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農曆七月,又該來一篇《鬼月聊齋》了?想起今年3月英國科學團隊發表了一篇報告,聲稱他們利用DNA檢測,發現「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的真實身分,我就來聊聊這件事吧。
惡名昭彰的血腥殺人魔「開膛手傑克」,因為用殘酷恐怖的手法(看這綽號就知道),在倫敦東區連續殺害數名女性,犯案期間還囂張地寫信向警方挑釁,卻始終沒有落網伏罪,兇手究竟是誰?成為一樁百年懸案。
本文要帶讀者訪視「開膛手傑克」的犯案地點,不過因為是夜裡去的,我原先希望順便遭遇靈異–白教堂區名列倫敦十大鬧鬼地,所以照片可能有些昏暗,萬一讀者看到什麼猙獰黑影,呃,快去買張樂透。
還要先說明的是,配合介紹我只用受害者可辨識照片,屍體遭到「開膛手傑克」施暴的慘狀,請有興趣者逕自上網查看。其次由於時間過久,凶殺案地點多有極大改變,街名或改稱,房子或拆建,有的甚至整個不見,只能看個大概,感受一下氛圍。
以下是我根據兇殺案的時間順序和地點,以12345標示在地圖上,幫助讀者對案發的重點一目了然:
▲白教堂地鐵站和Aldgate地鐵站之間,就是該區交通主道-白教堂路,可以看見「開膛手傑克」的行兇地點都在這一帶。▼今天可搭地鐵進入此區遊覽
1. 瑪莎.塔布拉姆(Martha Tabram)
凶案地點:Gunthorpe Street
1888年8月7日,一具身中39刀的女屍,被發現陳屍在倫敦東區的一條街邊,她的臉部被毆打到瘀青,門牙掉落,最慘的是腹部被剖開,腸子被拉出來,下身也遭利刃嚴重戳刺。
很快的,警方查出死者是39歲的妓女瑪莎.塔布拉姆(下圖/照片取自網路)。驗屍結果,她在凌晨2點至凌晨3點30分之間被殺害。
這件看似「開膛手傑克」犯下的第一起命案,卻沒有辦法判斷兇手從前有沒有殺害過其他人?因為這個地區發生過11起命案,「開膛手傑克」只“承認”犯下5起。
我用“承認”兩字,並不是根據兇手本人露面口供,畢竟警方從來沒有抓到兇手。那麼,人們怎麼知道哪些兇殺案是同一兇手所為?又怎麼知道兇手名叫「開膛手傑克」呢?這都是後來的發展,當時人們只知道兇手殘忍,卻不知道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開膛手傑克」的犯案地點,都集中在白教堂(Whitechapel)區,其得名來自13世紀時的顯眼地標,是一座白色的聖瑪莉小教堂,今天這所教堂已不存在,原址成了公園。
白教堂區靠近倫敦碼頭區,從前是外來移民和工人階級的落腳地,也是貧窮與犯罪的溫床,街頭充斥著無家可歸的混混與拉客的娼妓。在維多利亞時代,白教堂區的外來移民以愛爾蘭和東歐人最多,並且大約有62家妓院和1200名妓女(不計私娼)。
▲瑪莎被害的地點,就是這條黑暗的小巷道過去,部分路段今天已經改成停車場 ▼夜深店鋪打烊,街上就沒人了,只剩酒吧供人買醉尋歡
瑪莎被害的地點–Gunthorpe Street,原名Georges Yard,是一條舖有鵝卵石的小街道,附近有許多酒吧,妓女和工人在那裏喝醉,然後鑽進暗巷進行性交易。
「雙城記」作者狄更斯描寫過倫敦有貧困和過度擁擠的問題,白教堂就是其中一個貧民窟,當地主要通衢並不骯髒,可是從它分支出來的黑暗巷弄,隱藏了最大的痛苦、污穢和危險。
2. 瑪莉.安.尼古拉斯(Mary Ann Nichols)
凶案地點:Durward Street(舊稱Bucks Row)
同年8月31日凌晨3點45分,43歲的妓女瑪莉.安.尼古拉斯(上圖,照片取自網路)被發現死在街邊,她的喉嚨從左到右被切開兩次,而且切斷至椎骨。腹部也被一個深鋸齒狀傷口肢解,估計是至少長約15-20公分的刃器用力所致。
同樣的,瑪莉臉部被毆打瘀傷,五顆牙齒缺失,舌頭略有撕裂,顯然兇手有暴力傾向。又從屍體傷口研判:兇手使用刀刃相當嫻熟;兇手極可能是左撇子。根據行兇手法同樣殘忍,犯案時間又相當接近,因此被認為是同一兇手所為。
這名連環殺手驚動了蘇格蘭警場派出三名探員協助調查。我首次知道有蘇格蘭警場/倫敦中央警察廳,就是小學讀了柯南道爾筆下的大偵探福爾摩斯辦案。但他們也沒查出「開膛手傑克」是誰?難道因為受害人都是妓女?
由於謀殺案的手法特徵明顯,凡是用到刀器的工作人員,從事屠宰業、皮革業、理髮業,甚至懂解剖的醫生,都被列入懷疑的對象。後來有人估計,前後被警方列入名單的嫌疑犯大約有兩百多人。捕風捉影的渲染到後來,什麼皇家王子、貴族公爵都成了民間點名的嫌疑犯,還有人說兇手是一位女性。
3. 安妮.查普曼(Annie Chapman)
凶案地點:Hanbury Street
同年9月8日清晨5點45分,47歲的妓女安妮.查普曼被發現陳屍在漢伯里街29號街道邊,與前一位死者一樣被割開喉嚨並遭到剖腹,腸子被甩到她的右肩上,一部分的子宮與腹部的肌肉被凶手割走,頸部有明顯勒痕。
安妮最後被看見是在Ten Bells酒吧,她常常住在酒吧對面的廉價房間,因為沒有房錢了,當晚出去賺一點。本來已經賺到了住宿錢,她又想賺一點喝酒錢,結果就送了命。
安妮遇害的地點,不在白教堂核心區,而是在邊上一點的斯皮塔佛德斯(Spitalfields)區,這個區在當時是劃在白教堂之下,所以也好不到哪裡去,現在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起來許多高級住宅,安妮遇害的地點後來也成了閉置的啤酒廠。
▲白教堂區的廉價公寓,從前租給妓女工人移民,藏汙納垢成為犯罪的溫床
▼現在很多舊式建築都拆建蓋成新的大樓,面貌起了重大變化
這次犯案與前次有3點不同,一是從前都在商業區,這次進入了住宅區;二是案發時間接近人們起床甦醒,居然無人聽到任何聲響;3是案發後,兇手開始寫信給媒體,從此打響「開膛手傑克」的稱號。
9月27日,倫敦中央新聞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收到一封紅墨水書寫並蓋了指紋的信,寄信人署名「開膛手傑克」。這封信以「親愛的老闆」(Dear Boss)起頭,表明自己就是殺死3名妓女的兇手,並揚言將會殺害更多妓女。
因為信裡嘲謔意味濃厚,被警方認為兇手來信是報社記者惡作劇所寫,但從前對於「白教堂血案」的兇手一頭霧水,此後談論兇手有了名稱,而且相當符合行兇手法給人的印象。
4. 伊莉莎白.史泰德(Elizabeth Stride)& 凱薩琳.艾道斯(Catherine Eddowes)
凶案地點:Dutfields Yard & Mitre Square
▲上圖是伊莉莎白,因為屍體完整,曾被懷疑不是「開膛手傑克」所殺害
▼凱薩琳的右圖是畫的,警方存檔照片慘不忍睹
同年9月30日凌晨1點,44歲的瑞典裔妓女伊莉莎白.史泰德的屍體,被發現在德菲特廣場 (Dutfields Yard),死因是被割喉導致左頸動脈失血過多,但未遭到開膛。
接著在凌晨1點45分左右,46歲的妓女凱薩琳.艾道斯也被發現橫屍在主教廣場(Mitre Square),死因是被割喉剖腹,面容切毀,鼻尖耳朵被割下來,還被取走一部分的子宮及左邊腎臟。
兩個凶案地點相距至少15分鐘的腳程,手法也不盡然相同,因此浮現「兇手有兩個人」以及「兇手有交通工具」的猜疑。這起唯一的雙屍命案,後來在主教廣場的幾條街區外,警方發現受害者凱薩琳的一塊染血裙布,牆上疑似兇手留下的一行字:「猶太人是不甘被怨恨的民族!」
這些線索是不是兇手故意誤導警方查案的方向?這個兇手殺人是不是跟猶太人有關?當時並不清楚,大家只看到兇手殺人易如反掌,犯案過程十分俐落,對該地區的動線十分清楚,八九不離十是當地人。
再看所有被害人都曾結婚育有子女,後來多因酗酒婚變而脫離家庭,最後成為廉價妓女,從命案發生沒有呼救聲,顯然被害人不是在酒醉狀態,就是對兇手沒有強烈掙扎。因此兇手應該是以嫖客身分出現,而且年輕有一定體力,才能趁其不備下手狠毒。
從心理學來分析,兇手的社會地位不高,平日可能受人輕視,殺人有洩憤的潛因。雖然兇手做案只在白教堂地區,然而手法太過殘忍,仍然引起社會恐慌,警方抓不到兇手很是難堪,也受到很大的輿論壓力。
▲主教廣場(Mitre Square)晚上比別處明亮,還有些人氣 ▼大路和大路之間,有很多小巷連接,兇手可能利用這種捷徑,快速犯下雙屍命案
▼在伊莉莎白被害的德菲特廣場附近,有一座St Botolph教堂,維多利亞時代晚期被稱為“妓女教會”。因為教堂位在交通環繞之處,客源較多,警察來抓時還可以躲進教堂避難,所以妓女們聚集在此。兇手便也循跡而來。
10月1日,倫敦中央新聞通訊社又收到一封以紅墨水寫成的明信片,寄信者自稱是「調皮的傑克」(saucy Jacky),並說他打算「隔天再幹兩件事」,警方認為他指的就是伊莉莎白.史泰德與凱薩琳.艾道斯這2起命案。因為信件內容中也說他要「割走女士們的耳朵」。
這封信仍然被警方視為惡作劇,首先是署名「調皮的傑克」跟殺人魔很不搭調,其次信件送達的時間是在案發後,若是換成預告就不同了。
但是別人可不這麼想,以喬治·盧斯科(George Lusk)為首的白教堂區當地商人,組成了守望相助會,畢竟靠近黑牆(Blackwall)建築一帶已經發生多起謀殺案。
順便介紹一下黑牆建築是什麼?
倫敦這個城市的周圍有一圈石牆環繞,千年來是保護倫敦的屏障,隨著戰爭破壞和城市發展,石牆都逐漸坍塌被拆,也有部分被保留下來。黑牆建築就是在保留下來的基礎上搭建住房,原本是提供給建蓋鐵路和大型工程的工人宿舍,後來轉手成為廉價旅館和窮人公寓。
▲倫敦旁邊有一圈石牆,從前是作戰屏障,如今只存遺跡▼在一些城牆基礎上蓋起工人宿舍,慢慢轉手成為貧民窟裡的廉價旅館和公寓
10月15日,白教堂警戒委員會領導人盧斯科收到一封「來自地獄的信」,隨信還附上一個小盒子,裡面竟有半顆腎臟。
信的內容寫著:「來自地獄。盧斯科先生:抱歉,我寄給你我從⼀個女人身上取下的半顆腎臟。另⼀半被我拿去煎來吃掉了,味道非常好。如果你稍候⼀下的話,我可能會寄給你用來取下它的那把血淋淋的刀。此致 如果辦得到的話來抓我吧,盧斯科先生。」
怎麼樣?你覺得這封「來自地獄的信」是惡作劇嗎?這封信沒有署名,用的是黑色墨水,筆跡也跟前兩封完全不一樣,警方卻認為這封信才是真的由兇手所寫。如此猖狂嘲弄的語氣和方式,警方懷疑兇手呈現了一種瘋狂狀態。
5. 瑪莉·珍·凱莉(Mary Jane Kelly)
凶案地點:Dorset Street
收到「來自地獄的信」之後,沒有再發生兇案,正當大家鬆一口氣的時候...
11月9日,一名25歲的妓女瑪莉·珍·凱莉被發現慘死在自己房間,死於凌晨4:30左右的瑪莉,臉部完全被搗毀,除了被割喉開膛剖腹,她的心臟和腹腔器官都被割下取走,死狀是最悽慘的。
為了顧及讀者的觀感,我放上瑪莉的畫像,她的屍體不像上面幾位可以復原埋葬,簡直像被野獸撕裂得支離破碎,兇手可謂毫無人性。
瑪莉的住家在Dorset Street,今天已經完全不見,改成了「老斯皮塔佛德斯市場」(Old Spitalfields Market)。夜晚去時,已經完全收攤。(下圖)
由於這是唯一一起發生在室內的謀殺案,警方研判兇手在私人房間比在街上有更多時間行兇,現場才會如此血腥混亂。警方還在火爐裡找到布料灰燼,研判是兇手為了採光燃燒死者衣物,破壞屍體的過程大約進行了兩小時。要不是另一位嫖客找上門來,瑪莉的命案還不會這麼快被發現。
這起命案又有了新線索,首先是法醫從屍體的狀況來看,排除了兇手有任何醫學訓練或知識,甚至不具備屠夫或屠宰者或習慣於砍死動物的人的技術知識。這就推翻了從前的懷疑。
其次,有目擊者看到受害者和一個男人於凌晨2點30分之後進入房間,那名男士穿著整齊,像是一位猶太人。
這次實在鬧得太恐怖,警方進行了廣泛的挨家挨戶查詢和搜查。可是因為沒有足夠證據,也就沒有任何嫌疑犯被判刑入獄。換句話說,兇手仍然逍遙法外。
幸運的是,開膛手傑克從此銷聲匿跡。也因為在後來六個月內,沒有發生類似開膛手傑克所犯的謀殺案,警方的調查便逐漸減少,十年之後宣布停止調查。Case Closed!
今天英國科學團隊利用凶殺案當中一位死者圍巾上的血跡,以及DNA比對檢測,確認了波蘭猶太人阿倫‧科斯明斯基(Aaron Kosminski)就是兇手,就是「開膛手傑克」。
其實警方早就懷疑過科斯明斯基,因為警方有他的檔案(下圖)。他在白教堂區工作時,是一名理髮師。
1881年,16歲的科斯明斯基隨著從事裁縫的父母舉家移民到倫敦,在白教堂區落戶安居;1890年、1891年、1894年,柯斯米斯基因精神失常,三度被送入收容所、療養院、精神病院。
根據病歷紀錄,柯斯米斯基可能在1885年開始出現幻聽,妄想害怕被他人吃掉。1888年發生一連串命案的時候,柯斯米斯基就住在兇殺現場附近。
我原本覺得奇怪,如果科斯明斯基凌晨在外遊蕩,犯案多次後回到家裡,難道都沒人注意到他的動靜?後來看到查案警察的回憶錄,提到猶太人都不願提供對猶太人不利的證詞,他們甚至對警方的懷疑,駁斥為是一種對猶太人魯莽的指控。我這才恍然大悟。
事實上,柯斯米斯基在2014年就被用DNA分析證實是兇手,那次是在第四次凶殺案的受害人凱薩琳.艾道斯的披巾上,採樣到柯斯米斯基的精液。由於警方沒有把披肩列入艾道斯财物中,雖然其後人證言是被害人的遺物,卻不能證明是柯斯米斯基所害,因為上面還有別人留下的痕跡。
那麼,由利物浦約翰莫爾斯大學及里茲大學組成的科學團隊,為什麼還要不厭其煩、鍥而不捨,再次證實柯斯米斯基就是謀殺案的真凶呢?
因為這個案子不破,「開膛手傑克」成了一則神話傳奇,更成了一個流行文化,許多人為他寫書,許多電影電視劇為他而拍,就連倫敦白教堂區都因為他成了觀光地,有人甚至為他設了一個博物館。最糟糕的是,「開膛手傑克」的罪行,還被一些危險的反社會人格者所模仿。
揭曉柯斯米斯基就是「開膛手傑克」的結論會被接受嗎?我認為還是會有人不願相信,但任何兇手逃得過法網,也逃不過時間的對付。柯斯米斯基於1919年死在精神病院裡,死因是壞疽病。
怎麼去:白教堂區可以搭乘地鐵,東邊在白教堂站、西邊在Aldgate東站、西北邊在利物浦站下車進入。
★閱讀更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