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美國與中國不同的生產方式及思維
2020/10/19 16:54
瀏覽1,700
迴響2
推薦18
引用0

中國人自古就有:「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別人瓦上霜,這是古人教給後人的智慧,但這種思維,在新中國成立後,被慢慢的打破了,這是中共在接受了蘇共的專業分工,協作體制後的改變,在全國一盤棋,以及人多好辦事的思想改變下,產生了極大的協同效果。

 

所以新疆因為地方廣大,氣溫適中,就成了棉花生產專區,同樣,甘肅因少雨,就成了中藥草專區,而蒙古地廣人稀、牧草茂盛,就成了牛羊專業區、山東就成了棚戶疏菜專業區、深圳就成了高新科技專業區、山西就成了煤礦專業區、東北就成了傳統工業專業區等。

 

蘇聯時期,在每個附庸國發展單一產業,如烏克蘭就發展武器,別的都不會,這樣就很容易受制於中央蘇維埃政府,但若在一個國家內實施,則因專區分類、專業生產,就會得到極大的綜合效應。

 

總之,光靠一個地方,是無法搞大型建設的,以高鐵為例,就無法以一個省來完成,另外如高速公路等都是,至於高端科技更是集中全國人才,才容易突破。比如殲20,雖然在成都研製,但研發人員卻是從全國挑出的拔尖高手,才能迅速在5年內就研製完成並服役,航母亦然。

 

這種舉國體制,確保了人才集中,不會浪費,這種體制下的成果要比西方好上太多。美國的軍武研發,基本上都是大錢坑,如濱海登陸艦以及全電推的朱姆沃爾特導彈驅逐艦,就是兩個顯著的大錢坑例子。

 

身為越戰老兵的馬侃參議員曾質疑,花費124億美元的價格來維護26艘濱海戰鬥艦的意義何在。他認為,這是五角大廈提出的有史以來最昂貴,最沒有防衛效益,同時也帶來最多不幸的經典武器。事實上,26艘濱海戰鬥艦有20艘,因為海軍不要,最後被送到海岸巡防隊使用,實在悲催。

 

朱姆沃爾特艦更是奇葩,軍方經過多年的反覆評估,認為該型艦戰力無法跟航母相提並論(也就是決策錯了),國防部決定調整計劃,大幅削減採購數量,由最初的32艘砍到只剩3艘,然則三艘戰艦可以形成戰鬥力嗎?不要開玩笑了。

 

美國一年7500億美元的軍事預算,而中國的軍事預算只有2千億美元,誰的性價比高呢?

 

在舉國一盤棋,人多好辦事下,中國以後發優勢,迅猛跟上,西方各國則一盤散沙,推出許多先進項目,但備多力分,最後一事無成民間雖有許多先進項目,但因沒有軍方支持,也就無跡而終,非常可惜。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政治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Shiftbear
2020/10/20 10:54
這些(以及很多其他)例子說明美國逐漸背離使它們成功六百年的英美保守主義傳統。沒辦法,這也是被中國逼的。  
1樓. blackjack
2020/10/19 18:56

大陸的舉國體制也有跨不過去的,像中國足球,籃球還有中芯,都還不行

習近平太操之過急,但實際上中國還必須學的地方實在不少

鄧小平決定「不輸出革命」,習近平卻要強調中國制度的優越性

不是漢武帝卻要作漢武帝的事,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