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沒有目標的學習是浪費生命!
2017/11/03 07:25
瀏覽2,211
迴響0
推薦3
引用0

贈書/資訊系教授:國小音樂老師自己跑來說要學程式

非常認同蘇教授的觀點,我們目前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浪費」!老師浪費時間教了太多學生不需要,也不想學的教材;學生浪費了太多時間學習不知為何而學的課程。當他們終於對某個目標感到興趣,需要學習一些知識技能時,卻發現前面的書都白念了!不是剛好沒學過,就是學過了,但學習當時沒興趣或沒急迫感,所以不專心沒學好,等於沒學,必須重來一次!

基於人的求生本能,當你不覺得需要時,學習就只是一種避免壓力趨吉避凶動作,你會剛好作到考試及格,但絕對不是剛好學會!是否學會?不是目標,考試及格才是!即使暫時會了,也會設定為短期記憶,考過就忘了!我們大致如此度過了我們「艱苦」的求學歷程。有人比較認真應付這種壓力,成績較好,就一路讀到較好的學校,我們的社會就假設這些人比較聰明,比較有能力,是菁英

他們真的是菁英嗎?事實上,任何一個有動機與目標的正常人,都可以只用幾分之一的時間,輕易在某個特定領域或議題上超越這些所謂的好學生!如果我們讀書的目的真的是「學以致用」,那麼越早知道或感受到自己的興趣與目標,學習就會越有效率!反之,不知道為何而學的人註定會浪費大部分的學習時間,過程也絕對不愉快,人生的精華歲月就莫名其妙的被盲目的升學迷思所剝奪了!

在真實世界,尤其是這個已經資訊化網路化的新世界,知識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到任何人終其一生也只能學到一小部分,如果將學習本身當作成就目標,你就會像汪洋中飄盪的小船,不知道要去哪裡?以為只要累積了足夠的里程數就可以自動到達一某個繁華的港口!

就像我們的傳統觀念以為多讀了碩士博士,就一定會有好事發生?事實上,20年前我拿到博士時就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了!現在的博士處境會比較好嗎?反之,業界成功人士多半與學歷高低不成正比,有幾個事業成功的人剛好也有博士學位呢?即使有也多半是事後補的,包括榮譽博士等等。真實世界中(除了學術界),永遠是有目標企圖心強的人可以最快有實質的成就,得到高薪高地位!

另一個迷思是:我們總是以為「隔行如隔山」!尤其是知識爆炸之後,好像每個專業都必須從小學畢業就開始專攻某個領域,不能累積個十幾年的學習就無法順利跨進某個專業,如果已經在某個專業了,年紀稍長就不可能再改變,不可能跨足到另一個領域。所以音樂老師想學電腦才會聽起來像是一則新聞!

事實是:每個專業其實都奠基於非常相似的基礎,這個基礎大概只是國中的國英數理化程度!行業之間望之儼然的壁壘,其實多半是專業人士自己有意無意蓋起來鞏固自己地位,或方便同業溝通用的!一樣的事情在不同行業會有完全不同的術語,知道了可能會讓你啞然失笑!有點像將「去理髮」說成「去作割除人體無用組織的手術」之類的笑話。

我現在玩的影像辨識領域,有個常用的演算法叫作Sobel Filter,我第一次將這個演算法解釋給我初學影像辨識的RD聽時,她很狐疑怯生生的問我:「那不就是相鄰的亮度值相減而已嗎?」我說:「正是!」國中生都懂的,用減法看亮度變化的差值,只要用一個專有名詞就會讓我們覺得好「專業」哦!其實任何專業的知識,都可以用一般人國中程度的基本知識與常識理解99%!而且很快!我不是影像辨識的科班出身,只是用常識與基本的數學物理去猜影像辨識怎麼做?不必看書或請教專家,直接就猜對了八九成!這是真的!

即使是一位音樂老師要學程式,如果碰到不刻意嚇人的好老師,盡量使用一般人聽得懂的「人話」教學,我相信根本不會有任何障礙!程式邏輯只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本能之一。相反的,遇到刻意想自抬身價,驕傲又沒誠意教學生的爛老師,要將程式課教到連本科生都很自卑,失去信心,那也是非常容易的!

所以我很相信在新時代「有志者事竟成」越來越接近真實世界,而且「有志」才是關鍵字!沒有目標的人哪裡都去不了,將虛擬的升學當作目標的人也註定會失落,甚至有個一事無成悲慘的未來!教育的主要功能最終一定會變成幫學生找目標找動機,真正的學習過程大半會變成電腦與網路資訊教材的工作。除了小學與幼稚園多半是無差別的教孩子生活基本規範與技能之外,沒有目標與動機的學習過程其實都沒有意義,也一定毫無效率可言!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校園筆記
自訂分類:教育學習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