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這韻兒
2009/10/10 20:52
瀏覽671
迴響1
推薦11
引用0

  不知道是不是年齡漸增的關係,以前,對於中國戲曲音樂總以一句"聽無"便輕易放棄,但這時卻感到那韻味真的不是西洋曲樂無法比擬。是的,我現在還是聽不懂那些字詞,但韻味卻更加吸引我。

  小時候,我外婆來台北家中住,閒著無事她在聽收音機裡的歌子戲曲,我聽到只應了一聲--好落伍喔!

  父親聽到,馬上在旁糾正怎能說落伍?這是傳統這是我們應該要認識的,尤其我們是宜蘭人,歌子戲在宜蘭稱作子弟戲的在宜蘭發展出來,怎可以不認識?

  確實,到現在我還記得有幾位親友曾跟楊麗花藝起在電視台搬演歌子戲;只是那時候小,講真的,我依舊不懂這一類傳統戲曲,怎比得上流行音樂或是"卡通影片"的主題曲?即使,在我那屬於野台戲的末代時期,戲台上的搬演,不如戲台下的烤魷魚。

  而現今,每晚上班時聽著"台北愛樂"的廣播,往來住戶都會覺得驚奇,因為一般認知,警衛會聽的廣播大都是講談節目或是比較通俗的節目,至於愛樂這類以西洋古典音樂為主的電台,那不是在漫長時間的上班中,實行長時間的催眠?或許吧!但我卻是喜歡,畢竟我把它當作背景音樂,不吵,也不因為歌詞的誘惑打擾我看書或玩遊戲或拿紙畫兩筆的心情。

  只是在當初,心裡有個疑惑--西洋古典音樂是音樂,那華人的呢?京戲、崑曲、南北管、歌子戲......等等,難道不也是一種古典?

  近期,可能是有一堆人"念力"效應作用吧,電台裡也出現了介紹華人的"古典樂曲"。從十面埋伏的琵琶演奏到京劇、崑曲、南北管都有,雖然離專業(以介紹西洋古典音樂的專業)還有段距離,但,聽到那些蕭笛鼓箏的聲音,卻讓我與聽西洋古典音樂有不同樣的感動。

  雖然我現在聽京劇、歌子戲,對於詞句依舊聽不懂,但我卻更喜歡那一個"韻",那是比西洋樂曲,更讓我血液內長期所渴求的一個"韻"。呵,三十多年後我才隱隱約約懂得與我外婆相同的言語。雖然,她早已不存於世,謹以此感覺緬懷。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雜記
上一則: 夜˙雜思
下一則: 非秘密的代碼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竹筴魚
2009/10/11 20:58
有時候

由此得知 有時候要到某個年紀才能感知環境不同的心境

以前所不能判別的細微的都被放大

木然的忽然也有了色味

少年聽雨歌樓上 跟 中年聽雨客舟中

感觸總是不同的


或許吧,時間得證一切,自我感覺才是重要。

無 名2009/10/11 23:1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