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 聽音樂, 喝咖啡,讀新聞,是例行公事。選擇的音樂會配合當時的天氣,心情與時事。這一陣子,最常聽的CD,就是 Les Miserables 《悲慘世界》了。我有此齣音樂劇的英法兩個版本, 尤其喜歡歌手Gary Morris 的聲音,感情豐沛,帶著滄桑。這樣的質感來詮釋雨果鉅作裡命運多乖的悲劇英雄Jean Valjean 再適合不過。
每次聽到那首 Who Am I? Jean Valjean 嘶唱著:
Who
Can
Pretend
And
就會回憶起在倫敦住的那些時日, 常往劇院跑(順便也可買些中國食品回家料理)。這齣《悲慘世界》讓我哭到不行。我的哭相很難看,是會同時流大量鼻涕的那種, 抽抽溚溚的一蹋糊塗。終場燈亮了,還沒法兒回復原狀, 就會戴上墨鏡掩飾一下。經過我座位旁的人,難免會多看一眼這個奇怪的亞洲女人, 通常會在晚上戴太陽眼鏡的, 不是逃犯,就是演藝界名人。
百聽不厭這張CD,它總會帶我回到那段仍對世界懷抱那麼點理想,不太清楚自己的能耐, 模模糊糊感覺還可以的青春歳月。這齣講述人道精神的歌劇, 給我的感動, 遠勝於閱讀雨果的原著。十九世紀的文豪, 有個共通點, 就是太愛耍弄文筆了, 長篇累牘的, 好像非得這樣, 才叫鉅作。那時的文人,多是靠賣字爲生的, 常犯了爲稿酬湊字數的毛病。而沒旁的娱樂可供消遣那漫漫長夜的讀者, 也只好慷慨地藉多嘴的作家講故事殺時間。
現代仍有不少的所謂寫實派作家, 似乎仍迷戀那段只有馬車,入夜只能圍爐閱讀的悠閒歳月,以為仍有大把時間可供揮霍的讀者會等在那兒,痴心地聽自己的呶呶不休。他們的自戀,使他們以為他們正在爲社會底層被剝削欺壓的無產階級發聲, 一如兩個世紀前的那些文學天才。他們深為自己的恫瘝在抱所感動。然而,「擁抱群眾是痛苦的」,在這太空時代, 子彈火車裡的乘客, 時間只夠讀三首俳句。無人理會的作家,是註定要得憂鬱症了。
傷腦筋的是, 愈發躁鬱的寫手,愈得藉大量的文字書寫來抒解如悶燃火山的情緒, 他的文句似岩漿流洩,一部部大堆頭書,於焉產生。冷卻後的岩漿, 是可以砸死人的,故爾爲讀者人身安全考量, 文學鉅作是從不會被擺在暢銷的熱門書架上,不小心掉下來,壓壞顧客的腳趾,還得吃官司!所幸還有些什麼冷門的文學獎之類的,可以適時給這類作家伸出同樣溫度的援手,獎金剛好夠買Prozac,可不能讓他們真瘋了, 那可是一個進步社會的恥辱啊!
愛寫長篇鉅作的作家, 八成會很討厭像我這種只愛讀詩,愛看音樂劇,愛看韓劇的淺薄人士。他們嘔心瀝血,與身等高的一生著作, 竟篩不出一節足以媲美詩句的智慧結晶?也或許令珠玉蒙塵之故, 在於現代讀者實在是沒那個美國時間,去耙梳冗句,找到滋養生命的精華吧? 另個理由,我個人認為是,波瀾壯闊的人文時代已然過去了,要再強拉回那種尚未被機械文明統馭,還帶點神性掙扎的動人情感,只能往事只能回味了:抱歉的是, 連這樣的《追憶逝水年華》也已經有人寫過了……。
現代藝術創作者的悲哀, 在於人類所有的情感, 已被前人無一掛漏地,充分地,描述表達過了。再也沒有所謂的驚世,甚至駭俗的作品, 會讓世界一新耳目。現代的文字、音樂、視覺藝術家在某種程度上, 都是 copycat,都在以不同的形式組合,敘述同一種感受。優劣之分, 不過在於情感的強弱。 仍能使接收者心有戚戚焉者,惟有作者的誠意。
音樂劇《悲慘世界》改編自雨果原著, 在我看來卻比讀文字的原作精采, 因為它成功地凝聚了書中所敘述的悲壯,以聲色強化了戱劇張力, 將觀眾的所有感官拽曳紐結在那個虛擬的戱台上, 與虛構人物同喜同悲。
現代劇場巨擘 Peter Brook, 在《 Le Diable, c’est l’ennui》「最糟糕的是,很無聊」一書中說道:「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虛構;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實驗;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逃避; 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真理。當我們被說服,並相信這一真理時,那麼戱劇和生活就合而為一了。」人生如戱,老生常譚。戱中戱,讓人忘情, 也讓人寄情, 蜉蝣人生的短暫沉溺。
My
He
He
當Jean Valjean 唱到 Who Am I ? 的倒數第二句時, 我總會擱下咖啡杯, 暫停閱讀新聞, 然後,跟著他大聲喊:Who am I? 24601! 這是他當初的囚犯代號。我讀小說時,可從不會這麼激動的。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9樓. 河西羊 & 河東獅2010/03/29 08:44感謝,我會加油
"要通過'訓練'聽者的耳朵,才能去抓住哪個聲音,這有反我個人的秉性."我喜歡妳這句話,這是我思考很久的問題。任何色、聲、香、味、觸、法的創造,是要合乎原始的感觀能力,還是精鍊後的。這個思考,使我擺盪在要練成歌劇男高音或音樂劇歌手之間。當然,這只是個選擇,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而是適性與否。謝謝妳的回應,我要好好想一想。
p.s. 最近再瘋萬世巨星的Gethsemane(I only want to say)剛去聽了您的悲慘世界,很到位呢!
刁卿蕙 於 2010/04/03 09:26回覆 - 8樓. 刁卿蕙2010/03/27 03:41好!
剛剛才發現河西羊留下的影音.原來閣下是位男士!
聽得我起雞皮疙瘩,(這是讚美!因為有感覺).歡迎學成後,把整首博上 .
- 7樓. 河西羊 & 河東獅2010/03/24 21:47who am I 雖然沒學成下山,先小小獻醜
- 6樓. 河西羊 & 河東獅2010/03/16 11:42真好,有同好
Who am I 也是我很喜歡的曲目之一,只是有點偏門,所以極少遇到同好。這首曲子的旋律,在後面的One day more裡面,串起了I dream a dream, the master of the house與只要警察出來就會出現的主題四個引導動機,由六組人馬來共同交織的One day more。最近在跟老師學唱Who am I 與 Bring him home. 希望能唱出點水準出來。靜候閣下學成,將影音博上.跟蘇珊大嬸,傑米杯杯他們拼了! 刁卿蕙 於 2010/03/22 02:04回覆 - 5樓. silly-ying2010/03/16 05:46Who am I
這也是我最愛的,
95年到香港欣賞《悲慘世界》之後就愛上了。
後來有次過境香港,也買了當時奇貴無比的CD,不過至今播放率維持最高,如今看來非常值得。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我也愛............啊,都愛
(清晨運動聽ipod,常常隨之"附和"...........時間早,無人側目,挺好,呵呵~~)
有次在台北植物園,見一女子,邊唱"日升日落",邊跳舞(像舞台劇)那樣.自我陶醉到令眾人侧目,紛紛走避.....我就站在旁邊帶著笑,欣賞完她的表演.只差沒叫好鼓掌....那女子不是您吧?
刁卿蕙 於 2010/03/22 02:45回覆 - 4樓. 刁卿蕙2010/03/14 02:57人道
在"廢除死刑"爭議時,提到這齣講人道寬恕的戲.或有讀者會認為這是"雙重標準".熟悉劇情者,對劇中主角尚萬強之所以如此同情,是因他遭遇了極度的不公義,被"法"欺凌到無處可逃.只因當初為飢餓的家人偷了條麵包,就被判重刑19年,出獄後走頭無路下,在教堂偷了燭臺,雖獲教士原諒,卻被一個頑固的警探千刀萬里追....。
諷刺的是,權勢者知法玩法,貪瀆無度,令生民塗炭,卻得以安養天年!雨果藉此劇對"法律"作了無奈痛心的指責.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殺人者有各式原因.可酌情判決.將惡性重大的凶手,處以極刑,所維護的正是人道的最底限! 完全"廢除死刑",不問罪情,是假公義,其可惡矯情的程度,不下於劇中那位不知輕重,蒙昧的酷吏.
- 3樓. 看雲2010/03/12 02:29心有戚戚焉
這是在紐約演得最久的戲之一,每次去看也是涕泗縱橫,連兩個兒子眼睛都會紅。裡面每一首歌都讓人回味無窮。 - 2樓. 藏 心2010/03/11 21:25抱歉 下則尺寸太大了 ^^"

前有蘇珊大嬸,今有傑米杯杯....只要歌喉稍具水準,就可以唱得令人動容.這部歌劇詞曲感人至深,超越了種族文化的藩籬,每次聽,心就會熱起來.人世就是因這些善念,才有美.
感謝您的分享!(會刪掉前者.我博上的第一個video只有音,沒有影,試了多次不知如何刪去?)
刁卿蕙 於 2010/03/12 02:41回覆 - 1樓. 紅塵‧一曲卍2010/03/11 09:31冷靜冷靜
不要衝動 24602 過來看妳唷 ... 哈哈24602: 謝謝指點如何刪video.稍後就試. 刁卿蕙 於 2010/03/12 13:19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