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分類:國語文探討(47)
- 2025/10/17 13:52
雇與僱 觀看電視字幕或閱讀報章雜誌,甚少有人正確使用「雇」與「僱」二字。有時該用「雇」的而用「僱」;有時該用「僱」的而用「雇」,有時混搭使用,有分辨的必要。 雇,原指一...
瀏覽:142迴響:0推薦:11 - 2025/06/24 11:16
個各不分 本人從事閱卷工作多年,發現當今許多人不僅「的得不分」(註一),就連簡單的「在再」也分不清楚(註二)。近日,又發現「個與各」也經常搞混,此二字音同形異,都唸ㄍㄜˋ,前者是形聲字...
瀏覽:569迴響:0推薦:12 - 2025/01/12 11:11
名刺 多年前,擔任某次考試的國文閱卷先生,有翻譯題內一句「投刺以入」,不少人翻成「帶刺刀進入」,把「刺」解釋為「刺刀」,令人噴飯;殊不知此處的「刺」為名片之意。「投刺以入」就是遞上名片...
瀏覽:1,056迴響:0推薦:18 - 2024/11/24 17:50
色難 《論語》有句話,許多人可以朗朗上口,那就是:「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此語出自〈為政篇〉,原文如下: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瀏覽:1,040迴響:0推薦:12 - 2024/10/15 11:22
應用與運用 應用與運用,音似,分別唸「ㄧㄥˋ ㄩㄥˋ」及「ㄩㄣˋ ㄩㄥˋ」;義近,都有使用、利用之意,一般人經常混用,有釐清之必要。 應用,當動詞用,對付之意,例如:科...
瀏覽:1,156迴響:0推薦:20 - 精選2024/08/23 21:35
也談語言腔調 日前,監察委員認為:臺灣大眾運輸場站的臺語播音,存在腔調不一致、語句變調不正確等問題,導致臺語逐漸式微,要求政府研議廣播錄製審查與糾錯,以保存語言資產(註一)。另有人以為...
瀏覽:1,123迴響:0推薦:17 - 2024/08/03 07:21
避諱 所謂「避諱」,依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舊時為了表示尊敬,在言語或書寫時,不說君主或尊長的名號,稱為避諱。」其中,以避君主之諱最為普及,漢武帝名劉徹,韓信謀士蒯徹,因而改為「蒯通」...
瀏覽:1,113迴響:0推薦:14 - 2024/05/24 12:42
坔是什麼字? 坔,古「地」字,音ㄉㄧˋ,亦唸ㄌㄢˋ,平地湧泉之意。閩南語唸「坔」為làn,收音時雙唇緊閉,非慣用閩南語的人很難唸出這個音。依會意字造字規則,水在上、土在下,即是沼澤地之...
瀏覽:1,522迴響:0推薦:21 - 2024/04/20 13:02
怵目驚心或觸目驚心 翻開報紙或察看網路訊息,經常發現「怵目驚心」寫成「觸目驚心」。多年前,大學聯考有一題,要在「就序」、「磨肩接踵」、「怵目驚心」、「浮光略影」找出正確的字,答案是:「...
瀏覽:1,612迴響:0推薦:8 - 精選2024/02/20 09:36
用何種心態看聊齋 在華人世界裡,影響深遠的古籍中,《聊齋志異》必是名列前茅。鄧小平名言:「不管黑貓白貓,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乃源自〈驅怪〉乙篇裡的「黃貍黑貍,得竄者雄。」去年,大陸歌...
瀏覽:1,566迴響:5推薦: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