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的定義
顧明思義,自律神經失調就是自律神經系統病變,系統內部失去平衡。由於精神方面的因素引起了某種程度的身體疾患,常與壓力過大有關,又稱為壓力癥、管理癥。當自律神經承受來自外界壓力時,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就會失去平衡,必須從間腦釋放大量的腦內荷爾蒙,來修復淩亂的自律神經。
長期的壓力很容易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不過形成的病因還有很多,像平時吃的東西、睡覺的效果、我們的基因等,只要傳達到自律神經的中樞,就會在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的相互作用下,引發功能性的病變。
自律神經失調的癥狀
自律神經如果失調的話,可能會引起多種現在普遍的病。去甲腎上腺素,是一種能讓交感神經反應的神經傳遞物質,交感神經只要異常緊張的話,甚至會導致心臟病、高血壓等。乙醯膽鹼,是一種能讓副交感神經反應的神經傳遞物質,副交感神經異常緊張的話,會導致氣管的收縮,消化液分泌過多。
其實我們的全身上下都有自律神經。如果被打亂的話,像心臟、腸、血管等器官都是受其影響的,它們的活動,也會變化多端,出現各種各樣的癥狀。小到發熱、焦慮、變胖、手腳冰涼、緊張,大到心悸、陽萎、呼吸困難、鼻炎、脫髮、腹痛等,幾乎全身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尤其像是業務、設計、工程、教師、作業員等類型的職業,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最為明顯
自律神經失調容易對身體產生各種不同的危害。對於有慢性疼痛的人來說,嚴重性更是不言可喻。
根據統計有三分之二的慢性疼痛患者同時會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因為疼痛而睡不好,因為睡不好而更疼痛,形成一個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視。
這類慢性疼痛患者,如果長時間自律神經失調,更會為身體帶來多種危害更是不容小覷,例如:
1、引起健忘:自律神經引起的失眠便有常見健忘,這是由於失眠使腦功能活動受到影響所致。並且,失眠患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更容易健忘。
2、引起衰老:現代研究證明,人的皮膚健美與其睡眠狀態密切相關。失眠患者神情黯然,眼圈黑暈,臉色晦暗,面頰有色斑,皮膚鬆弛皺褶。
3、引起肥胖:一般人以為睡眠好的人容易發胖,但研究結果恰好相反,每晚多睡一小時有助減肥,而長期睡眠不足者變胖的機會大大增加。
4、還會引發其他疾病:臨床資料表明,失眠引起的危害中最為嚴重的就是導致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上升,如心臟病、高血壓、老年癡呆、更年期綜合癥以及抑鬱、焦慮障礙等。
失眠癥狀已經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問題,若長時間出現這種情況,後果不堪設想。
底下是長期失眠所引起的癥狀,如果符合下列5點以上,就需要立即求醫尋求解決方式
門診中最常觀察到的癥狀如下:
對睡眠品質不滿意
.上床後翻來覆去睡不著,往往需要躺30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入睡;
.夜裡醒來好幾次,多在2次以上,醒來之後很難再入睡;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起床時間早醒30分鐘以上;
.總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
.睡眠品質下降,醒來仍然感到困倦,感覺體力沒有恢復。
白天正常活動受到影響
.白天精神狀態不佳,感到困倦、疲勞,想睡覺;
.工作和學習時,難以集中精力,犯錯次數增加,記憶力下降;
.情緒上,感到緊張、不安、出現情緒低落或容易煩躁、發怒;
.社交、家務、職業或學習受影響等。
而失眠與睡眠障礙治療真的不難!
中醫也能治療失眠等相關睡眠障礙癥狀,運用「針灸把脈」與「廣仁鎮心湯」,讓您減少甚至停用安眠藥與抗憂鬱西藥…恢復該有的身心平衡。
廣仁堂與達仁堂運用傳統中藥來調理過度緊繃、亢奮的情緒,依據中醫藥的學理來調理體質;另外運用「鎮心湯」,多管其下,改變您的體質,調理平衡
不是單純以藥物來壓制癥狀;經過一系列的療程,很多患者就慢慢減少甚至停止安眠藥、抗憂鬱藥物等西藥的長期依賴,回歸到身體原始的平衡統合狀態,這就是身體原始自然和諧的狀態。
透過我們診治改善失眠狀況的患者都可以漸漸找回正常的睡眠品質,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幫助您擺脫失眠的痛苦!
ER115ERFEF15廣仁堂達仁堂 |
早晨跑步,順道聽了羅胖邏輯思維當日的音頻節目,《為什么活的的長也是競爭力?》,深受啟發。 故事講了音樂大師莫扎特的悲劇人生,并且和同時代西方古典音樂的其他兩位巨頭進行對比,說明了活的長優勢。 莫扎特資質聰慧,6歲就給女王表演,他一生中創作了600多部曲子,是三位巨頭中,音樂作品最多的一位。但他后來卻淪落到窮困潦倒的地步,35歲就去世了。 而另外兩位音樂巨頭的生活如何呢?一位是海頓,比莫扎特大24歲,據說海頓憑借藝術創作很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海頓死的時候,留給親戚朋友每人一大筆遺產。連家里的傭人都分到了1000多個銀幣。 貝多芬比莫扎特小14歲,他更有錢,據考證在當時,貝多芬一場音樂會的收入就有1300個銀幣,相當于當時中產階級一年的收入。那為什么夾在海頓和貝多芬中間的莫扎特卻沒有享受音樂帶來的紅利? 羅胖給出了他的推理:莫扎特正好趕上了轉型的時代,如果莫扎特能堅持下去,活的更長的,會有數不清的人用錢來支持他的音樂,他的命運也許會是另外一副樣子。 羅胖的故事,讓我突然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的一生。路遙的一生,是極其簡譜貧窮的一生。早在寫《平凡的世界》之前,就已經發表過兩部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以及家喻戶曉的《人生》,并且《人生》被搬上銀幕,轟動全國。當他去編輯部領取《人生》稿費的時候,別人開玩笑讓他請客,他一臉的苦笑說:“還不如不得獎,都不夠他還買煙欠的賬。” 在路遙創作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的時候,他的生活已經非常窘迫,住在煤礦不大的房間里,連煙也抽不上。他的朋友知道后,才送過去十幾條香煙,被他稱為創作《平凡的世界》的救命煙。 即使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發表后,雖然在國內國外引起強烈的反響,但依然沒有擺脫貧困的生活。路遙于1992年,積勞成疾因病去世,年僅42歲。 回顧一下當時的社會背景,1992年,正是改革開放,經濟大發展的轉型時期。國人的物質生活還沒有得到基本的滿足,互聯網還不發達,即使巨著,也一時難以暢銷。如果路遙能活到今天,也許他也會是另外一副樣子。 羅胖說的沒錯,“堅持下去,活的更長,本身就是競爭力。”事物的規律總是在不斷的發展和迭代,才會擁有更多的可能。誰擁有更長的時間,誰就擁有更多的機會。大多人的焦慮,來自想要及時獲得滿足。但那些堅持的人,卻常常笑到最后。 這也可能是當前007寫作社群,大多數寫作者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我在內,很多時候,寫作者都異常的焦慮和茫然,不知道通往成功的道路還有多遠?通過一年來的寫作,總覺得,無論是刻意練習,還是知識的沉淀,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那所謂的機會,卻遲遲沒有到來。 有的人開始出現了倦怠,總覺得,寫與不寫,完全是一回事。畢竟那些寫出來的東西,并不能變現,而通過寫作,也并不能改變命運。所謂的生活現狀還一如既往,并沒有什么新的起色。有很多人,加入社群不到一年,就開始退群,尋找新的通往成功的捷徑。 雖然每天都有新的學員加入,但退出的學員也不再少數。究其原因,除了有一部分人認為自己的知識積累不夠,無法正常的輸出,或者因為工作繁忙,沒有寫作的時間。其實主要原因,還是覺得,自己不是名人,通過寫作改變自己的命運,畢竟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與其這樣耗著,還不如重新做出選擇。 我突然想起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里邊提到一個觀點,他說:“比較是一個坑,是一個大坑。”很多人不是不行,是因為掉進了比較的大坑里,不能自拔。他們最大的錯誤,總是拿現在的自己和那些已經成功的人作比較,豈不知道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你看到他們成功之前,他們數十年筆耕不輟,堅持不斷。 他們每一個人,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為靈感突現,或者得到什么神的啟示。而是在成功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忍受孤獨,克服各種心理上的痛苦,不斷打磨自己的能力,他們一直為這一天的到來準備著。也許最終時間證明了一切。 得到的創始人羅振宇,“每天60秒”的專欄,截止現在,他連續播出了2185天,才遇到了最好的時代——知識付費時代的到來,才成就了今天最好的知識付費平臺。007的創始人覃杰,在開設“007不寫就出去局”寫作社群之前,就已經持續寫作了十幾年。 “幣圈金馬獎”的李金馬,突然發跡,成了最早站在巨人肩上成就自己的人。可在之前,他本身就是一個程序設計員,長期靠程序設計謀生,具備前沿科技敏感的能力,懂一點投資,又熟悉區塊鏈的基礎知識,正趕上了區塊鏈的爆發期,于是成功了。 最近一個時期,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降溫,無論是股市,還是幣圈,遇到了斷崖式的下跌。投資的人們,普遍感受漫長寒冬的到來。對于那些本來想大賺一把抽手就走,反而被牢牢套住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噩夢。感覺自己被割韭菜的同時,不斷的抱怨自己運氣不好,甚至痛罵那些幕后的“黑莊”。 真實情況時這樣嗎?有買有賣才有市場,自己被套牢,怪別人嗎?被割韭菜的主要原因,其實是想要獲得及時的滿足。然后他們慨嘆:唉!人家股神沃倫巴菲特,運氣怎么永遠那么好?而自己一入市,就被套牢,這都是命呀!” 其實這里,我們依然忽視了一個長期的概念,沃倫巴菲特從14歲就開始投資,他今年88歲,74年的時間里,他一直從事投資這份職業。他一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個起起落落的經濟周期,他不僅比大多數人活的更長,更重要的是,他的職業生涯造就了一代股神。 不可否認,這里邊有機緣巧合的成分,但一個一生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人,一個人一生都在股市打拼的人,一個一生都在通過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人,就已經以壓倒性的資源和優勢超越了絕大多數的普通人。 堅持下去,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千萬不要在乎短期的回報和成功,那些突然降臨的東西常常來的快,也去的快。也許它到來的時候,你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巴菲特的投資伙伴,另外一位股神查理.芒格如是說:“想要獲得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好讓自己配的上它。”當然除了能力,還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 為什么說身體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資本?當你的能力具備,當你的資源和條件都具備,但時間不夠了,就已經輸給那些比你擁有更多時間的人,因為你沒機會了。所以堅持下去,活的長,本身就是競爭力。 作者: 高原麥客 +10我喜歡
大病初愈 焦富軍 人常說,“吃五谷,生百病”,現在看來,這話一點都不假。每個人哪怕生活再規律,飲食再合理,再注重健康和養生,也都會生出或大或小、或這或那的疾病,可以說,人的一生就是在疾病與健康中徘徊和斗爭的一生。 我是一個出生在七十年代中期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和所有的小伙伴一樣,從小就上樹掏鳥、下河洗澡,上山砍過柴、下地栽過秧,愛上體育課、活潑又好動,一向覺得自己身強力壯。上師范時,還是班里的籃球健將。參加工作后,我依然愛運動,立冬過后仍可以在河灘洗澡,背個百八十斤麻袋面不改色氣不喘,喝個七八兩白酒甚是輕松。這幾年在縣城工作,我堅持每天鍛煉,只要不下雨,和幾個同事、朋友連同修高鐵的小伙子們每天打籃球近兩小時,既鍛煉了身體,又建立了友情,用實踐詮釋了“無兄弟不籃球”的真諦。 世事弄人,正在我享受著“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快樂時,2015年4月,平時連感冒都很少有的我,竟然病了,而且,還是大病。 那幾天一直咳嗽,爬樓梯氣喘,四肢無力,開始我以為感冒了,吃了一周藥,就是不見好轉。跑去縣醫院,醫生初步診斷為急性感冒導致的心肌炎,開始住院治療。這一治,又是一周。可是病情一點沒有減輕的跡象。內科的呂大夫詳細看了我的病例,懷疑我心臟有大問題,建議我做心臟彩超等各種檢查。這一檢查下來,我徹底蒙了。我的心臟確實有了大問題,心臟瓣膜關閉不全,導致大量血液返流,返流血液嗆了肺,所以長期干咳。在縣醫院醫生的建議之下,我迅速轉院治療。 在大醫院,經過專家掛號、各種檢查,最終確診為風濕性心臟病,而且情況比較嚴重,已導致主動脈瓣膜等三個瓣膜關閉不全,血液返流量較大。我們一聽說心臟有了問題,那就是人的發動機有了問題,自感吾命休矣。家人們無比焦急,傷心欲絕,我難以相信,無比沮喪,百思不得其解。可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積極配合治療。好在現代醫療技術真的不錯,大醫院的醫生們有個專家團隊,對這種病例見得多、治愈率高,也都司空見慣了。他們很輕松自信的告訴我及妻子,趁年輕身體底子好做個心臟瓣膜置換術,就會痊愈,不必擔心。住過院的人都知道,在醫院里醫生的話就是圣旨,為了治病,我心一橫,豁出去了,把一百多斤交給醫生,任憑處置。 ------ 做手術之前,還要調養心率等各種數據,每天得打五六瓶液體,24小時連個十來斤的監測器,就連吃飯、上廁所、大廳放風都不準取,很是煩人。每天必打的有種液體濃度很高,有點像即將凝固的樹脂,在血管里艱難推進,每次都脹痛難忍。我本是個急躁的人,手術前藥物調養的20多天是最為煎熬的日子,每隔三四天我都要去做檢查,我在心里倒計時,祈禱著各種數據早點達到手術需要的標準,然后長痛不如短痛,早點來個了斷。可在這里總是身不由己,沒辦法,只得妥協,服從醫生的安排。 那段時間里,我無法接受自己身患重疾的事實,又不知手術是否順利成功?或者手術是否能徹底見效?我到底能否康復如初?所以異常焦慮、煩躁不安、怨天尤人,情緒極不穩定。家人們也無比擔心,原本溫柔體貼的妻子那段時間跟我說話更是輕言細語,她經常會走出病房打許久電話,會拉著來醫院看望我的親戚、朋友、同事痛哭流涕,還時不時盯著我若有所思、淚流滿面,老母親放出話說“要是兒子這個病看不好,她也不活了”······那段時間,得知消息的很多親人、同事、朋友們都通過各種方式來慰問我、安慰我、開導我、鼓勵我,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關懷,我卻會生出莫名的傷感,感覺即將要和這些熟悉的人們、和這個熟悉的世界永別了一般。只有病房內兩個比我入院早,已做了瓣膜置換手術還在康復的兩個病友,她們得親身經歷和現身說法讓我看到了希望,讓我充滿了手術成功、戰勝病魔的信心。 終于等到了要做手術的日子,前一天,醫生約見母親和妻子,談了很久,想必是說了手術過程中各種各樣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讓家屬簽字,其實就是“所有意外與醫院無關,責任自負”的意思。她倆回到病房時,看得出,雖故作輕松,但眼神中還是難以掩飾那種無比的憂傷。 手術前的那天晚上,配合護士做了周密的準備,理發、灌腸、插輸尿管、扎留置針頭,都很痛苦。第二天一大清早,來了好多親人,他們的噓寒問暖、竊竊私語,讓我突然有了一種即將要赴刑場、上斷頭臺的感覺,我越發傷感起來。但我一再告訴我自己,大不了就這一百多斤交代了,我一定要堅強。當醫生們將我從病房推出,即將進入手術室電梯門的一剎那,兒子突然跑到我床前,親了我一口,跑開了。瞬間,我情緒失控了,眼淚噴涌而出,渾身抽搐不已。直到進入手術臺打麻藥之前,還聽到醫生們議論說:“病人的情緒非常激動。” 當我蘇醒過來時,已是深夜了。我躺在一個單間,全身上下插滿了各種管子,好幾種儀器滴滴答答的響個不停,沒有一個親人,只有一個護士守候在旁邊。我口干舌燥,感到太渴了,一直給護士說“想喝水”,那個護士卻固執的將沾了點水的棉簽在我嘴唇涂幾下。我一再祈求想喝水,但她卻又將棉簽在我嘴唇涂幾下。從來沒有這樣無助,從來沒有這樣口渴,好不容易堅持到天亮,護士才允許我喝了杯礦泉水。總是忘不了那杯水的味道,平時感覺淡然無味的礦泉水在那一刻竟然是那么甘甜可口,我多么想一口氣喝它幾瓶方才過癮,但獨自在病床上的我,看著護士那堅定的眼神,我知道:這個想法只能是奢望。護士告訴我,手術用了整整八個小時,全身麻醉后先是鋸開胸腔,將心臟掏出后開始切除原瓣膜,裝上機械瓣膜,最后縫合,這個過程中一直用的是儀器進行體外循環來維持生命體征,想起來真挺可怕的。還好手術一切順利,術后的48小時是危險期,我得嚴格服從護士管理。就這樣,我無助的躺在床上,默默地祈禱時間過得快一點吧! ------ 次日夜里,本該在觀察期的我總覺得傷口處疼痛難忍,開始呻吟起來,值守護士可能是始料不及,也可能是經驗不足,總覺得這是正常現象。可我越來越受不了那種鉆心的疼痛,看到腹腔插得兩根導管血流不止,我便大聲吆喝起來。這一吆喝驚醒了守護在門外過道卻不允許進入病房的母親的注意,她便四處詢問,找到了當晚的值班醫生,讓醫生來房間查看詳情。醫生看了后覺得事態嚴重,便聯系了科室主任,通過他們會診后,決定要緊急對我進行第二次開胸手術。這確實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原本以為手術順利,稍稍安下心來的親人們又急慌了。眼看我好不容易從鬼門關里才出來,卻又要再進鬼門關。外面親人們亂作一團,聽說他們在手術室外守候了我整整一夜,做好了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處置預案。 我再次被推進手術室,再次被麻醉,再次沉睡過去······等我醒來,發現我又趟在了那間單獨的病房。護士告訴我,第二次打開胸腔后,經過仔細檢查,流血的原因是:做手術時是用鋸子鋸開了胸骨,等心臟瓣膜置換術完成后,在勒胸骨時勒破了一根毛細血管,不是心包里的問題。我這才放下心來。 經過第二次折騰,兩天后,一切正常了,母親和妻子可以來房間照看我了。第一眼看到她們的時候,我又一次不由自主的流下了眼淚。我感覺這次和親人的分別不是只隔了一扇門一堵墻,而是隔了無比遙遠;不是只分別了兩天,而是很多年,就好似第二次投胎一樣。 在術后恢復的那段日子里,眼看著我身上的儀器、導管漸漸變少,我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我開始慶幸我自己,終于算是過了這一劫。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我又一次得到了重生,回到了親人們的身邊。 術后兩個月,醫生終于同意我可以出院療養了。得知我置換的機械瓣膜理論時間是80——120年,我總是自嘲我還要活100多年呢。我和妻子就像打了場大勝仗,喜極而泣,凱旋而歸。 這一晃,我手術后已經滿兩年了,傷口恢復、數據指標、精神狀態都很不錯,我繼續投入到勤奮工作中,一點也不像剛做過心臟手術的人。 通過這場大病,我有以下感悟: 一是越發感覺到健康的重要,生命的珍貴。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要關愛健康,珍愛生命,勤做檢查,早做預防。 二是當你有了疾病或者遇到各種困難時,心態決定成敗。要堅定信念,樂觀向上,積極面對,保持好心態,只有這樣再嚴重的疾病、再大的困難都會被戰勝。 三是中年男人可能是單位的一根草,但卻是家庭的一片天。上有老人需要你贍養,中有妻子需要攜手,下有兒女需要撫養,所以務必要活得好好的。 四是患難之時見真知。感謝那些在困境中陪伴我、關心我、鼓勵我、安慰我、牽掛我的親人、朋友、同事們,我將會滿懷感恩之心去回報終身。 時至術后兩年整,謹以此文,來記錄下我這場突如其來而又起死回生的人生浩劫。 +10我喜歡
花樹 窗外有兩棵間距一米左右的白蠟樹,由于長在三座樓房的間隔處,光照時間少,就長得細高纖瘦。模糊的記憶里,這兩棵樹應該是野生的,由于長在角落,就沒有人理睬。沒人理睬,它們也在慢慢地長大,而且長得茂盛自在。特別是它們的枝葉,一年四季常青,隔個兩三年,需要砍掉伸到辦公室窗戶的樹枝,不然,就會影響到室內的光線。 現在是三月,樹枝上的嫩葉是黃色的,黃色里還有紅色。嫩葉下面是肥厚的老葉,老葉是那種顏色很深的青色。這樣對照起來看,那些嫩葉不像是樹葉,像是一些花絮。這是一棵花樹。這是我才發現的。這兩棵樹還是小樹苗的時候,我就天天看它。天天看,年年看,而且,我昨天還站在窗前看過它們,卻到現在才發現,這兩棵白蠟樹在三月的時候,嫩葉會如花一般漂亮。 難道我現在看到的樹,不是昨天的樹。難道我現在看到的樹,不是我二十多年來一直看到的那棵樹。是我變了,不再是我,還是那兩棵樹變了,不再是那兩棵樹。 2020年4月5日 ------ 映山紅 天亮了,感覺沒有睡好。是繼續睡,還是起來。猶豫一會,還是起來了。 出門的時候,感覺頭昏。不是感冒,當然也不是染了那個什么新冠肺炎,只是沒有睡好。去那里呢,是辦公室,還是河邊散步。瞅了一眼學校后面的山,山坡就像小孩弄臟了的臉,黃一坨,綠一坨,灰一坨。這山馬上就要變綠了,去爬山吧,去那個金山公園。 不想走那個漂亮的步道,就走學校后面那個泥巴路。下了幾天雨,泥巴路路面潮濕,某些地方還有點濕滑。走了不遠,發現前面有一個老太婆。她也空著雙手,一扭一扭地爬坡。從背影看,我認得她,她就是學校后面那個吳家老太婆。這么早,她一個人上山干什么。難道和我一樣,沒有睡醒,想上山清醒一下。肯定不是,她上山,肯定有活要干。 在一個拐彎處,我趕上了她。 你早。她問我。 你也早,這么早上山,有啥事。 去山上撿點柴。 這剛下過雨,地面有點濕,不好弄吧。 不要緊的。 那也等太陽出來了,曬一下,再來撿柴,不是更好些。 早晨涼快,等會太陽出來了,有點熱。 她站在路邊,給我讓路。她說,你跑的快,你先走。 雖然春天了,但這山里的早晨還是冷。看看路邊,因為氣溫太低,露水就不白,披著露水的青草和樹葉就有點僵硬。而那些被露水打濕的枯草,則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像是凍僵了的樣子。不過,我不冷,原來僵硬的身體已經活動開了。就這樣走在泥巴路上,呼吸著陰冷潮濕的空氣,身上冒點汗,對于我現在來說,剛剛好。 身上一出汗,頭就不昏,就感覺神清氣爽。就想著,來爬山,是我早晨最明智的選擇。到了那棵大松樹下,我停了下來。我得喘一口氣。我看對面的山脊。山脊上有云霧,云霧泛著紅光,紅光背后,是太陽的半張臉。這紅光慢慢地變白,慢慢地被潮濕的空氣拉成了一束一束的光線,延伸到側面那片茱萸林。(記得二十多年前,那里還是一片梯田,茱萸值錢的時候,就被改造成了一片茱萸林。茱萸現在不值錢,沒人要,茱萸林就荒了,雜草和灌木已經長得和茱萸樹差不多高。只是那些雜草和灌木大部分還是灰色的,只有茱萸樹長出了細小的葉片)。看了一會被光線染成嫩黃的茱萸林,突然想起,那年茱萸花開的時候,曾經在那里看過茱萸花開。那時不是一個人,是兩個人,我和你。那時的茱萸林里,沒有雜草和灌木,茱萸開花的時候,整個山坳就是一片黃色。在那種金碧輝煌的背景里,我們像是那里的皇帝和皇后,我們站在那里,躺在那里,在茱萸林里奔跑。想著想著,眼角就有點潮濕。 ------ 前面有一個老頭,他遠遠地和我打招呼。他和下面那個老太婆是一家人。他問學校開學了吧。我說,還沒有完全開學。 沒有完全開學,是什么意思。 高三已經開學,上一周課了,其它年級再過一周,才能開學。 噢,我知道了。 剛下過雨,柴都是濕的,可能不好弄吧。 不要緊,柴是砍好的,只是捆一下,扛下去就行了。 下午沒有露水了,是不是更好弄。 早晨起來沒事,就上來了,主要是,早晨涼快。老頭說。 對話重復,好像是把和老太婆的談話復制粘貼過來的一樣。再一想,他們是一家人,干同樣的活路,我和他們說一樣的話,也不奇怪。 在我心里,因為早晨濕冷,不適宜上山撿柴。太陽曬一曬,到了下午,地面干燥,天也不冷了,撿柴可能更好一些。可這撿柴,算是體力活,干一會,身體會發熱(附近的村民,冬天最冷的時候也會上山砍柴,夏天最熱的時候,也要下地干活,從這個角度來看,冷熱和季節無關)。所以,只要是干體力活,肯定要早,趁涼快的時候。 到了金山公園步道上的時候,我已經滿身大汗。這里沒有其它人。不會有誰閑的沒事,這么早就跑到山上來的。這樣也好,好像這半山上的步道,高塔,和高塔前面的廣場是為我一個人修建的。好像這是我的私人領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吧,我脫掉外衣,在塔前的廣場上跑了幾圈。然后坐在石凳上抽煙。看看四周,這里好寬敞,好干凈。大理石地面上,沒有一片落葉,沒有一個紙屑,沒有一個可以撿拾的垃圾。地面干凈,空氣干凈,就連剛照到這里的陽光,好像都比山下的陽光干凈。我穿上外衣,站在欄桿前,看腳下的灌木。有的灌木已經長出了葉子,有的灌木只在樹枝上露出一點點沒有顏色的嫩芽,一叢灌木上纏繞著七里香,七里香基本上都長出了葉子,葉子之間的花蕾也有米粒般大小。灌木下面是一大片發黃發綠的茱萸林,茱萸林對面的山坡上,長著深綠色的松樹。松樹永遠都是深綠色,季節不能改變它的顏色。噢,對面的山脊在反光,就像是一匹駿馬在晨光里飛奔時飄起的鬃毛。仔細看,那鬃毛是嫩黃色的,在不停地顫動,就像是正在燃燒的一片火焰。那里剛才是有一團霧氣的,陽光一來,那團霧氣失去了蹤影。也許就是那團霧氣,才讓山脊上的樹葉和光線溶合到一起,像是正在燃燒的一片火焰。 ------ 廣場北面的路邊,有另一團火焰。火焰是粉紅色的,像血,像一團真正的火焰。這是映山紅。映山紅開花了,開的像血,像火焰,這是沒有想到的。我以為還要過幾天,大部分樹葉都長出來了,山變綠了,映山紅才會開。 一株映山紅就在水泥步道邊沿上,根部被人砍過,生成了二三十個細枝,細枝聚在一起,直直地向上生長,像是用樹枝的挷成的一個火把。細枝上面的花蕾只有半邊綻開,就是說,火把并沒有完全燃燒,只燃著了半邊,其它的花蕾正處于似燃非燃的狀態。我站在那里看了一會,發現不遠處還有另一團火焰。那里坡面向里凹進,陽光還沒有照到,周圍還有高大的灌木遮擋,黑幽幽的。那團火焰在黑幽幽的地方燃燒,顏色更深,深紅,像是血液凝固,烈火燒盡一般的深紅。我有點發呆,又想起了你。想起十年前,那時還沒有現在這條步道,上山的泥土路,也不如剛才的泥土路光滑,我是穿過山坡上無數個灌木林,才來到這里的。來到這里,就是聽你說,山上的映山紅開了,想看山上的映山紅,卻不能去看。那時我還年輕,心里還有一團火,就一個人爬到山上,給你摘了一束映山紅。送給你的時候,你那驚奇和高興的樣子,已經忘記,但我記得,那束花,就是從這株映山紅上摘的。 步道上很干凈,干凈的連一個人都沒有。步道兩邊的山坡上,灌木、大樹、腐爛的樹葉和枯草,它們看起來有點雜亂,但本質上,它們也是干凈的。沿步道邊走了不遠,又是一片茱萸林。能看出來,這里原來也是一片莊稼地,但土質卻更肥沃。和其它地方比較,這里的茱萸樹都長得高大茂盛,上面的葉子雖然也是剛長出來,嫩嫩地,但葉子卻要肥厚一些。茱萸林前面,有一棵高大的香椿樹,上面的香椿芽嬌嫩水靈,卻沒有被摘掉。我知道,是因為這棵香椿樹長得高大,人們夠不到,上面的香椿芽,才免遭毒手。 ------ 步道最北面的亭子里,坐著一個人。他不像本地人,也不像是那個單位的,他像一個外地人,一個打工者。他的年齡應該和我差不多,或者比我小幾歲。他坐在那里,低頭看手機。他好像不是那么專心,但我經過他身前時,他都沒有抬頭看我一眼。他是誰呀,這么早就爬到山上。是他和我一樣,早晨還沒有睡醒,要來這山上清醒一下頭腦。哎,我站在那個之字形的步道上,看下面的縣城。陽光已經照亮了半個縣城。陽光已經徹底照亮了這里。手摸在旁邊的欄桿上,能感覺到欄桿上的熱量。我的身后,我身后這個人。他到底是誰,他就坐在那里,我從看到他,經過他身邊,離開他,他一直就是那個姿勢。他幾乎沒有動彈過。他的手機,手機屏膜是亮的嗎,我突然不能確定。他是一個假人,是最近剛雕塑的一個假人。當然不是,所有佛坪人民,所有來佛坪旅游,到過這里的人都知道,這山上有假熊貓,假羚牛,假金絲猴,但沒有一個坐著的假人。難道那里根本就沒有一個人,那個人不存在,是我眼花了。這不可能,我還沒有老到那種程度,那里明明坐著一個人。他肯定是一個真人。但是,他是誰呀。在這樣的早晨,山上再沒有其它人,就我和他,而我經過他身邊的時候,他就當我不存在一樣,一點反應都沒有,有這樣的人嗎。 我小聲說道,一個人,像石頭一樣坐在那里,真是怪事。 流云亭的房頂上有閃光,那里露水遇到陽光后,最后的掙扎。亭子里有人說話,是女聲。長亭外面有一株映山紅,兩個女人對著那株映山紅指指點點,嘮嘮叨叨。看我進了亭子,她們就離開那里,爬上那個之字形的臺階。她們離開時,我看了她們一眼,沒有看出她們的年齡。她們也許二十歲,也許已經五十多歲了。 長亭外面有四株映山紅,分布在四個不同的位置。靠近山坡那株只開了三分之一,而且花朵還沒有完全綻開。亭口那株映山紅完全開了,花朵顏色已經發白,地下還有幾個散落的花瓣。地下那幾個花瓣,不像是誰故意摘下來的。它們是風吹落的,還是看它的人多了,累了,自己掉了下來,無法判斷。噢,難道這映山紅被人看的時間長了,也會煩,也會累,會自己掉下來,躲進泥土。 +10我喜歡
溪湖心悸恐慌中醫治療彰化胃食道逆流平價好的醫師南投易喘自律神經失調檢測彰化抑鬱症治療推薦醫師和美易喘自律神經失調檢測
雲林躁鬱症治療推薦醫師 鹿港頭痛中醫門診 雲林廣泛性焦慮症治療藥物鹿港易喘自律神經失調治療 埔里吸不到氣推薦中醫 埔里易喘自律神經失調檢測南投睡覺一直醒自律神經失調治療 彰化躁鬱症治療藥物 雲林陽痿早洩治療推薦醫師雲林心悸恐慌治療推薦醫師 南投胃脹胃痛自律神經失調檢測 彰化睡覺一直醒中醫門診和美胸痛中醫門診 南投喉嚨一直感覺有異物中醫治療 溪湖心悸恐慌治療藥物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