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著以簡單的財政學分析目前台灣民主政治的困境
在民主政治下
政客的效用極大化 = 連任
民眾的效用極大化 = 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
在資源有限的情形下
政府(掌握資源分配者)自然將投入(input)配置於最有效率的地方
以爭取連任機會(以民調水準為依歸)
若假設選民結構為常態分配
政客為了討好多數選民 必須犧牲少數選民(包括社會菁英與基層人民)的福利以取得最多票數支持(註)
而社會發展將往社會主義前進
也就是類似共產主義的大鍋飯
但是 往往造成資源配置不效率(過重社會福利:例如全民健保,,國民年金,,減稅等政策將導致財政赤字)
例如冰島 等社會福利優渥等北歐國家 最後導致財政破產
因此
民意滿足極大化 並不等於 社會福利極大化
過度的社會福利透支也許能讓執政黨安然連任
卻很有可能因資源配置錯誤導致國家財政崩潰的惡果
但是 這又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之路(看看北歐 美國加州的案例)
只能說是:民主悲歌~
(註)事證1:運用國家資源 廣設大學導致學歷貶值----導致菁英階層受害
事證2:加入WTO以利高科技廠商產品外銷----卻使外國農產品進口犧牲農民權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2010/04/03 05:34僅提供另一種看法
「政客為了討好多數選民 必須犧牲少數選民(包括社會菁英與基層人民)的福利以取得最多票數支持」
我有點不同看法,就是說人口結構上,我認為是基層﹝底層﹞為數最多。
接下來:「而社會發展將往社會主義前進,也就是類似共產主義的大鍋飯」
我也不這麼認為,中華民國的財政的確是快速的惡化,但我認為原因很多,政策補貼某些產業、公共投資的浪費等都是其中之一,哪種情形比較嚴重?這我就沒有研究,但是政府財政赤字擴大卻不敢在所得稅做改變,例如提高高收入者的稅率,反而還要取消遺產稅等來討好民眾﹝最大得利者是財團﹞,所以我倒是認為整個社會是越來越走向資本主義極致化。
僅提供另一種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