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胃痛或消化不良?搞不好是膽囊發炎!
2025/05/19 13:27
瀏覽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胃痛或消化不良?搞不好是膽囊發炎!

諮詢

楊博仁(臺大醫學系外科臨床副教授、臺大醫院外科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執行長)

洪俊銘(臺大醫學系內科臨床講師、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肝膽腸胃科兼任主治醫師)

2025-04-23


多數膽結石病人並無症狀,但一旦膽結石造成膽囊或膽管發炎,就會感到不適。

 

膽結石若造成膽囊發炎,最典型的症狀是膽絞痛,常發生在吃完油膩的食物後、膽囊收縮時;疼痛會發生在肋骨下、右上腹的地方,此時若請病人吸氣,醫師按壓該部位,會導致疼痛加劇。醫師也可能摸到發炎的膽囊,此稱為牟菲氏病徵(Murphy’s sign);有時病人甚至會感到胸部或右肩胛骨疼痛,無論如何改變姿勢都無法減輕疼痛,還可能伴隨著噁心、嘔吐。而疼痛會持續30分鐘且在幾個小時後才消失。

不過,也有病人在未進食或夜間時突然發作;也有人症狀不嚴重,只是隱約感覺腹部脹脹的、不太舒服,所以與胃痛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疼痛有時很難區別。

大顆的膽結石較容易造成膽囊的壓力,少數甚至會造成膽囊十二指腸廔管引發膽結石腸阻塞;小顆的膽結石也可能塞住膽囊的出口,造成膽囊發炎,或者掉出膽囊外卡在總膽管處,使膽汁無法順利排出,出現黃疸症狀。若膽結石卡在總膽管與胰管交界處以下,則可能造成胰臟發炎。

當病人有上述症狀,醫師要診斷是否為膽結石引起膽囊發炎,一般需要透過影像檢查,例如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是磁振造影。最簡便的工具是超音波檢查,未發炎的膽囊壁看起來薄薄的,若膽囊發炎,膽囊壁會變厚,膽囊周圍組織如十二指腸、大腸或大網膜會因為發炎而互相沾黏,出現積液,此時醫師就可以較為明確判斷是膽結石發作;有時連肝臟也會一起發炎,AST、ALT數值也會跟著上升。極少數的狀況是膽囊炎厲害到膽囊壁壞死,造成膽囊破裂、嚴重的膿瘍發展成腹膜炎、敗血症。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右上腹痛 ?可能是膽囊炎、膽結石阻塞

諮詢/王秀伯(臺大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任、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2025-05-08


在會引起上腹痛的疾病中,膽囊發炎或者膽管結石阻塞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右上腹痛。根據台灣2021年健保資料庫的數據,推估全台約5∼10%的人有膽結石。

 

膽囊有結石,不一定有症狀,所以不見得要處理,但當膽結石從膽囊掉出來,會引起許多症狀,此時就需要治療。當結石堵在膽囊管時,可能使膽囊漲到很大而壓迫到膽管,也會引發黃疸;若膽囊大到破掉,會化膿、發燒,甚至會出現腹膜炎。

若結石塞住總膽管時,病人會出現上腹劇烈疼痛、黃疸、發炎、發燒甚至敗血症。也有情況是石頭卡在位於十二指腸乳頭出口處的胰管,使胰液無法順利排出,導致合併胰臟發炎,也會引起黃疸。

所以,若是健檢曾發現有膽結石的民眾,突然出現右上腹的疼痛,就要小心可能是膽結石卡在膽管,應盡快就醫。

懷疑膽囊出問題時,醫師還可藉由理學檢查,從病人右上腹肋骨的邊緣用力往下壓,若病人吸氣時會痛到不敢呼吸,就可能是膽囊炎。但比較肥胖的人可能就摸不到膽囊。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亞東紀念醫院

別「膽」心 醫師詳盡解說膽囊炎的症狀及原因

一般外科 鄧敬坤醫師

2025-05-01


膽囊炎是指膽囊發炎,常見原因是膽囊出口被膽結石阻塞,膽汁無法順利排出,而造成膽囊腫脹發炎。在門診或急診常會聽到患者說在大飽一餐後感覺上腹隱隱作痛,且右上腹會有壓痛感,有時會延伸到後背、右肩胛骨。

 

膽囊有什麼功能

  膽囊的功能在於儲存膽汁,肝臟製造的膽汁會存放在膽囊內,在我們吃下食物時,膽囊會把膽汁藉由總膽管釋放進小腸幫助消化脂肪。膽汁內的成份包含膽固醇、膽鹽、膽色素、鈣等等,有10-15%的人會因個人體質而產生膽結石。

  然而大多數有膽結石的人終其一生都不會症狀,只有在膽結石剛好卡在膽囊出口時才會出現腹痛症狀。此時,若膽結石可自行掉回膽囊內,患者腹痛的狀況就可能得以緩解,若患者反覆發作或連續疼痛超過數小時無法獲得緩解,通常就需要就醫。


膽囊炎的處理

  就醫時,若醫師懷疑患者有膽囊炎,醫師會依據臨床狀況,安排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抽血等檢查。如經醫師評估後確實為膽囊炎,處理方式一般可分為三種:保守治療、手術治療、膽囊引流。

1.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適合膽囊發炎較不嚴重之患者,包含止痛藥+/-抗生素等,如狀況不危急,可視狀況擇日再接受手術。

2.膽囊引流

  若患者手術風險較高,可考慮做膽囊引流。患者可在局部麻醉下經由超音波或X光透視,將引流管穿過皮膚進入肝臟內側的膽囊,引流淤積在膽囊內的膽汁,達到緩解急性膽囊炎的效果。

3.手術治療

  手術會採全身麻醉,目前多以腹腔鏡切除膽囊,也就是微創手術,其優點是傷口較小,復原也較快。現在已幾乎取代傳統的開腹式(大傷口)膽囊切除手術。

在腹腔鏡系統中,本院目前也有更進階的影像系統,介紹如下說明:

1. 3D立體腹腔鏡系統: 在手術中可獲得更立體更清晰的手術視野。

2. ICG螢光顯影系統: 在手術中可清楚辨識總膽管,減少誤傷總膽管的風險。

膽囊切除後飲食注意事項

膽囊主要的功能是在人們吃下食物時,可在短時間內把儲存的膽汁釋放到小腸內,幫助消化脂肪。在拿掉膽囊以後,肝臟依舊會每天製造500到1,000毫升的膽汁,直接進入十二指腸。膽囊切除後的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吃油膩的食物時,因來不及消化過多油脂會有腹瀉的狀況,這時會建議患者先避開油炸、高脂質的食物,大部分腹瀉的狀況也會3個月內獲得緩解。

結論

腹部的臟器很多,腹痛有可能只是單純的吃壞肚子、腸胃炎,也有可能是嚴重甚至致命的疾病,如腹痛久未緩解,應儘早到附近的診所或醫院就醫。

一般外科  鄧敬坤醫師網頁連結介紹


專長:胃腸道手術、腹腔鏡胃腸道手術、腹腔鏡膽囊及膽道手術、疝氣手術、內視鏡疝氣手術、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皮膚、皮下腫瘤手術

 

腹部電腦斷層顯示膽結石卡在膽囊出口,膽汁無法排出,進而導致膽囊發炎引起腹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