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神雕俠侶》的說謊學
2025/11/10 20:10
瀏覽137
迴響1
推薦6
引用0
讀金庸的《神鵰俠侶》,第三十二回《情是何物》,有咀嚼出與小說主軸──愛情與武俠,無關的一點言外之意。

話說楊過與小龍女,各自中了情花之毒與冰魄銀針之毒;小龍女決心自盡,但又怕丈夫殉情,是以在岩壁上刻下字樣「十六年後,在此相會,夫妻情深,勿失信約。」另一行較小的字寫道:「小龍女囑夫君楊郎,珍重萬千,務求相聚。」然後躍下絕情谷自盡。

足智多謀的黃蓉生怕楊過殉情,因此想方設法,要圓這個「十六年後」──倘若楊過真能等十六年,說不定就會漸漸淡忘這段感情,不會自殺了:

黃蓉默默沉思了一會,突然兩眼發亮,雙手一拍,笑道:「過兒,大喜,大喜!」楊過驚喜交集,顫聲道:「你說……說是喜訊么?」黃蓉道:「這個自然。龍家妹子遇到了南海神尼,當真曠世奇緣。」楊過臉色迷惘,問道:「南海神尼?那是誰?」

黃蓉道:「南海神尼是佛門中的大聖,佛法與武功上的修為都深不可測。只因她足跡罕履中土,是以中原武林人士極少有人知她老人家的大名。我爹爹當年曾見過她一面,承蒙授以一路掌法,一生受用無窮,嗯,那是十六、三十二,不錯,是三十二年之前的事了。」楊過將信將疑,喃喃的道:「三十二年?」

黃蓉道:「是啊,這位神尼只怕已近百歲高齡。我爹爹說,每隔十六年,她老人家便來中土一行,惡人撞到了她那是前世不修。好人遇到了,她老人家必有慈悲。龍家妹子這等美艷如仙的人物,她老人家一定十分喜歡,將她收作徒兒,帶到南海去了。」楊過喃喃的道:「隔十六年,隔十六年。一燈大師,此事當真么?」一燈「嗯」的一聲。

黃蓉搶著道:「這位神尼佛法雖深,脾氣卻有點古怪。大師,你見過她老人家么?」一燈搖頭道:「老衲無緣,未曾得見。」(引文終)

我們看到,黃蓉在急中生智,扯了個彌天大謊,編了這樣一個「南海神尼」的虛構人物出來後,扯上了「公正的第三方」──一燈大師,來為她的謊話背書。

為什麼是一燈大師?在我想來,有三個原因:一、他德高望重;二他是出家人,「出家人不打誑語」;三、他是僧,為「尼」背書,容易讓人有「同樣專業程度」的聯想。

再細品一下黃蓉的說法:南海神尼深不可測,但很少出現,因此沒人有資格、辦法拆穿這個謊言;然後,她還用另一個很少出現,但楊過也熟識的、她自己的老爸的遭遇來背書,更容易拉近受眾的「哦,原來他也碰到過」的同理心。

但要得到公正第三方的背書也是不容易的──他們通常很愛惜羽毛、形象與公信力。注意到黃蓉鋪陳了這麼一大段後,只問了一燈和尚一個 close end 的問題:大師,你見過她老人家麼?一燈也很容易地順水推舟,只針對這一個問題回答:「老衲無緣,未曾得見。」

接著語言魔術師黃蓉還將虛構的人物繼續「具象化」:唉呦,她老人家有一點不通情理啦,分離人家少年夫妻這麼久;如果神尼又教會小龍女絕招,難道真要把丈夫制得服服貼貼才罷手云云

但楊過也不好呼嚨:

他從未聽說「南海神尼」的名字,心頭恍恍惚惚,欲待不信,但花草在手,字跡在石,卻是千真萬確。小龍女如真遇到不測,又怎能有十六年之約?他沉吟半晌,又問:「郭伯母,你怎知是南海神尼收了她去?她又怎地不在壁上書下真情,也好免我牽挂?」(引文終)

OK,受眾的挑戰來了!這時黃蓉回到了撒謊的金科玉律:想辦法控制你的謊言範圍,別讓它發散出去──因為當你必須扯更多的謊來圓之前的謊時,早晚有一二個你疏忽的地方會出錯,會被人質疑。

黃蓉的做法是:不扯新的謊,但回到原來的地方……黃蓉道:「我是從『十六年後』這四字中推想出來的。我只知南海神尼每隔十六年一履中土,除她之外,並無別人有此等奇習。一燈大師,你想得起有旁人麼?」

注意:第二次背書的要求又來了!這次她耍了點小技巧:你想得起有旁人麼?一燈大師也只需要回答這個 close end 的問題:「沒有。」他的意思是,我想不起來有其他人有這種「每隔十六年一履中土」的習慣,但並不表示我認可這個人就是「南海神尼」。

二次背書之後,楊過已經信了大半,但還是不完全放心:

楊過瞪著黃蓉,厲聲道:「郭伯母,你這番話到底是真是假?」黃蓉道:「你再去瞧瞧石壁上的字跡,若非龍家妹子所書,我說的自然也未必是真。」楊過道:「那字跡沒錯。她寫我這『楊』字,右邊那『日』字下總是少寫一畫,這不是別人假冒的。」黃蓉拍手道:「那便好了。不瞞你說,我只覺此事太過湊巧,一直還疑心是朱大哥暗中布置了來讓你寬心的呢。」(引文終)

絕招來了!黃蓉知道石壁上的字一定是小龍女親手刻下的,所以有恃無恐地用這個事實佐證她的謊言。此外,一燈大師既已背書二次,此時如果能有另一個人出面認可,那便是雙重保證了。朱子柳同樣足智多謀,又是「佛門」──他也是一燈大師的弟子。在楊過表要服斷腸草試著解毒時,朱轉身:向一燈道:「師父,此事須聽你老人家示下。」

他此時問的絕對不只是斷腸草的毒性、如何服用等等,而是整體上詢問老師:我們,發誓不說謊的信佛之人,要配合這一整套的謊言,再騙楊過十六年麼?

而當一燈大師點頭,將話接下去後 (他接著講的是解毒,而不是南海神尼),整串「專家保證」的謊言便大功告成。

我不知道這是金庸事先規劃好的情節,還是他不自覺地將他的人生閱歷,化成了小說的情節──如此生動又如此貼近現實。

我們在日常生活,特別是工作與政治上,每天都看著這樣的事上演:

以過少的事實推衍過大的結論;
以少部分的事實包裝大部分的謊言;
以「中立專業第三方」,試著將錯誤的舉措,騙取受眾的信任,強渡關山成「這是專家說的」。

說謊,不難;但測謊,好累。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下一則: 聽說你當了共產黨
迴響(1) :
1樓. bill
2025/11/10 20:46
金庸武俠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成人童話而童話本來就是騙小孩的善意謊言如同聖誕老人一樣,編童話故事使用類似穿越劇的倒推手法,也就是事先設定結局再倒推出故事開頭,穿越劇主角即使是現代小蝦米回到古代也會因未卜先知最終結局而變成大鯨魚,穿越劇的倒推手法寫武俠小說自然會有層出不窮的巧合,例如倚天屠龍記先設定結局是男女主角分別代表明朝取代元朝時敵我雙方領導人物,然後倒推回故事主線鋪設出一男兩女的三角戀情,三角戀情的兩個女人又分別代表正派圍剿魔教和蒙古壓迫漢人,而故事開頭就是由漢人反抗蒙古背景下衍生出正派與魔教的因緣孕育了主角,按照這種類似穿越劇的倒推手法編故事絕對無往不利。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