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峽長江郵輪之旅,真的讓我難以忘懷,每天都有不同的新發現,相當有趣的一次旅行。
經過的地點有:大三峽、葛洲壩、三峽大壩、神農溪、武漢東湖、黃鶴樓、岳陽樓、石鍾山、重慶武隆、渣滓洞、白公館,總共十日遊,人民幣大約兩千元。
重慶的武隆國家地質公園,大概是我見過最美的地方之一,沒去過的人,可能無法想像。
因為最早的感覺,認為此地很像花蓮的地貌,然而搭配峽谷的芙蓉江支流,把地形烘托成壯麗而幽遠。
在從重慶開始郵輪之旅前,大約花了一天的時間,都耗在這個國家公園。
在入口處拍張照片,終於到此一遊。
芙蓉江的水非常清澈,藍得帶有漂亮的淺綠色,遠處的山景朦朧,頗有國畫渲染的韻致。
此地山勢陡峭,峭壁之間,有一條蜿蜒漫長的下山小路,提供遊客行走。
在峭壁之間開鑿的道路,走來令人膽戰心驚。
因為數百公尺的高度,實地下山的當兒,山嵐吹拂,就算是夏日,也會覺得冷颼颼的,瞬間就使人暈眩不已。
緩步下山,就是跟自己的懼高症與膽量進行挑戰。
在峭壁的裂罅,到處都在滴水,陰濕的絕壁上,叢生著綠色的青苔。
每一段下坡路,照片中看起來不怎麼樣,實際上台階比較小,走起來需要非常仔細。
另外,階梯少有欄杆,假如踩錯一步,摔下去肯定要命。
走了半個小時,人們都還喘著氣,即便是下坡的階梯,大家都仍然緩步前行。
本來以為快到了,結果從山凹的縫隙往下看,頭彷彿更暈眩了。
山腳下的人影,從這樣的角度俯瞰,比我的小指指甲還細微,我明白這幾百公尺的距離,依然非常遙遠。
在漫長的孤獨行走中,本想拍攝幾張好看的照片,正巧望見一片光禿禿的白壁。
可惜,走路使我氣喘吁吁,同時也手足痠軟,結果又把鏡頭抖成這副失敗的樣子了。
這樣的階梯,是從山腰和山邊小路鑿挖出來的,在陰暗的角落中,總得小心翼翼。
重慶武隆國家公園,比起其他去過的地方,最大的感覺就是讓人心驚膽跳,而且也考驗自己的耐力。
走了將近一個小時,依然徘徊於某處山澗旁邊。
這樣的路程使我力不從心。
又拍了一張手足顫抖所浪費的照片。
一層層的頁岩,恍若累積一層層的歷史,這個地方能瞧見的,不僅僅是地質的特殊性,而是開鑿山路者篳路藍縷的艱辛。
山縫裡有不少攀爬的植物,這些天然的綠意,使我放鬆不少,還能喘口氣,呼吸一下清新的負離子。
有一叢像是竹葉,有的則像老松,但我已經走得眼花,不太確定。
喘息時繼續拍照,繼續浪費照片,雙手抖得像篩糠似的。
走路走得膝蓋疼痛而腿腳發軟,主要是全程都是下山的路,而且階梯走得太久,其實不太輕鬆。
瞧瞧,手抖成這樣。
抖完了鬼影般的拍攝時光,我也努力行走,用沉重的腳步,以及疲憊的心,繼續觀察四周的景象。
大汗涔涔,走了將近一個小時,使人有種淚眼潸潸的衝動。
怎麼走了如此之久,好像還在陡峭的山間徘徊?
如果只看照片的山頭,很容易就會聯想起花東縱谷的景象,不過實地走訪的高度反差,花蓮的山不會使人如此暈眩。
當然要走的路程也沒有這麼久。
蜿蜒曲折的階梯已經快要走完,我也累得只想趴下來親吻大地。
神啊,終於回到地面了!
地面上的小屋,設計得很原始,裡面展示著遊客們不太有興趣的東西。
到此一遊,先拍張照。
回顧一下最早看到的國家公園入口處。
回憶一下陽光之中類似太魯閣的山峰。
鳥瞰一下踩空了一腳就會殞命的懸崖。
要小心足下,因為不可以失誤。
要注意路線,因為不能夠跟丟。
要仔細拍照,免得錯過好鏡頭。
在進入這個傳中的天坑(上天製造的大坑)之前,先環顧一下附近的景象。
眼前的芙蓉江,浩浩湯湯,水面真的非常廣闊,氤氳著夢幻一般的霧氣,確實頗有美感。
忽然想起「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兩句,去的時候是初夏六月,結果五月都過了,此地仍像是春天一樣,有一種微涼的煙雨氣息。
在四川重慶,首度覺得這樣的短暫旅程,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