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於奧克蘭中央商務區(CBD)東南,新市場(Newmarket)和伊甸山(Mount Eden)曾經都是獨立發展的城鎮,隨著奧克蘭人口增加,雙雙成為市郊的一部份;除此之外,國道一號(南部高速公路)和鐵道路網的連結,使得這處東南城郊的繁華與市中心幾度不分軒輊。
「新市場」(New Market)名實相符,毛利人稱呼此地為蒂蒂圖塔希(Te Tī Tūtahi),意指曾經在這一帶常見的紐西蘭特有種植物──捲心菜棕櫚樹(cabbage tree)。西元1851年,歐洲移民始稱為「新市場」,因為當時此地已經成為牲畜的交易中心,直到1960年代,新市場是全紐西蘭霓虹招牌最多的街區。西元1966年,新市場高架橋竣工,這使新市場成為通往奧克蘭市中心必經的樞紐;如今,超過400家零售商店、酒吧與咖啡館在這處樞紐爭鳴。
「The Edgerley Suites」坐落在新市場,也是這次紐西蘭行程最後的住宿地點。鄰近高速公路,前往奧克蘭各個景點都十分便利;另一方面,旅館周遭被許多樹木所圍繞,隔離國道上的車馬嘶鳴,為旅館增添綠意與閒適。就在臥房與客廳之間的角落,一方半室外的空間擺設桌椅,歇息或者用餐兩相宜,大姑姑似乎也很喜歡這份巧思,坐在窗前凝視著窗外,而這份難得的閑情,似乎正是此行一直追尋的,卻也一直缺少的。
1.
接續昨日奧克蘭動物園歡樂且輕鬆的行程,紐西蘭之旅最後一天的早晨,我們啟程前往附近的伊甸山(Mt Eden)。與來到紐西蘭第一天拜訪的獨樹山(One Tree Hill)一樣,伊甸山可以俯瞰奧克蘭市景,普希惠雅路(Puhi-huia Rd)是通往山頂唯一的道路,名稱據說源自於早期曾經居住於此的一名美麗的毛利女子。順著繪有毛利圖騰的柏油路上行,很快地,我們走出樹林,看見山頂上的方尖碑和矗立市中心的天空塔。
伊甸山海拔196公尺,是奧克蘭地峽海拔最高的地方,毛利人稱之為「Maungawhau」,意思是「生長紐西蘭桑樹(Whau tree)的山丘」,歐洲殖民登陸之前,山上建有堡壘(pā),後來因為開路、建造停車場和修築水庫而遭受破壞;至於「伊甸山」這個名字,則是紐西蘭第一任總督威廉.霍布森(William Hobson)以奧克蘭伯爵喬治.伊登(George Eden, 1st Earl of Auckland)的姓氏命名。
伊甸山大約在28,000年前噴發,火山口直徑180公尺,約50公尺深,毛利人認為,這是主宰火山活動的神的碗,所以稱作「Te Kapua kai-a-Mataaho」,過去山上曾經設有許多採石場,也曾經設置監獄,而普希惠雅路即為犯人在西元1869年至1880年間修築。目前,伊甸山與北面的塔哈基公園(Tahaki Reserve)劃歸奧克蘭祖靈山管理局(Tūpuna Maunga o Tāmaki Makaurau Authority)管轄。
遠眺獨樹山與天空塔最佳的展望點,矗立一尊黑白色調的方尖碑,西元1872年8月17日由大地測量師史蒂芬森.珀西.史密斯(Stephenson Percy Smith)豎立,是奧克蘭省(今奧克蘭地區)第一座三角點,而當今所見的方尖碑重新豎立於1933年;方尖碑下的石碑則是1965年6月22日,紐西蘭測量師學會奧克蘭分部為了紀念協會創立一百週年所放置。「感謝感謝當初調查土地的人員,將這片腳下蠻荒之地變成微笑的土地(smiling land)。」方尖碑的另一面則寫下:For their work continueth the great beyond their knowing.(接續他們的努力,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未知。)
2.
依傍在伊甸山腳下,伊甸山路(Mount Eden Rd)匯集不少咖啡廳與畫廊,就在與斯托克斯路(Stokes Rd)交會處,Time Out Bookstore是當地居民的精神食糧,更是奧克蘭著名的獨立書店之一。成立於1988年,雖然店內沒有特別精緻的裝潢,不少店員卻是紐西蘭文壇上出色的人物。
書店空間狹長,不時必須讓道給店員通行,一名店員穿著一襲白色洋裝,正在替客人尋找預訂的書籍,三番兩次向我們借道,每當眼神與我們交會時,總是感到相當不好意思;櫃台前,另一名店員則是和其他客人閒話家常。接近門口以藝術書籍為主,店內不乏歷史、文學,以及地理相關的書籍,走廊後頭則是兒童書籍和明信片。大姑姑買了幾張明信片打算送給外甥女們,弟弟和我最後選擇「New Zealand Travellers Road Altas」和「Volcanoes of Auckland」,因為這在臺灣並沒有出版。
*Albert Park(阿爾伯特公園)
阿爾伯特公園位於皇后街之西,原本是一座火山,火山大約在145,000年前噴發,早期是毛利人的村莊「Rangipuke」,英國殖民時期曾經是軍營,現在是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和舊市政廳所在地。
*New World
在紐西蘭,想要節省三餐所需的經費,前往超市購買食材是個不錯的選擇。五大超市裡面,freshchoice、Four Sqare,以及New World是此行曾經拜訪的其中三家,其中,New World是我們最喜歡的超市,藉由商店內商品的擺設,也能更了解紐西蘭市井小民的生活日常。
成立於西元1963年,New World是紐西蘭規模第二大的連鎖超市,截至2017年10月,全紐西蘭總計140個門市。奧克蘭維多利亞公園旁邊,也就是此行第一天住宿旅館附近,就有一家附設免費停車場的New World。
鮮花似乎是紐西蘭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物品,因此,在大多數超市的入口都擺放形形色色的花束;此外,水果也是走進超市以後,首先吸引人注意的商品,在標榜100%販售國產貨的New World裡面,尤其能夠購買到紐西蘭特有或是特出的水果,無論奇異果、蘋果、香蕉,或者奇異莓果,在超市裡都找得到。為了讓兒童培養健康飲食觀念,超市特別擺放「Fruit For Kid」的籃子,鼓勵兒童多吃水果,鳳梨榨汁機和裸賣穀物在紐西蘭的超市裡也很常見。
位在基督城的New World Durham Street,是此行拜訪過最氣派的超市,玻璃帷幕,挑高大廳,貨架上各式各樣的蔬菜擺放齊整,甚至噴灑水霧保持新鮮;走廊的另一頭,Butchery(肉品)、Seafood(海鮮)和Butter(奶油)一字排開,琳瑯滿目的牛奶、羊奶,以及葡萄酒任君挑選。
作為酪農業大國,起司更是超市裡不可或缺的產品,一條走道從頭到尾,各種風味、各種形狀的起司讓人目不暇給。今天,想要吃哪一種起司呢?
下一則: 第21回[紐西蘭。奧克蘭] Auckland Zoo 奧克蘭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