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深圳 - 閩廚‧新淮揚《T-House》
2008/04/02 00:35
瀏覽5,897
迴響11
推薦49
引用0

講究刀工、食材鮮度、季節時令及原味的淮揚菜 * 自然上得了大宴檯面。台北以淮揚菜為主體的中菜館也曾算是宴客主流,之後才被川、粵、湘、滬等菜路分去光采。至於「川揚菜」這上海分眾食客的東西合體,有段時期倒也大行其道,現在則已走出高級宴客場所、多存在於小館。

Club House 裡的私房菜館

抵深圳,前往一處尚未正式開幕、試營中的食肆。此餐廳位於新落成高級住宅區住戶會所(Club house)中,只有英文名、卻以淮揚菜為號召,不禁令人好奇。

講起房地產,商業物件三要素是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住宅三要素便是 "View, View, View" 了。見到名建築師 Bernardo Fort-Brescia 設計此新發展案一面臨海、一面俯瞰高球場之氣勢,才知晶圓大老『台灣無豪宅』之言有理。住戶會所設施俱全,餐飲則以此《T-House》餐廳為主。裝修現代(更多現場圖片請見此頁),服務人員水準整齊、禮貌週到,又是令人一嘆。

Entrance(courtesy: China-Designer.com)

雖然門口寫著「湯‧私房菜」,但聞該餐廳最初打算以西餐為主,曾從香港 Ritz Carlton 找來西廚,但後來「回歸」中菜、且選定淮揚路線。

餐具擺設見水準 潮式辣椒油(前)、剁切鮮辣椒

落座廂房,先來杯生啤酒(較台版同品牌甘爽),同桌另選白酒後迅即上菜。蜇頭筍片小菜清爽開胃,還是應了當地習慣先喝湯,苦瓜螺片瘦肉湯仍是廣東湯,雖然少食苦瓜,但用於湯羹倒是益增清爽。  

蜇頭 

湯 芙蓉魚片

嫩茼蒿梗芙蓉魚片十分有趣,芙蓉魚片即是上海魚丸做法,綿軟輕盈,但富魚香;不喜吃茼蒿菜,初嚐此嫩梗,不但沒有那股茼蒿味、且嫩裡帶脆。鴿蛋花膠魚唇蛋餃盅十分清甜,蛋餃內放了些散翅,故稱為「金包銀」;但仍令人想起迷你佛跳牆,與淮揚菜關係就遠了些。不過食材路數整齊,反不似常見佛跳牆海陸空大雜燴、味道糊里糊塗

 三杯鰻

蒸「撻沙」(鰈魚)粵式做法為基、稍加盛盤變化;平實一道,不過兩棵青江菜心見巧思之餘也好吃。三杯河鰻來得意外,「三杯」做法無論贛式、客家式(後傳入閩台)都與淮揚菜無關;此三杯為閩台風,河鰻已透、但帶點咬勁,做得不錯。蝦泥釀茄子細緻,整顆入口齊化。壓陣的湯芥菜心仍一派淡雅、吃來舒坦。

 芥菜心

Wine Note酒單十分豐富,遠勝台北諸中餐廳。本僅想以生啤搭偏清淡的河、海鮮類便罷,主人好意「慶祝一下選舉結束」,先選一法國 Loire 的 Sancerre(未留意、仍自顧自飲生啤),跟著則邊喝義大利 2000 GAJA Rennina Brunello di Montalcino 邊聊天。見此全 Sangiovese 酒,精神來了;香氣馥郁、色澤濃深,酒體卻還頗細緻、具柔滑絲緞感,尾韻也不弱。就是 Overprice 了些。(未成年勿飲酒)

GAJA Rennina 

新派淮揚?

除了三杯鰻,整餐確有淮揚菜『鮮清、淡雅、平和』風貌,但早已逸出既有淮揚菜式範圍,亦具粵、閩風味;還不如稱華南創意新派為宜。粵人講究水產鮮活度,各菜用料均堪稱當令時鮮。缺點是走菜過疾,前道才撤、後道幾乎連環上,有些喘不過氣。於大陸用餐,最不習慣的是普遍開飯時間過早、用餐時間短促,尚不脫農業社會特色。

將近尾聲,主人請大廚來打個招呼。全身標準裝束、年輕高壯的廚師有些靦腆,聽到同桌稱讚、才露出憨笑。一問之下,小夥子(當地男性服務人員之慣稱)來自福建廈門,難怪出現了三杯、佛跳牆等閩式手法之變化版。

西方建築師的外觀搭上當地設計師內裝,只有英文名的中菜館,閩廚做的新淮揚菜;對應了古國中的高速發展年輕(僅二十年歷史)城市。這麼一番激盪,竟有不落俗套的一餐。

2008‧03~04(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or courtesy of China-Designer.com)


* 淮揚菜指『流行於江蘇揚州、鎮江、淮安及其附近地域之菜餚,並且彙集上述菜餚之精華,是江蘇菜系的代表性風味』。『淮揚菜發源於先秦,隋唐時已有盛名,明清時形成流派,並備受洪武、康熙、乾隆諸帝的推崇。至今許多重要的國宴還是淮揚菜唱主角,以舊時宮廷菜之「營養豐富、美味美觀」著稱』(Wikipedia)

延伸閱讀雞汁煮干絲_揚州菜(淮揚)(Stec)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美食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1) :
11樓.
2008/04/08 22:33
不只台灣團
在九州這邊還有超級無敵恐怖的韓國團
超沒禮貌
超大聲
不排隊
不愛乾淨
毛巾亂丟
難怪他們老愛說自己世界第一
真的, 這樣的第一不太想跟他們爭, 寧願讓位



沒辦法,九州韓客特別多,福岡地鐵廣播還有韓文呢。 scubagolfer2008/04/09 12:44回覆
10樓.
2008/04/08 16:49
請收信
資料剛剛寄囉
由於這家很不錯
所以可能不會寫在部落格裡面 (雖然也沒什麼人看)
不希望出國有回國的感覺

我想台灣目前很多金主還停留在"有錢就做得到"的思想
只有少數有系統管理跟市場行銷的觀念
加油吧~~ 希望台灣可以快點向前行~~

Thanks. Heh...『不希望出國有回國的感覺』可以了解。日本有些非常好的溫泉旅館近年便被台港「頂級團」攻佔了,令人興趣大減 scubagolfer2008/04/08 17:19回覆
9樓.
2008/04/05 00:54
又到九州
結束了深圳, 上海, 東京的拜訪行程, 又來到了九州. 
幾年下來往返大陸多次
其實大陸這幾年中菜又進步了
但隨著物價上漲
好似餐廳也在M型化
爛的當然有
但好的幾家都好到台北跟不上的地步
今天晚上在福岡吃了這輩子最好吃的"燒鳥"
好吃到想哭
看到價格簡直哭到要笑
五個人把菜單幾乎吃遍後才20000多日幣
包含Suntory Premium 生啤, 兩瓶吟釀跟八份甜點
平均一人約1000台幣,
氣氛, 裝潢, 服務, 材料, 味道, 價格全都是台灣做不到的 (服務可能吧)
想到還有人跟我說那家kokikoko什麼的好吃就想昏倒
唉......是不是多數台灣人的價值觀出了問題??
失去了抓重點以及critical thinking 的能力


hmmm...快快把這家燒鳥資料給我吧,TIA

大陸不少中菜館的確勝過台北多多,追趕也沒必要了。精緻的比台北精緻、龐大者的 scale 與 grandeur 根本無法比

scubagolfer2008/04/07 11:11回覆
8樓. 琦格格
2008/04/03 15:51
要加油
要是再不加把勁, 真的連個廣東都比不上......快開放三通吧! 希望能夠帶動更優的飲食文化.

格格不妨赴廣東考察一趟,相信會有所體會

scubagolfer2008/04/04 00:34回覆
7樓. CATT
2008/04/02 16:21
公筷母匙 !

有回看香港美食節目  ! 兩位年輕美麗的模特主持人!

帶食家蔡瀾遊杭州品美食並講評 !

一大海碗魚羹上桌 ! 蔡老先生就先吃了許多口  !

並用自己湯匙 在碗中 海底撈 !  !

 (食家的湯匙可是全匙入他口) !

再一直說好吃 ! 好吃 ! 然後要分小碗給兩位女生 !

我看那兩位小女生 ! 臉都綠了 !

********************************

以前幫客人夾菜是熱情好客 ! 在現今宴會可是失禮 !

「美食家」衛生習慣未必好... 還是覺得魚羹尚需「加料」才行? scubagolfer2008/04/02 17:44回覆
6樓. GigglyFish
2008/04/02 13:40
上海蘇州北京

都有很不錯的佳餚.

惟獨衛生問題是主要的考量, 不止 SG老大在樓下提到的筷子, 雖然每次去大陸我都自己帶筷子湯匙, 但是有次看到木筷前端已經被吮到脱色... 還是毛毛的. 

其他還有黑心食品的問題.

以上幾項"小"問題再加把勁就很有價值了.

欠缺公筷母匙習慣,可不限於大陸,此地也差不多啦。黑心食品嘛,這裡稍好些,不過「蒟蒻充海參」事件也還記憶猶新... 真是「另類兩岸一家親」

再返,覺得香港調性相當不同,深、台人事物根本差不多,桃園機場一出關、仿佛又到大陸了...

scubagolfer2008/04/02 13:53回覆
5樓. stec
2008/04/02 13:01
先斬後奏

與對岸人士共餐我可是頗有經驗,尤其是到大眾食堂,

最誇張的是,吐痰之聲不絕於耳,本想付帳走人,卻又

想起要以大局為重,擁抱人民,深入民間,通常巧食都

在民間(其實是好吃),便作罷,充耳不聞為上策。  

除了食客素質之外,從業人員也是極為關鍵,你付毛主

席愈多當然會愈好,但不代表不會有意外驚喜!

他們有公筷母匙的概念,即是我的筷子就是公筷,我的湯

匙即是母匙,唉~~     當然也有素質不錯的就是了。

歡迎連結  我剛才也先斬後奏了  :D

當地親戚熱情款待,此行沒機會嚐市井小吃,幾家一線中菜倒多是公筷母匙齊備,最講究的於每一座位備有雙筷雙匙,挾菜舀菜用一副、自己入口用另副,換來換去真忙

謝謝連結

scubagolfer2008/04/02 13:45回覆
4樓. hagar
2008/04/02 13:00
台灣中菜館要多加把勁
希望直航和開放陸客觀光後,可以激勵台灣的中菜館提高水準,不要只靠一間鼎泰豐打天下。
提供良質大宴小吃、滿足各層次觀光客需求,有待加油 scubagolfer2008/04/02 13:38回覆
3樓. stec
2008/04/02 11:50
有點突兀

曾聽過揚州某官員與該行業人員談過淮揚菜的現況,

大致上是這樣,雖說該菜系是上流社會的精緻菜系,

不似川菜可高檔也可平民,在沒有新元素加入,外

加上川菜這些日新月異,遠攻近交,雙面夾殺之下,

也漸漸略顯疲態,而起了突破瓶頸的念頭。    但是我還是

比較傾向中菜還是該有中菜的樣子,完全仿造歐式餐點

的盤飾?   就好像洋婆子穿上國劇服裝,嘴裡唸著京片子,

再來個精忠報國的橋段?   有點突兀是吧?

倒不反對中菜西吃,因為太多食客沒有公筷母匙觀念、自己筷子夾菜後直接入口(有時還忘形吮吮筷子... )然後又伸出夾菜,看了想棄箸。不過,西吃時溫度控制的學問便不小。

家中頗慣江浙菜餚,長輩見到雞火干絲可比看到魚翅鮑魚還高興。所以,此餐實與淮揚關係已遠。

先斬後奏,謝謝  Stec 兄那篇好文做為延伸閱讀。

scubagolfer2008/04/02 12:09回覆

2樓. 馬丁諾
2008/04/02 10:59
很有意思

頗有意思的菜色, 一時一地的融合與創新, 確實是中菜的未來. 有自信點, 就自創新派, 何必借用淮揚之名來包裝閩菜粵菜的底?

同感。招牌上那句「湯‧私房菜」足矣。

可能「淮揚」名號仍予當地人「大器正路」之感?

scubagolfer2008/04/02 11:3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