是川普團隊的期望目標是10%,如果終極比重必須符合美國要求,打造「台灣之盾」就是台灣的警訊,而非安全保障的喜訊。

賴清德雙十演說幾乎未提及如何促進兩岸和平,而是擺出打造防衛盾牌的備戰姿態,對照韓國瑜苦口婆心替人民說出不要戰爭的心聲,邏輯和舉措處於平行空間,看來賴政府仍無視期望兩岸和平的民意,滿腦子還是如何緊抱美國,演說內容狀似溫和,其實充滿對兩岸局勢的挑釁與刺探,同樣在台子上發表演說,韓國瑜從民意首長角度出發,提醒賴政府正視台灣真實的危機,賴清德卻從意識形態出發,提出的經濟數據虛幻又冷血,講到「台灣之盾」卻儼然戰神,韓國瑜演説令人同感又無奈,賴清德演說卻讓台灣人民無感又焦慮,真準備打仗了嗎?

事實上台灣對美軍購貢獻夠多了,尤其「給錢未到貨」,美方積欠台灣的武器已超過6500億,賴清德要打造強化台灣防衛力量,不是應該先要求美國補足積欠的武器,否則無異又挖一個更大的錢坑,所謂「台灣之盾」還是一個虛幻的矛盾,真擬了計畫給了錢,台灣終究還是像極綁匪手上的人質,被美國牢牢卡脖。

因此打造「台灣之盾」對台灣人民而言,是警訊而不是喜訊,除了還有無底洞般的大失血,更增添台海戰爭的風險,賴政府老是拿「韌性」包裝,給無止盡的所謂強化國防戰力正當性,卻不敢對美方的欺壓霸凌悶吭一聲,甚至不斷加碼滿足美方,「台灣之盾」是《國防報告書》的加演彩蛋,問題是效果恐怕如吹捧川普拿和平獎,又是打水漂的無回收交易,多麼令人心酸。

韓國瑜沒說錯,台海戰爭危機是台灣人民心中的堰塞湖,而釀成這個堰塞湖的是民進黨政府,可能造成溢流甚至潰堤的,還是民進黨政府,「台灣之盾」就是一個賠本生意,府方說年底前會對民眾詳細說明,要人民提槍上陣的活,再怎麼美麗裝飾的版本,都是台灣人民的陰影,身為領導層該給人民的是希望,而不是恐懼。

打造「台灣之盾」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警訊,賴清德顯然將「敵對」的現狀,推升到「備戰」,無法掩飾的慘痛經驗,已經給台灣人民強烈認知,台灣不是以色列,更不能成為烏克蘭,賴清德卻讓自己「類澤倫斯基」,不斷拿台灣人民的血汗,試圖博取川普的關愛,川普為了鋪陳與習近平會面,斷然否決對台軍援項目,難道不是給打造「台灣之盾」的當頭棒喝?

陣前喊話不是不可,但那是在交戰狀態的情境,台灣人民最深切的期望,就是不希望台海真發生戰爭,賴清德不應製造堰塞湖,一旦有潰堤危機卻推責給對手,烽火是回不了頭的災難,是身為領導者試都不能試的禁忌。

真正的「台灣之盾」,是正在被美國鯨吞蠶食的矽盾,是苦悶無奈的人心,當政者該守護的是什麼,台灣人民點滴在心。美中博弈加劇,打造「台灣之盾」,不是喜訊而是警訊,懸崖勒馬時猶未晚。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