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一般是指細菌(多為大腸桿菌)經由尿道進入膀胱或下泌尿道造成的感染。急性膀胱炎的症狀包括頻尿、尿急、解尿疼痛或灼熱感、下腹酸痛甚至出現血尿、有些患者會有輕微發燒。
病患通常是因為水份攝取不足或是憋尿,而引起急性膀胱炎。一般而言,女性較男性易發生膀胱炎,因女性尿道較短且接近肛門,基於上述原因,婦女較易於性交後發生感染。此外,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下降,會使得泌尿生殖黏膜萎縮,亦是泌尿道感染的危險因子。以下狀況亦會增加膀胱炎發生的機會:放置導尿管、糖尿病、攝護腺肥大、大便失禁、老年、懷孕、尿液滯留、長期臥床等。
急性膀胱炎發生時需做尿液檢查以確定診斷,若為更準確用藥(抗生素),可同時做尿液細菌培養。治療以口服抗生素為主,就單純的膀胱炎而言,年輕女性連續服用3 天即有明顯效果。至於男性、懷孕婦女、糖尿病患者或有輕微腎臟感染者則須治療7-14 天。切記,不可因症狀減輕而自行停藥,抗生素的療程必須完成,否則,會造成更難以治療的感染。
任何人罹患膀胱炎都應大量飲水而且不要憋尿。對於那些發生反覆性膀胱炎的病患(通常女性居多),我們會建議以下可行的預防方法:
(一)注意個人衛生:女性經期時使用衛生棉取代衛生棉條,並於每次如廁後更換衛生棉。
勿使用女性私密處噴劑或灌洗陰道,也不要在會陰部使用含香精的產品。以淋浴取代盆浴。
保持會陰部的清潔,在性行為前後排尿以及清洗會陰部。如廁後,衛生紙由前往後擦拭。
(二)衣著:避免穿著緊身褲,可著棉質內褲,每天至少更換一次。
(三)飲食:攝取充足水份,飲用蔓越莓汁或服用蔓越莓製劑,避免喝咖啡、酒類等易刺激膀胱的飲料。
(四)不憋尿:常排尿對於那些容易罹患泌尿道感染的人可降低膀胱炎發生的機會。
(五)更年期婦女可考慮補充雌激素,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撰文/張彰琦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忠孝院區泌尿中心 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