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青春是一盆火》
2025/09/30 16:09
瀏覽425
迴響8
推薦39
引用0

                            

 

花壇

這條花壇,宛如城市喧囂中一抹寂靜的色彩,在時序流轉裡,在季節次第裡綻放著萬種風情。不僅是光影裡靜默的風景,更像一座隱蔽的舞臺,在花季盛開處引燃春情事裡兩性間懵懂的探尋故事。

 

花壇外,僅隔著一條人聲鼎沸的大馬路,便是一所公立高中附設的國中部校園。每當放學後的黃昏時刻,這條花壇步道便成某些年輕學子禁忌的場域。常見幾對身著校園制服、背負著沉重書包的學生情侶,在濃密的花叢綠圍下,以熾熱的恣意探索彼此的疆界。他們擁抱、低語,如同擁有世界末日般的專注與忘我。更有大膽者,女孩直接被抱坐在男孩大腿上,任憑抱、親吻,彷彿周遭穿梭而過的目光,都只是背景中無足輕重的塵埃。

 

成年人自然春期賀爾蒙是成長過程中一股無法阻的洪流,對身心發展的影響深遠。然而,對於在求學階段的少年,無論是家庭或學校,都應當承擔起導他們兩性之間應有的分寸、適當的界線與對彼此身體的尊重的責任。更何況在開放的公共場合,穿著代表學校的制服做出親暱之,總讓我在心底那不得保護自己、珍惜羽翼的女孩感到隱隱的擔憂。

 

每一次經過目睹這樣的場景,我的內心總糾結成一團:究竟該不該出面適度引導?或直接向校方反映?可當我想起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Forbidden Fruit Effect),深知任何干預都可能適得其反,反而讓那火燒得更旺。最終,我選擇快速通過,避免可能讓雙方都陷入尷尬的場面。


            

 

巷口

這條十字交叉的巷口,多年前便架設了兩臺監視器,作城市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此後,陸續也有住戶出於私人考量,在家門口增設監控設備,使得這條巷口的各個角落被無數電子之眼監視。

 

幾個月前,每當夜裡十點過後,我下樓遛狗時,總會與這對情侶不期而遇。他們有時穿著高中制服,有時換上輕便的家居服,女孩上常是一雙隨性的拖鞋,我猜測女孩應是住在後巷的居民。他們總定格在我家這條巷口的路燈下,有時是耳語般的聊天,有時是嬉鬧追逐的打鬧與無所顧忌的哈哈大笑,那笑聲在沉寂的夜裡顯得格外雜、刺耳。但更多的時候,他們像是一對被時光黏住的泥人般,緊緊相擁,難分難捨。

 

有一個夜正在陽臺上收取曬的衣物,忽然聽見不遠處傳來尖銳的爭。向樓下望去,只見那對原本佇立在路燈下的小情侶,一路拉、爭執不休地向我家方向移動。期間男孩張開雙臂,堅決地阻女孩的去路,而女孩則哭得歇斯底里,不斷閃,試圖脫與逃離。我在陽臺上看得心驚膽顫,一度擔憂會發生難以挽回的憾事,正考慮是否該撥打報警電話時,下一秒,男孩出其不意地將哭泣的女孩緊緊擁進懷裡。一場風暴就此然而止,兩人最終結束爭執,如雨過天晴般,原地聊起天來。了避免自己捲入這場戲劇化的尷尬,那放棄外出遛狗。

 

之後連續一個多月,這對小情侶風雨無阻,每準時出現在巷口的路燈下,依然卿卿我我,視若無人。每的遛狗時光,經過這個路段便成了我最頭痛與尷尬時刻。在扎了幾個夜,終於在某一次經過他們身邊時,鼓起勇氣,若無其事輕聲地說:「這個巷口,有二十四小時的監視器。」待我走過一段路後,再回頭一瞥,發現這對情侶正好奇地四處張望,彷彿在尋找監視器的確切位置。沒多久,他們便雙雙騎上機車,消失在夜色中。我心底升起一絲慶幸:從此可以不必再經過那段讓我感到促與尷尬的巷口,不必再忍受靜夜裡總是被放大音量的聊天與笑聲。


                                             

                                   


春是一盆火,愛戀是薪柴,於是在花壇大膽的白日中,在人跡已稀的夜色裡;在日光中被燒紅熾熱、在深夜路燈下拉長儷人的身影中,在彼此懵懂摸索、灼熱燃燒著。他們還不如何尊重身體與收斂,只知道燒盡永不熄滅的青澀火焰。

 

春應該建立在學習與友誼的認知中,是一段充滿變化、活力和探索的人生階段。誰能告訴這些莘莘學子,告訴一對對正燃燒著對愛與兩性懵懂少年;當他們學習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且健康的關係時,若只用的本能去探詢無知的烈火,可能引發無法預期的危險後果,甚至在未來生命無限可能中,徒留下一段春裡一地熱烈燒盡後的灰燼所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與悔不當初的遺憾。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胡言亂語-散文
下一則: 《閱讀生命這本書》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8) :
8樓. vivi 之東張西望
2025/10/01 20:26

青春的、情愛的那一盆盆、一團團火,

回憶起來仍甜蜜溫暖。

如篩的歲月讓人看出---有萬古留(流)芳的,有後患無窮的。

還好,還好,天可憐見,佳偶成雙對,橫衝直撞滿街跑。

只是日夕涼風至,咱就等下輩子再床前明月光罷!

7樓. 米若絲
2025/10/01 18:46

妳認為年輕人對愛戀情慾當有正確的觀念與節制,這沒問題,但憂心多慮了,青春總無敵,烈焰狂飆無法擋,雖然後果難料,代價高昂,但這是生命過程的必然,以前是如此,未來也一樣。

謝謝以另一種角度切入。

試想…如果這些未成年的女孩是我的女兒,在求學之際與異性有如此親暱的行,我會擔心孩子可能受到的傷害與後果也是正常。 

春無敵,不代表在未成年期可以衝在懵懂或無法承擔前去嘗試情愛的作。兩性關係的自然,仍應在成年狀態下,這也是法定年齡被賦予的正當之行。

生命的過程當中,我們都知道要盡量避開錯誤,往康莊大道前行;當然,錯誤也可以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經驗與學習,但有些事,錯誤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問題是,對於未成年的少年來說,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承擔後果的能力?

紅袂2025/10/02 10:32回覆
6樓. 新天新地
2025/10/01 18:18
傳統價值。
  • 還有就是父母那代,常常叮嚀女孩要保有貞操的觀念。比起現在,早期的離婚率是相對少很多。
  • 我是當了媽媽才信主,開始閱讀聖經。聖經中的婚姻觀,上帝把貞操當成一份婚姻的禮物。簡單說,就是進入婚姻再打開的禮物,如此,才會享受上帝所賜一夫一妻,只有夫妻才有的性愛美好。
  • 結果,現今這樣的觀念也許只有在教會的婚前輔導才會提及。所謂的婚前守貞,在時下的年輕人心中,一定認為是老古板。
  • 無論是不是基督徒,若能保有婚前守貞,相信都是百利無一害才是。
  • 為什麼有恐怖情人,婚前暴力,除了加害人的品格有問題外,受害人也會覺得自己已經是他的人,只好百般吞忍。
  • 半年前,我才陪伴一個媽媽處理未成年兒子和女朋友的愛情衝突。女生說:我又沒有做錯甚麼,為什麼他有如此的大轉變,對我愛理不裡!我不想活了! 媽媽問兒子為什麼不理女生,之前不是一直死要搭車往高雄跑嗎?兒子只有說一句:她很煩!後來女方爸爸看見女兒功課一落千丈,現在男朋友說分手就分手,氣到差一點殺到台北出人命!!
  • 我要說的是,若男女成年後交往,保持婚前守貞,應該彼此容易保持身心健康的單純交往,若是分手也是和平理性,沒有那種複雜的受創心理。

非常感謝新天新地姐分享如此珍貴的回應。 

我個人覺得還在讀書且未成年的孩子應可能不要「開戀」,畢竟身心與心智都未成熟,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也正因心智未成熟,談起早戀來全憑感覺行事,情感後座力與承擔力也弱,不單影響課業,也可能造成人命關天的憾事。 

很贊同最後這一段話的分享。只是時代在變,無可諱言,守貞的觀念也已薄弱,只能說父母若事先孩子正確生理健康,並留意孩子身心發展與交友關係,應能降低孩子自行摸索與懵懂下造成可能的傷害。

紅袂2025/10/02 10:22回覆
5樓. 小小茉莉
2025/10/01 17:29

紅袂下午好

我的青春年代裡 也有過被班上兩個男生同時追求的經驗 

老實說 鄉下孩子開竅的慢 只知道他們對我很好 不知道這就是追求

他們為了我打架  打掃時間 擠了很多看熱鬧的同學 

我是當事人 當時正賣力地在女廁裡清潔 錯過了這齣戲碼  

現在社會進步 年輕人勇於表現自己的情愛

我曾在大庭廣眾下看到熱戀的年輕人 擁抱輕吻 讓我覺得好害羞喔...

女兒過了20歲 也到了可以談戀愛的年紀 對於年輕人談感情我是樂觀其成  

所幸女兒願意跟我分享一切 日後交了男友 還能當軍師呢 

 

小小茉莉早安! 

哇!開竅的卻依然受班上男同學們的追求,可見得是從就漂亮到現在。 

看到兩位男生為您打架,而最佳女主角卻在女廁打掃這一段,我好想笑…因到那畫面,反差的有點大。哈哈哈 

一般人若看到情侶在公開場合有親膩的動作,應該都會有些尷尬並會識趣的避開。如果是成年人,也算OK,但若是未成年還穿著校服的高中生,這樣公然親暱的已不是勇於表現而已。試想…如果這位女孩是自己的孩子,人父母者能不擔心 

最好的父母就是跟孩子做朋友。從與孩子們出遊的點滴文章及照片,就知道門是一對開明的父母,自然孩子們也會願意跟分享一切。

紅袂2025/10/02 10:21回覆
4樓. 新天新地
2025/10/01 14:19
場景。

現在的年輕人跟我那一代差別很大。特別是父母離異的網路時代。上學已經沒了公民與「道德」,整個青春歲月,就是跟著網路了!

我從移民國回台已經十年,第一年回來時,只要出門上街,几乎驚呼連連。直到現在,還是很不習慣。

首先是穿著,經常看見年輕女生大白天穿的很夏天。我其實每一次都想靠近那名年輕人說:嘿! 妳穿的這麽露,是要吸引異性的目光,對吧? 不過,妳知道嗎? 妳只能吸引到想跟妳一夜情的男生,至於那些好男生,會尊重你的男生,他們根本不會,或說不敢把妳當女朋友。這樣,妳明白嗎?

我還有其他,一次不要分享太長,就此停筆。

唉呀!我原本期待能洋洋灑灑少說幾頁分享志工經驗中寶貴的建議,不過,洛陽紙貴自有其道理,也更彌足珍貴。 謝謝新天新地姐下一回的實例分享。

的確,現在的年輕人比起上一代的所處的環境與都截然不同,學習的方式更開放與管道更多元。學校老師不能體罰,家庭方面,兒童及少年也可以撥打113保護專線,可說在層層保護羽翼下,未成年者比我們以前擁有更多的自主權與選擇權。 

如此苦口婆心的說法,對於現代年輕者而言,不知能起到多大的效應。就我理解的,他/們將個人自由與自主權無限擴大,而穿衣服是個人自由最直接張顯得宣告。1990年廣告流行這句「只要我喜歡,有甚不可以?」35年過去了,個人主義調的個人的價高於其他,與我個人的物質利益由我個人獨享,早已根深於時下年輕人。 

從衣服的自主權延伸到學生早戀的情形,將如其他歐美國家般自然發生。

紅袂2025/10/01 14:57回覆
3樓. 旭日初昇
2025/10/01 11:36

少年情懷總是春,青春是一盆火,情竇初開的烈火。

在我的年代,保守又純樸,唸的是模範乖寶寶的初中、和尚高中。功課至上,升學主義主宰了青春的時光。

我的兩個孩子感情世界也都很單純,交友也會分享,不讓父母分心。

在海外服務時,未婚媽媽很普遍,未成年媽媽也很常見,但即便是在性觀念開放的國度,

這些未成年媽媽的前途也很隱諱艱辛。不懂得自我保護的她們,

不僅沒享受到青春該有的活力、清純,反而被烈火灼傷,毀了美好的一生。

紅妹此文,具強烈人文關懷,襯文歌曲也能反映出此文的調性,給個大讚!!!

在UDN裡,大部分人都已經歷過青春,理解青春所有心理生理的蛻變過程。


時代的演變,不單包括科技醫療的進步,也包括從傳統走向時尚潮流的觀念。當時代潮流隨著環境變異時,觀念的改變直接造成行為的改變,最受其衝擊者,當屬時下的青少年。畢竟資訊爆炸的時代,各方訊息取得容易,接收到的或正確或錯誤或扭曲也更直接,更受影響。


所以,家庭教育站在最初的第一線。父母的身教與言教直接影響子女的認知與觀念,而後學校也責無旁貸得負起教導認知與督導之責,讓孩子有解惑、理解,讓家庭與學校雙管齊下,發揮把關與引導的管道。


我國中時,有一男生班,好班。一位男同學為了另一班女同學與另一班男同學爭風吃醋,聽說兩男生約出來談判,結果這好班男生用水果刀刺傷對方,雖然沒傷重要害,但對方家長堅持提告,最後這位男生被調到其他學校。後來聽說,其實當年有許多學校都不願意收這位有案底的轉學生,最後他只能接受在某個鄉下學校就讀。


這位男學生在當年,功課可是一等一的好,連老師都惋惜從此他的人生重新改寫。當年的我,與如今的我,看待這件事的角度與想法完全不同,但這位男同學的確因為情竇初開犯下的錯誤,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旭日大哥成長的環境及家教風範都單純簡樸,自然教育孩子也是以開放、言身教雙軌並行的方式,一雙兒女在耳濡目染下懂得約束自我,課業上也表現優異與出彩。我想,旭日大哥能擁有一百分的子女,前提下應該是您及大嫂付出了一百五十分努力的教育與栽培。
紅袂2025/10/01 13:46回覆
2樓. lillian
2025/10/01 10:06
一盆火的聯想......
“青春是一盆火”~
紅袂的標題
讓我立刻聯想到的是梵谷
他曾自比內心的寂寞
是壁爐裡燃燒的烈火
可是總被匆匆而過的人忽略
不肯停下來取暖.....

唉~我們在為他嘆息之餘
也只能往另一個方向想了
試問一個成天膩在溫柔鄉的梵谷
還有時間去創作嗎?
能留下那麼多的經典名畫嗎?

不好意思
有點歪樓了....
早安!

歡迎lillian再次的回饋之言。 

在我這裡沒有歪樓之說,只有說與不說的選項。

若單純論梵谷的畫,無人不喜愛,然而畫作背後是這位畫家短暫一生(37歲)喜怒哀樂的視野角度與色彩;從灰暗色系到大膽瑰麗,再到峰之作,然後而止。 

如果當時,曾有一個人,就一個人,了他而停下,共享內心澎拜之火,共同點燃生命的樂章,是否就不會有後來的割耳事件、精神之苦?乃至於最終的槍自殺?以後世者來看,永遠不會有答案。 

關於藝術需要激情去點燃、驅動靈感,而激情更是情感的催化劑,進而激發出創作的爆發力。這或許就是一些藝術家不斷在尋找創作的「元素」,而這元素其中自然少不了所謂人性的需求。 

回歸一般人生活思維,所需元素較單純也較能在框框中滿足。

紅袂2025/10/01 11:42回覆
1樓. 新天新地
2025/10/01 09:58
好議題。

今早有兩位老友,一位新朋友貼文,看完特別開心。

現在先來打卡報到,曬完衣服再回來這個我有興趣的議題。😅😅

新天新地姐早安! 

希望衣服時,不會聽到樓下有小情侶架的事故,不然,也可以寫一篇感想文了。 

或許從多年志工經驗中,可以分享對於少年時期有關一盆火的建議。

紅袂2025/10/01 11:4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