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遇見奇美》
2025/10/22 15:53
瀏覽1,020
迴響10
推薦98
引用0

     


臺南奇美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即將手的消息,彷如初昇的太陽般振奮人心,在心湖敲響嚮往的鐘鳴。新聞預告一如神祕的引路者,指向明年元月那場橫亙時空的盛宴:《埃及之王:法老》特展。  

          

        

280件稀世珍藏,彷彿從沉睡的尼羅河畔被喚醒。從流光溢彩的黃金珠寶,到莊嚴靜默的陪葬珍品;從神廟的斑駁餘暉,到體型懾人、承載著千年孤寂的巨型石雕、外交書信等珍罕文物……無疑,這是臺灣有關法老文物最盛大的一次展出。這呈現古埃及帝國宏偉氣勢的盛事,讓每一個對古文明懷抱虔誠熱情的心靈之雀躍與悸動。

     

那間,心頭燃起「必要參觀」的熊熊之火。然而,網絡售票首日的情景,卻猝不及防的澆熄這一期待。當天網路購票系統才開放預購,便被熱情的民眾灌爆,電腦螢幕一直顯示「網路狀況異常,請重新檢連線或稍後再試」的字眼,望著這一道無形,心中只能苦笑。一個小時後再嘗試訂購,網頁居然顯示10萬張優惠早鳥票已全部售罄,我只恨自己眼不明手不快,自動被電腦判定出局。

 若是從前,我定會扼腕嘆息,然而,許是這次展覽並未展出木乃伊系列,因此失落感便也減輕幾分。錯過引人的鳥鳴,何妨等待日光後的普照。因此待網路開放一般票時再選購也不遲。 

                 

其實,早在春的歲月裡,古埃及法老、金字塔及其神祕的死亡哲學,便已在我心底蟄伏生根,長成一片濃密的興趣之林。說到底,正吸引我的,始終是古埃及文化中對「死亡」那莊嚴而充滿敬畏與統御千年不朽的傳奇。

                                         

埃及特展訊息公佈不久,網絡間也掀起一波關於「體質熱議」的話題。有些網友分享,過去面對埃及文物時,曾有過頭暈、胸悶,甚至些許反胃的奇特「感應」。老實說,這些被歲月浸潤、被時光淘洗過的古物我也曾駐足凝視,卻始終未能觸發任何靈異之感,心中反倒有一絲未能與歷史進行「對話反應」的遺憾。

    

倒是我的同事曾分享他在布拉格蜜月時,一段奇異的奇遇。在捷克那座人骨堂,他與新婚妻子面對由數萬人骨精心湊而成的吊燈與藝術裝置,嘆服於死亡與美學交織出的奇異光華。然而,自踏入堂的門檻那一刻起,他全身的寒毛便不由自主地直立,雞皮疙像細小的沙粒般突起。隨後,一股難以名狀的壓迫與昏沉如潮水般襲來,讓身體極度不適。

   


不免想問:當生命逝去後的餘燼,昇華一種藝術形態時,究竟是讓人心生敬畏與恐懼,抑或是嘖嘖稱奇?

        


我自己也曾有過一次近乎窒息的經歷,地點是一處幽暗深邃的地宮。沿著昏黃燈光下的地道緩緩前行,還未抵達古物陳列之所,我的鼻子竟然完全阻塞,無法吸入空氣。不久,腦部因缺而陷入緊悶、昏眩的狀態,當下別無選擇,只能立刻轉身,一路張大嘴巴,奮力而狼狽地喘息著,並迅速逃離那窒息的幽閉。對於從無幽閉恐懼症的我來說,這是僅有一次出現此類似症狀,事後詢問同行者,他們卻絲毫沒有任何不適。

     

這些經歷,似乎都在印證一個古老傳說,凡經由歷史淘洗的古物,無一不是曾承載某個生命重量的日常或隨身之物。們歷經數百年、數千年的塵封與沉寂,最終在現代的目光下重現。這些古老的物件,或許因與前主人之間殘存的微弱連結,才讓一些「體質敏感」的心靈,激發出所謂的「感應」,而這些感應,又因每個個體的不同,呈現出不同感應現象。


       

藉著明年開春新展覽的訊息,心頭湧起2022年漫步在奇美博物館的迴廊,面對眾多古物時的藝術波光,因此特地騰出時間,重新整理3年前在那裡拍下的照片。關於藝術之美,從來沒有所謂的賞味期限,像一壺陳年的酒,無論時光如何流轉,每一次的回望與欣賞,都是一次回味無窮、賞心悅目的心靈漫步。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胡言亂語-散文
下一則: 《中秋裡幾許人間圓》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0) :
10樓. 月光邊境
2025/11/13 12:39
紅袂的部落格是個百寶箱,真情部落格,把自己的性格、喜好、夢想、遺憾、感性、調皮的各種面相一覽無疑,我愛紅袂。這是奇美博物館比不上的。

 終於盼到月光的光臨。

 已是久遠以來的想念,雖然之前妳關了一扇寫作的窗,但是航拍的藝美更勾我視野之魂,便也甘之如飴。但是,之後航拍之作也微稀,不免又引得我早思晚盼,總期望能早日再見妳或文或YouTube呈現之美的的驚艷。 

沒關係,來就好。知道妳一切安好,我開懷之餘便也放心。 

如果妳理解UDN有一干老友想念,請不妨偶爾給予一個「我思,故我在」的一二文字,好解我也思念好友的情誼。 

天氣漸漸涼了,雖然冬天將臨,但春暖花開亦不遠。 

祝福月光:將妳心所願的賜給妳,成就妳的一切籌算

紅袂2025/11/13 14:05回覆
9樓. 旭日初昇
2025/11/09 16:16
--

奇美博物館離台南老家不遠,家姊退休後也在此當過幾年的志工,

非常推薦我們有空去參觀。

說到古屍(木乃伊、乾屍、凍屍--)展覽,就是有廣大的市場,才有各種形形色色的展覽。最近也參觀過新疆博物館,其中已有不少乾屍(沙漠氣候形成)展覽,我很專心聽導覽的解說,不覺得有何異樣,我對其他展示品,也同樣專心專注。

出場後,才知道絕大多數團員早已在館外休息,只有少數團員隨導覽走完全程。

在南部關於博物館,當然首推奇美博物館。旭日大哥老家在台南,若有回老家時,可以利用地利之便前往參觀。 

看來旭日大哥跟我一樣,都是乖寶寶,但凡有導覽者都會專心聆聽講解。說的這些乾屍,在新疆及甘肅等地皆有許多展覽,我也見識過,當時還心生憐憫,感念這些「被展出者」無法入土安。 

的確,不是每個人都對古屍有興趣,有些甚至會刻意避開與排斥。其實我個人看法是,這就是生命最終的實相,如此而已。

紅袂2025/11/10 09:38回覆
8樓. 中子(東籬居士)
2025/11/01 23:38

台南奇美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攜手?何種程度?必竟不是同一等級吧?能交換到部份熱門內容來台,讓國人不必遠行也能飽覽珍稀展品,確實有吸引人之處吧。

一直以為大英博物館不禁攝影,難得一遇,沒想到奇美也可以。

一般展館大多是禁止攝影,但在英國的展覽館(包括大英博物館),多數展出內容均沒有特別禁止攝影的限制,讓我大感意外,也儘量的在參觀之餘,隨手拍下了一些展品的內容。

<旅遊見聞>歐遊掠影(8)英倫史蹟瀏覽 博物館趕集(下)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6995956

這兩家博物館手合作,主要是由大英博物館提提供《埃及之王:法老》相關展品,且展出作品盛大,因此造成早鳥票一票難求。當然,這參展規模無法與2022年大作裡介紹的大英博物館相比擬,但卻也是台灣難得的展出活動。 

奇美博物館大部分展廳可供一般參觀拍照,但止使用閃光燈、架、自拍器及錄影。許多展品就跟其他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一樣,有些會有玻璃,因此拍照時常會有反光的問題。

紅袂2025/11/03 11:58回覆
7樓. Lansing
2025/10/27 16:02

曾有夢想參加考古行列,後來喜歡追考古隊工作過程與成果展示的相關報導視頻,再後來對古物修復也很有興趣。

保有最大的尊重,是所有涉及古人古物的工作人員,甚或觀眾,該具備的基本要求。至於干擾逝者安寧或頻率連通以致感應異樣覺知之事,寧可信其有吧,犯不著鐵齒硬冲。

我參觀過真身的肌理骨骼展,事後覺得,又不學醫,沒必要再參與此類活動。

不過,這個埃及古物展,還是值得去看的。

哇!Lansing這夢想很特別,不過以前我也做過類似的夢,只是夢歸夢,沒有實際底子做背景,最後還是在現實裡打滾。 

提到身肌理骨骼展,我雖沒有現場看過,但是大體看過幾回。現在有些媒體平台也有類似的視頻,包含解剖。但誠如所言「又不學醫」沒必要特別去看這類視頻。 

我年輕時還的鐵齒,但沒有不尊重之行,不過隨著年紀老到如今這樣,更「生命無輕重」及「入土」的道理。

紅袂2025/10/28 08:57回覆
6樓. 郁勝
2025/10/24 10:06
聽說要收藏古物還得要夠命硬,不知何物能碰?但碰到時我就知好不好玩了!奇美這些古物應該還好。

的確,我讀過一些相關書籍,裡面皆有提到收藏古物所發生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經歷,甚至陪葬物生前主人託夢的靈異事件。有些靈異體質者接觸到這類物件時,有時也會接到頻,或聽或看到一些畫面。 

奇美館內收藏的物件種類繁多,除了我貼出的藝術品外,其實還有兵器廳展出的砲、劍、刀等。我貼上去的日本幕府時期的大型鎧甲系列,網路上就曾經有人反應有敏感反應,我個人倒覺得鎧甲很精美,沒特別感覺。

紅袂2025/10/27 09:58回覆
5樓. 海倫小姐
2025/10/23 22:40
一邊聽,一邊看,好舒服的音樂,不知不覺聽了好幾回,圖文並茂,非常享受。

若能像「似曾相識」那般回到過去,尋找前世或過去的足跡,我會非常渴望。
我們吞得下血肉,只因我們不去想我們做的殘酷有罪的事實。~泰戈爾

謝謝海倫的回應。 

這首曲子我個人也很喜歡,因喜歡,所以便與文章一同貼出來與眾格友共享。 

我相信有許多人同一樣想回到「似曾相識」的過去。假設輪迴成立,則,人必定經過好幾世的輪迴(第一次輪迴者應屬少數),是想尋找所有輪迴過的足跡?抑或是回到找到此世讓窒礙難行或挫折或錯過或…的事端的起源?

1993年有一部電影《Groundhog Day》以每天都在重複同一天的經歷軸,發展出男主角以各種手段想擺脫循環,甚至自殺的情節,但最後卻悟出重複同一天是修正每一天的錯誤與遺憾的機會。 

生命如白駒過隙。假設輪迴被成立,則,做好這一世的所作所或許便不需追尋累世曾經的足跡;因所有輪迴過的作一個目的,修正曾經的錯誤與遺憾。

紅袂2025/10/27 08:41回覆
4樓. 妳妳
2025/10/23 16:31

我是高敏體質

對這樣的古物展向來敬謝不敏

真的是@@

許多能人異士都是擁有凡夫俗子所沒有的能力。所以幸福妹可是天選之人,我想擁有都還沒這本事。 

的天賦適用在特殊需求上,不需要的地方自然不用手。不過欣賞藝術之美則是人人皆可之,所以大可放心的盡管去欣賞。

 

接下來連放三,我安排了要去聽一堂演講,順便好好休息。

假日愉快

紅袂2025/10/23 16:54回覆
3樓. MLIN
2025/10/23 06:14
沒立志當總統

小學便立志要去埃及   數十年後去了

謝謝分享埃及金字塔。這回還是脫您的福讓到了,因不用買機票就看得到。 

若當年就立志當總統,或許就能在帶領下國富民,老百姓也可以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不至於台灣政局現況出現許多亂象。 

人生從小所許下的願望,又有多少人在最後能實現?所以是無敵與幸運的人,實現去埃及的夢想。不像我,從小就希望住在月球,總習慣在有月亮的夜不斷仰頭望向蒼芎浩瀚,對著月亮癡迷不已。如今月亮還是當年的月亮,而我已經從童轉成白髮蒼蒼的老人。

紅袂2025/10/23 11:19回覆

抱歉!

我眼睛「脫」窗,所以才將託的福,打成「脫」的福。

的福,屬於的,我豈能向老天爺借膽脫去真是罪過、罪過。 

我自去面壁「」逃去以茲謝罪。

紅袂2025/10/23 12:47回覆
2樓. 阿丙0.6
2025/10/22 18:30

謝謝分享《遇見奇美》,人文化成,名符其實。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台南與英國,情本無殊。

謝謝阿丙兄再一次熱情的回應。

這個地球若非有許多人類古文明之創作、科技、民生及藝術等,後人也無法從出土文物中獲得當時完整的時空資訊及背景,然有些出土文物中,仍有許多文字及用途仍待拆解,而一些已經消逝的古文明,或許仍以機會等待機緣巧合的一天重現。

我們在觀古中望今,應該有許多可供學習、省思與探究的價參考。


紅袂2025/10/23 11:15回覆
1樓. 愛馬
2025/10/22 17:19
「居有其所」一向是我的相信,因此活著的與逝去的要住在不同的地方,不好混在一起。

拿逝去者出來展覽固有其價值,但似也讓逝者不得安寧。

奇美博物館我風聞許久,謝謝紅袂的介紹,有機會我會去逛逛。

我個人也是如愛馬的想法,認人入,才是最安寧的方式。

我看過人皮鼓、人皮碗,以及乾屍,想著這是跟我同屬人類的一分子,卻因政治迫害等因素,被刑罰成剝皮剉骨到最後一件具警惕的物件,覺得人類的好可怕。而乾屍全身露出猙獰不安的表情,天天讓人觀賞,不得壽終正寢入土,部又會好看(我坳的) 

據我了解,有些國家的習俗會將親人的骨灰擺放在自家裡。二年前家裡養的沙鼠上天堂了,我便將他裝進小盒子裡,以花葬方式養在陽台,如今這朱槿長得很好,持續開花不斷,讓我感覺是小沙鼠保佑這植物的功勞。 

因博物館許多展示物都有玻璃窗隔著,因此拍攝時難免會有倒影反射,因此照片效果較無法完美呈現,也因照片及分類太多,僅能選少數貼上。

 

紅袂2025/10/23 11:1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