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666公車到達雙溪口下車,石碇淡蘭吊橋前有一粉紅心形地景意象,也成了網紅打卡熱點,天空飄著毛毛雨,漫步走過吊橋,
橋下溪瀑水聲潺潺,訴說著淡蘭山徑的無盡歲月故事,
過橋後沿著高架橋下溪畔步道前進,約700公尺後續往石碇西街指標方向走,再從「古道尋幽」石碑進入,然後石階緩下,
外按古道自雙溪口經淡蘭吊橋至石碇西街全長約2.4公里,石階走下來後,走著蜿蜒寬大的碎石路古道悠悠向前行,平緩又順暢,
有座高架木造涼亭倚溪而建,此段無疑是外按古道最經典、最美的,
古色古香的涼亭內別有情調,最適合戀人談情說愛了,伴隨著悅耳動聽的淙淙水聲和明媚的風光,直教人情不自禁少女心噴發,
再往前,貼近溪岸木棧橋上欣賞清溪滔滔不絕,如歌如泣訴說著款款深情...
走過外按古道後再依指標往烏塗溪步道方向,經過石碇西街,烏塗溪步道的入口就在石碇國小外牆與集順廟間的廊道進入。
烏塗溪步道是一條親民的步道,沿著烏塗溪左岸而行,自石碇國小至烏塗窟社區全長約2公里多,這條步道有3個特點不可不看,
一是東南亞最高的橋柱、二是石頭厝、三是板根。
步道末段經過柚仔園,續往前行,經溪邊寮民宅之後有福田居,是一家無菜單的田園料理餐廳,此時天氣頓時好轉晴空乍現,
過福田居後再從橋頭下來臨溪前進,橋頭有一老舊的解說牌,娓娓道出地方趣談典故--摸乳巷地名的由來:
相傳早期在北47鄉道未打通前,附近烏塗溪 緊逼著山壁, 有一段山徑十分狹小,走路時 常不小心就會跌入溪水中,
山壁剛好有兩顆突出的石塊,宛如石乳,農夫挑運農產品經過這裡時都必須要一手扶著扁擔,一手扶著石乳保持平衡,
避免跌入溪谷,這狹窄的山壁小徑也被戲稱為摸乳巷。
外按古道和烏塗溪步道連走約4.5K左右,經烏塗一號橋後可續走四分子古道,或是附近烏塗窟站牌搭乘666公車。 1111022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