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廠商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技術缺點與極限,但我不是!我希望做生意不只是我自己可以盡可能賺到錢!更希望讓客戶可以盡快達到他們使用影像辨識完成工作的目標!如果客戶可以很快知道我的軟體能力極限,就可以立即做對的決策!如果我的軟體OK就盡速採購,不夠好就別買我的軟體買別家更適用的軟體,要不然就是改善攝影品質,進入我的軟體好辨識的範圍,如果以上皆非時就儘早放棄影像辨識的方案吧!
所以我通常都會願意提供短期免費試用軟體給客戶測試,貨櫃碼辨識是我們研發很久,但實際採購使用的客戶還很少的產品,我知道成熟度還遠不如我的車牌辨識,因為合乎客戶現場使用情境的資料還不夠多嘛!如果只以商業考量,這個產品是賠錢貨,研發投入很多年了,回收成本卻還不到一成!一般公司應該早放棄了!
但是沒關係的!研究影像辨識不只是生意也是我的樂趣與志業!長遠來看,任何影像辨識技術的發明累積都是我們公司的無形資產!最近就有一家公司正在免費使用我的軟體測試中,但是他們拍成如上的狀況,目標字元大概是14-15畫素高,放大來看焦距也不是很銳利!就是有點模糊啦!我的辨識結果當然也不會很正確,就是挑戰到我的辨識能力極限了!
在物理學上,整個影像拍攝時只能有一個焦距值,如果畫面拉得那麼大,裡面每個物件場景距離都不一樣,攝影機自動對焦的結果當然不會剛好是貨櫃碼的距離!字元就變得又小又模糊,我做的辨識軟體也沒有人的眼睛厲害的!上面這種品質我大概只能到辨識到八成吧?距離他們的實用目標當然是遠遠不夠的!
即使他們願意提供大量這種品質的資料供我研究,我大概也只能花一兩個月提升個五趴的辨識率,還是無法讓他們達標啟用的!所以我就實話實說了!對他們來說最好的方向是:提高影像品質!只要目標字元大到20畫素以上,辨識率就自然會高到98%以上了!就像看視力檢查表吧?遠遠看很多字看不清楚要用猜的容易錯,戴上眼鏡或拉近來看就通通可辨識了!
這並不是要他們買更貴的攝影機,只需要縮小攝影機拍攝的視野範圍即可!即使不能改變攝影機的架設位置,只要加裝一個變焦鏡頭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只要縮小到貨櫃碼一定會被看到的範圍,一樣的整體影像解析度情況下,每個字元就變大了!而且自動對焦的距離範圍也變小了,焦距也跟著變得更準,更接近貨櫃碼的真實距離,當然就更清楚不易辨識錯誤了!
這也是一般停車場車牌辨識在做的事!他們的攝影機並沒有比較好,只是拉近距離拍特寫而已,成本不會提高的,辨識率卻可以輕易提高到98%以上!相對的,像是路邊或車上的攝影機拍攝的車牌就無法控制車牌的遠近,辨識難度就會大增,辨識率大減,我是這方面(高速動態辨識車牌)的專家了,辨識率也只勉強接近九成而已!
當然如果真有神乎其技的AI影像辨識可以做得比我更好,隨便拍都是98%?不必懷疑,我絕對不會硬抝瞎掰甚至詆毀對手,我會直接建議客戶去買那個更好的軟體!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與資源了!歹戲拖棚對我也沒好處的!即使勉強騙到一點錢,最後還是會被發現徒然傷害了我的口碑與信用,我是想要永續經營的公司。
所以我很希望我的生意是簡單透明而且很科學的!我有信心可以做到很多對客戶有用有賺錢效益的工作,不必靠著誇大其辭搶生意的!希望客戶可以聽懂我的建議,做出對他們自己最好的決策!成功不必在我沒關係的!祝福他們早日成功賺錢了!
這也讓我聯想到我為何總是不願意挑戰手寫辨識的原因!在商業應用的目的來說,重點不是辨識率多高?也不是你的辨識率是否比別的研究團隊高?而是能否達到商業運轉獲利或省錢的目標!如果六成的成功率就有經濟效益,如買股票的建議軟體,我如果覺得可以辦到就會積極研發!但如果要95%以上才有用的軟體呢?我即使已經可以做到80%,但估計不可能到95%我也不會做的!
貨櫃碼辨識我就覺得只要資料品質OK,絕對可以有商業化價值才會積極研發的!但如果是辨識很模糊的影像,在那種前提下,我永遠達不到商轉的高標準時,我就不會勉強的!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