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17.05.13 閱讀時間:5min
發表日期:17.07.13
關鍵字: 溪頭、鳳凰林道、鳳凰山巨石、溪頭神木、溪頭神木林道


「使用望遠鏡時,你可以練習先將鏡頭對準眼睛看得到,又好辨認的地方,比方說像是樹尖,或是電線桿。」志工廖慶森舉起望遠鏡,面對樹林四處搜尋。
「哇,那裡有一隻青背山雀,青背山雀的育雛期很久,長達21天,」相較於他的敏銳,我們仍舊毫無頭緒,「希望今天可以找到『冠羽畫眉』,冠羽畫眉是臺灣特有種,會發出『吐米酒』的叫聲,而且,成鳥會互相幫忙護卵,稱為『合作育雛』,這樣可以增加後代存活的機率。」

廖慶森指出,鳥類依照遷徙的形式可以分成四種:第一種是留鳥,整年都可以觀察到,不會隨著季節遷徙,例如:麻雀、綠繡眼;第二種是候鳥,根據遷徙的季節又可以分成冬候鳥和夏候鳥,黑面琵鷺是冬候鳥的代表,夏候鳥則包括八色鳥;第三種是過境鳥,只過境卻不在中途繁衍後代,例如:灰面鷲,最後一種『迷鳥』,可能是偏離族群主要遷徙路線而意外停留,最有名的,當屬之前停駐金山清水濕地的小白鶴了。

攤開賞鳥手冊,志工不時與眼前所見仔細比對,他說,在森林中望見五色鳥的身影,他說,草叢下或許存在小翼鶇的蹤跡,他說,聽到臺灣小鶯奇特的鳴叫:「回去回去你回去」,然後樂呵呵地笑了起來,「綠啄花是臺灣體型最小的鳥類,跟桑寄生有著『互利共生』的關係,桑寄生提供綠啄花食物,綠啄花則透過排遺傳播種子。」我們試圖捕捉各種丰姿,卻總是跟不上牠們伶俐的腳步。

「知道為什麼這裡的地名是『溪頭』嗎?」林道轉彎處,樹林間的空隙直下山谷,不遠處坡地佈滿柳杉、竹林,「溪頭,指的就是北勢溪的源頭,它是東埔蚋溪的支流,濕氣順著溪谷慢慢匯入山區,受到地形阻擋,水氣容易凝結、降雨,所以溪頭的氣候很潮濕。」

早上十時,步行至中點,林道和登山步道正好在此交會,即便路途遙遠,依舊不乏山友扶老攜幼拾級緩行,環顧四周,原本山頂天然林林相已經被蓊鬱檜木林取代,志工廖慶森說,人工林樹種比較單純,能提供的棲地不如天然林多元,所以能觀察到的鳥類會比較少;儘管如此,一向不太怕人的特有種藪鳥,終於出現道路左右,有時甚至成群結隊,多少緩解追逐鳥跡的挫敗和疲憊。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遍尋不著冠羽畫眉的蹤影,我們卻在一處山溝發現特有亞種鉛色水鶇,大家各個屏氣凝神,或者輕聲細語,「在哪裡,牠還在原本的位置嗎?」小元問,我指向枯枝旁的沙地,牠沿著溪流跳躍幾下,短暫停留,又敏捷地跳回原地。
2.

※鳳凰山巨石
「巨石」原本是鳳凰林道上方峭壁突出的石塊,於民國88年(1999)9月21日地震中墜落到地面,經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討論決定保留,石塊呈錐形體,體積約540立方公尺,重量估計達1300噸。

記憶中,溪頭總是被雨霧所籠罩:小時候,曾經站在大學池附近的落雨杉下,晶瑩雨絲濕潤了頭髮,全家和我望著池畔行人倉皇奔逃,或者悵惘,或者慌張,或者無奈,點滴冷雨竟輕柔如絮,隨著山風起舞,而我如今又在神木前與她相逢,檜木林有時沐浴山嵐,散發空靈芬芳,有時雨勢稍漲,急忙奔逃屋簷下,卻眼見白耳畫眉形色從容。

沒有想到,有關溪頭神木的回憶只能在夢中追尋,民國105年(2016)9月11日中午,當時附近有十幾名遊客歇腳、聊天,神木突然爆出碎裂聲,接著在五秒內轟然倒下,其中三人走避不及慘遭壓傷。
溪頭神木高38公尺,胸徑4.3公尺,樹齡2800多年(也有1800多年的說法),根據臺大實驗林區樹病博士蕭文偉和植病專家孫岩章,以及林務局林試所專家初步判斷,應該是樹體根部的紅檜蓮根藕腐病癥,釀成樹體中空,頭重腳輕而倒塌,目前選擇原地保存,並且規劃故事館紀念。
3.

「我們常常說『神木』,有紅檜神木,有樟樹神木,但是究竟有沒有『柳杉神木』呢?」下午「不同林相內之生物多樣性」講師陳秋萍問到,根據文獻記載,日據明治35年(1901)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臺灣演習林(今溪頭)成立,第一任主任西川末三引進日本奈良縣吉野川川上村的「吉野柳杉」展開試種,「所以全臺最老的柳杉不過一百多歲,還沒有『柳杉神木』。」
「大花曼陀羅原產於菲律賓,整株都有毒,」雖然是常識,講師總是能分享許多不為人知的祕辛「但是大花曼陀羅也可以製藥,以前有人說是『悶漢藥』,像是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就使用它製成『麻沸散』,當作開刀的麻醉劑。」

「早期沒有塑膠帶時,姑婆芋的葉子被拿來包魚、包肉,也可以當成雨傘,」步道上,講師王鐘毅摘下一片,將葉子捲成遮雨帽的模樣,「知道為什麼叫作『姑婆芋』嗎?有沒有聽過『虎姑婆』的故事?」陳秋萍好奇地問。
「好久好久的故事,是媽媽告訴我……,」這時,聿宏開口唱起做早操的歌謠,惹得哄堂大笑,「對,有人說吃到姑婆芋的感覺,就像是媳婦遇到壞婆婆一樣,所以才叫『姑婆芋』。」

由於外型相像,姑婆芋經常會被誤食,其內含不溶性的針狀草酸鈣結晶(raphides)與氰苷(Cyanogenic glycosides),會引起喉嚨疼痛、口腔麻木和胃部灼痛;除此之外,碰觸到咬人貓,遍佈全株的「焮毛」會釋放「蟻酸」,使皮膚宛如遭受火吻,刺痛痠麻,但是,姑婆芋內含「生物鹼」,可以中和咬人貓的「蟻酸」,兩者相生相剋,又經常生長在一起,似乎是大自然巧妙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