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
這條花壇,宛如城市喧囂中一抹寂靜的色彩,在時序流轉裡,在季節次第裡綻放著萬種風情。它不僅是光影裡靜默的風景,更像一座隱蔽的舞臺,在花季盛開處引燃青春情事裡兩性間懵懂的探尋故事。
花壇外,僅隔著一條人聲鼎沸的大馬路,便是一所公立高中附設的國中部校園。每當放學後的黃昏時刻,這條花壇步道便成為某些年輕學子禁忌的場域。常見幾對身著校園制服、背負著沉重書包的學生情侶,在濃密的花叢綠圍下,以熾熱的青春恣意探索彼此的疆界。他們擁抱、低語,如同擁有世界末日般的專注與忘我。更有大膽者,女孩直接被抱坐在男孩大腿上,任憑摟抱、親吻,彷彿周遭穿梭而過的目光,都只是背景中無足輕重的塵埃。
成年人自然懂得青春期賀爾蒙是成長過程中一股無法阻擋的洪流,對身心發展的影響深遠。然而,對於尚在求學階段的青少年,無論是家庭或學校,都應當承擔起教導他們兩性之間應有的分寸、適當的界線與對彼此身體的尊重的責任。更何況在開放的公共場合,穿著代表學校的制服做出親暱之舉,總讓我在心底為那不懂得保護自己、珍惜羽翼的女孩感到隱隱的擔憂。
每一次經過目睹這樣的場景,我的內心總糾結成一團:究竟該不該出面適度引導?或直接向校方反映?可當我想起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Forbidden Fruit Effect),深知任何干預都可能適得其反,反而讓那火燒得更旺。最終,我選擇快速通過,避免可能讓雙方都陷入尷尬的場面。
巷口
這條十字交叉的巷口,多年前便架設了兩臺監視器,作為城市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此後,陸續也有住戶出於私人考量,在家門口增設監控設備,使得這條巷口的各個角落被無數電子之眼監視。
幾個月前,每當夜裡十點過後,我下樓遛狗時,總會與這對情侶不期而遇。他們有時穿著高中制服,有時換上輕便的家居服,女孩腳上常是一雙隨性的拖鞋,我猜測女孩應是住在後巷的居民。他們總定格在我家這條巷口的路燈下,有時是耳語般的聊天,有時是嬉鬧追逐的打鬧與無所顧忌的哈哈大笑,那笑聲在沉寂的夜裡顯得格外吵雜、刺耳。但更多的時候,他們像是一對被時光黏住的泥人般,緊緊相擁,難分難捨。
有一個夜晚,正在陽臺上收取晾曬的衣物,忽然聽見不遠處傳來尖銳的爭吵聲。向樓下望去,只見那對原本佇立在路燈下的小情侶,一路拉扯、爭執不休地向我家方向移動。期間男孩張開雙臂,堅決地阻擋女孩的去路,而女孩則哭得歇斯底里,不斷閃躲,試圖掙脫與逃離。我在陽臺上看得心驚膽顫,一度擔憂會發生難以挽回的憾事,正考慮是否該撥打報警電話時,下一秒,男孩出其不意地將哭泣的女孩緊緊擁進懷裡。一場風暴就此戛然而止,兩人最終結束爭執,如雨過天晴般,原地聊起天來。為了避免自己捲入這場戲劇化的青春漩渦與尷尬,那晚我放棄外出遛狗。
之後連續一個多月,這對小情侶風雨無阻,每晚準時出現在巷口的路燈下,依然卿卿我我,視若無人。每晚的遛狗時光,經過這個路段便成了我最頭痛與尷尬的時刻。在掙扎了幾個夜晚,終於在某一次經過他們身邊時,鼓起勇氣,若無其事輕聲地說:「這個巷口,有二十四小時的監視器。」待我走過一段路後,再回頭一瞥,發現這對情侶正好奇地四處張望,彷彿在尋找監視器的確切位置。沒多久,他們便雙雙騎上機車,消失在夜色中。我心底升起一絲慶幸:從此可以不必再經過那段讓我感到侷促與尷尬的巷口,不必再忍受靜夜裡總是被放大音量的聊天與笑聲。
青春是一盆火,愛戀是薪柴,於是在花壇大膽的白日中,在人跡已稀的夜色裡;在日光中被燒紅熾熱、在深夜路燈下拉長儷人的身影中,在彼此懵懂裡摸索、灼熱燃燒著。他們還不懂得如何尊重身體與收斂,只知道燒盡永不熄滅的青澀火焰。
青春應該建立在學習與友誼的認知中,它是一段充滿變化、活力和探索的人生階段。誰能告訴這些莘莘學子,告訴一對對正燃燒著對愛與兩性懵懂的青少年;當他們尚未學習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且健康的關係時,若只用青春的本能去探詢無知的烈火,可能引發無法預期的危險後果,甚至在未來生命無限可能中,徒留下一段青春裡一地熱烈燒盡後的灰燼所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與悔不當初的遺憾。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5樓. 愛馬2025/10/05 03:22
紅袂好心腸,提醒小情侶巷口有監視器。這些親昵舉動的錄影若被壞人用在不當用途上,後患難料。
花壇裏的國中小小情侶們雖然“衣冠整齊”,但未成年影片是不肖者的最愛,更加要小心。
自由的社會選擇太多,與其限制選擇,我與孩子們討論每個選擇後面可能的結果(或後果),讓他們明白每個選擇的正負面來做決定。
未成年的戀愛,對當家長的大概都是捏著心臟看。在加州,未婚/未成年懷孕並不只是女方的事。男方若不認賬,別想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是會被强制執行撫養責任的,男孩女孩的前途都會受影響。
我選擇我負責,男女皆同,雖然代價或許不同。
我對這篇文章很有感覺,因爲我自己有兒子也有女兒,陪他們度過青春期才是不久前的事。
我必須招供,我不是好心腸,而是想了幾個理由,最後決定用這個理由讓這對小情侶知「情」而退。不過妳說的沒錯,一旦被有心人士非法使用,那真的是件很可怕的後果。
青春期是許多為人父母者最需要花費心力的階段,妳的教育很正確,必須先有正確的觀念,才知道得失利弊的結果。就法律上,的確需要提供未婚懷孕的青少年一定的規範與責任,至少可以透過家長、學生、同儕間彼此互相溝通認知與提醒,達到保護自己也尊重對方,降低一些可能事件機率。
我選擇我負責這句話,對於青少年未婚懷孕來說,能有能力負責者畢竟少數,而直接影響的是學業及未來人生的走向。
- 14樓. 阿丙0.62025/10/03 18:03
青春不留白,讓活力化成愛
快樂要節制,讓美德活過來
(贊同7樓米若絲大哥與紅袂對話,也稍有補充)
紅袂 於 2025/10/07 10:01回覆謝謝阿丙兄的補充說明。
青春不要留白,這句話可不是鼓勵青少年對「青春情事」不要留白,勇於嘗試。
不過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青少年吸收資訊多面性,若沒正確判斷觀念,的確日愈早熟,日愈想精神與身體提早宣告獨立。
紅袂 於 2025/10/07 10:01回覆 - 13樓. 阿丙0.62025/10/02 21:59
謝謝紅袂分享 青春是一盆火
喜見既能鼓舞人心又存有溫馨
想起沙特説過,我選擇我負責
不約而同,高朋滿座來看紅袂
意猶未盡,想明天再稍有補充
「我選擇,我負責」這句話的前提,不是空口白話,而是真正做到擔當。
我這裡不見得高朋滿座,但承蒙多年來阿丙兄與其他眾多格友們的鼓勵,無論我寫得好或不好,都不吝於給予最真誠與溫暖的回應。
我這裡一向秉持著「無為」法則,來去皆自如。
預祝您:中秋佳節愉快!
紅袂 於 2025/10/03 09:45回覆 - 12樓. 新天新地2025/10/02 17:06謝謝紅妹妹。
下週找時間來看妳推薦的電影。新天新地姐早安!
這部電影雖是1998年上映,算一算已有27年之久遠,但這些年我還是會偶爾重溫這部電影。男主角是我個人年輕時的偶像,而女主角美得像人間一抹輕靈無染的煙火,重點是故事情節很特別,許多演員都是重量級別,包含女主的爸爸,是貫穿這部電影主軸重要的主角之一。
若您的空能看看這部電影,相信對於生命與死亡(及死神)也會有些感觸。
紅袂 於 2025/10/03 09:20回覆 - 11樓. 郁勝2025/10/02 15:53我新近發表的「少年阿默的煩惱」小說,在後段文裡也會有好幾盆火,但開頭處卻有點像鬼故事。
第一章根本是恐怖+暴力+黑色的情節。若如郁勝大哥所說,那我還真想跳過恐怖可怕的情節,直接來到幾盆火的內容。
我想我比較喜歡「煩惱」的挑戰,而非血腥的恐怖。
紅袂 於 2025/10/02 16:24回覆 - 10樓. 新天新地2025/10/02 14:00參一腳。
看見紅妹妹與小小茉莉提到未成年為情自殺的事,讓我想起,在我小學時,大姐跟我提到大姐夫之前的一位高中女友跳海自盡的事。那是在我懵懵懂懂,少不更事的年紀聽到,其實沒有太多反應。
直等到自己的幾段戀愛經歷,才知道自己根本不認識自己。一旦投入感情,過程若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日子真是生不如死。回頭想想,我當年已經二十多歲近三十,怎麼感情還是無法獨立?
後來進入婚姻(一直打算獨身主義的我),有了孩子,在他們還在小學時,我就花特別多的時間跟他們聊未成年情感的界線與安全。
正如妳們說的,未成年談情說愛,容易在受挫後做傻事。
試想,若是我的孩子為愛尋短,我這當媽媽的會一輩子活在內疚中。
所以,我現在遇到年輕人都鼓勵他們到教會去了解男女約會的界線與安全。這些防範的知識,父母,學校,應該還是很少教年輕人,卻是一門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嚴重議題。
跳離文章主題,針對您個人的戀愛經歷回應。
《Meet Joe Black》是我個人百看不厭的一部電影。電影中有一段是Anthony Hopkins對女兒Susan說的一段話。這一段是教誨女兒的人生情愛邏輯,也是全片最具情緒感染力的一段論述。
Love is passion, obsession, someone you can't live without. If you don't start with that, what are you going to end up with? Fall head over heels. I say find someone you can love like crazy and who'll love you the same way back. And how do you find him? Forget your head and listen to your heart. I'm not hearing any heart. Run the risk, if you get hurt, you'll come back. Because, the truth is there is no sense living your life without this. To make the journey and not fall deeply in love – well, you haven't lived a life at all. You have to try. Because if you haven't tried, you haven't lived.
是的,關於愛情妳必須去嘗試,哪怕受傷都應該冒險一試。
成年人的愛情都還得經歷千迴百轉的冒險與嘗試,就知道愛情對於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怎可能一路便直往「從此幸福快樂」的結局?從自身周遭所聽聞及社會新聞中,青澀期的愛情,輕者,影響課業,重者,便真的是生離死別。這種代價並不屬於這樣年紀的孩子能承擔。
紅袂 於 2025/10/02 16:07回覆 - 9樓. 小小茉莉2025/10/02 11:23
謝謝紅袂覺得我是漂亮的 今天心情真好...呵呵...
其實小時候我的外省姑丈老是叫我台語的「阿醜ㄚ
他一句台語都不會說 倒是阿醜ㄚ 阿醜ㄚ 叫的可溜了
我也贊成年輕學子不要太早談戀愛 雙方沒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 對日後影響很大
我一個國小同學 高中的時候和房東的兒子談戀愛 因同姓雙方父母堅決反對
我同學用情至深 最後是採取喝除草劑尋短來抗議 青春歲月在高二那一年戛然而止
我小女兒在高一就結交了同學校的學長 一開始我也是很反對
後來我跟女兒說 如果兩人交往對情緒和功課造成負面影響 就不應該繼續下去
所幸兩人的功課都維持得不錯 彼此都考上不錯的大學 也沒有踰矩的地方
雖然現在已經分手 但是彼此都跟對方互道感謝與祝福 算是很圓滿的結局
小小茉莉的漂亮,在妳po在板上的遊記照片中眾人都這麼說。我剛好透過這次回應,舉證如是說。
再說,您兩位女兒都青春美麗,也有幾分像媽媽,尤其是小女兒七分像,會有追求者一點也不意外。您以開明及適度要求讓孩子們自己選擇並學會約束與督促彼此課業成長,這是很好的方式。
我高二時也有一位同學因為感情問題自殺。這位女同學長的很漂亮,個性有點大喇喇,常常一副「我不在乎」的表情,所以當傳來她為情自殺的消息後,許多同學都不敢相信原來她對愛是認真的。
我有位親友的女兒,高一時中秋節還來我家烤肉,結果沒多久就傳來她為情,在家裡燒炭自殺的噩耗。後來我們才知道這位小女生喜歡班上一位女同學,原本歡喜在一起,沒想到對方提分手,這位親友的女兒想不開就燒炭。親友的父母事後得知傷心不已。
感情,對於成年人來說都必須歷經種種考驗,更何況涉世未深的未成年孩子。往往一個決定便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再也無機會挽回,怎不令人惋惜。
紅袂 於 2025/10/02 12:02回覆 - 8樓. vivi 之東張西望2025/10/01 20:26
青春的、情愛的那一盆盆、一團團火,
回憶起來仍甜蜜溫暖。
如篩的歲月讓人看出---有萬古留(流)芳的,有後患無窮的。
還好,還好,天可憐見,佳偶成雙對,橫衝直撞滿街跑。
只是日夕涼風至,咱就等下輩子再床前明月光罷!
青春本純潔美好,情愛是天性也令人羨想與追求。青春,角色不同,觀點便也不同。
對於少男少女而言,青春如早晨上晶瑩剔透的露珠,潔淨美麗,欲採擷而飲,或揣入懷而觀。然青春是生命過程中一頁絢麗而美而短暫的記痕,無論如何開展,終將會翻頁,續走接下來的人生。
美好的,都以美好的方式採擷,如同美酒佳餚,將會是滲入心田的芬芳與醉人,令人回味無窮。
紅袂 於 2025/10/02 11:28回覆 - 7樓. 米若絲2025/10/01 18:46
妳認為年輕人對愛戀情慾當有正確的觀念與節制,這沒問題,但憂心多慮了,青春總無敵,烈焰狂飆無法擋,雖然後果難料,代價高昂,但這是生命過程的必然,以前是如此,未來也一樣。
謝謝您以另一種角度切入。
試想…如果這些未成年的女孩是我的女兒,在求學之際與異性有如此親暱的行為,我會擔心孩子可能受到的傷害與後果也是正常。
青春無敵,不代表在未成年期可以衝在懵懂或無法承擔前去嘗試情愛的作為。兩性關係的自然,仍應在成年狀態下,這也是法定年齡被賦予的正當之行。
生命的過程當中,我們都知道要盡量避開錯誤,往康莊大道前行;當然,錯誤也可以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經驗與學習,但有些事,錯誤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問題是,對於未成年的青少年來說,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承擔後果的能力?
紅袂 於 2025/10/02 10:32回覆 - 6樓. 新天新地2025/10/01 18:18傳統價值。
- 還有就是父母那代,常常叮嚀女孩要保有貞操的觀念。比起現在,早期的離婚率是相對少很多。
- 我是當了媽媽才信主,開始閱讀聖經。聖經中的婚姻觀,上帝把貞操當成一份婚姻的禮物。簡單說,就是進入婚姻再打開的禮物,如此,才會享受上帝所賜一夫一妻,只有夫妻才有的性愛美好。
- 結果,現今這樣的觀念也許只有在教會的婚前輔導才會提及。所謂的婚前守貞,在時下的年輕人心中,一定認為是老古板。
- 無論是不是基督徒,若能保有婚前守貞,相信都是百利無一害才是。
- 為什麼有恐怖情人,婚前暴力,除了加害人的品格有問題外,受害人也會覺得自己已經是他的人,只好百般吞忍。
- 半年前,我才陪伴一個媽媽處理未成年兒子和女朋友的愛情衝突。女生說:我又沒有做錯甚麼,為什麼他有如此的大轉變,對我愛理不裡!我不想活了! 媽媽問兒子為什麼不理女生,之前不是一直死要搭車往高雄跑嗎?兒子只有說一句:她很煩!後來女方爸爸看見女兒功課一落千丈,現在男朋友說分手就分手,氣到差一點殺到台北出人命!!
- 我要說的是,若男女成年後交往,保持婚前守貞,應該彼此容易保持身心健康的單純交往,若是分手也是和平理性,沒有那種複雜的受創心理。
非常感謝新天新地姐分享如此珍貴的回應。
我個人覺得還在讀書且未成年的孩子應可能不要「開戀」,畢竟身心與心智都尚未成熟,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正因為心智未成熟,談起早戀來全憑感覺行事,情感後座力與承擔力也弱,不單影響課業,也可能造成人命關天的憾事。
很贊同您最後這一段話的分享。只是時代在變,無可諱言,守貞的觀念也已薄弱,只能說父母若事先教育孩子正確生理健康教育,並留意孩子身心發展與交友關係,應能降低孩子自行摸索與懵懂下造成可能的傷害。
紅袂 於 2025/10/02 10:2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