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的台語叫【入2】,早期故鄉人常有於國小畢業就要外出【鵝功夫】(學習手藝),俗話說【一藝在身,勝過萬貫家財】,真實不虛,不管是過去、現在,乃至未來。
學齡前的我曾經誤以為【入2】的意思,就是用筆在紙上寫個【2】,然後將其放入受理新生報到老師桌上的筆筒裏,後來才知道所謂的【入2】就是辦理學籍註冊登記的意思表示,而不是將2放入老師桌上的筆筒裏,回想童幼時候的思考邏輯是以為要會寫2才有資格到學校讀書,想法類似於現在初中以上學校的入學考試。
阿拉伯數字的【2】就是中文的【二】,【不二】是佛學的重要概念,【二】是指現象世界關於極端的兩個對立面向,例如《善》與《惡》、《是》與《非》、《對》與《錯》,乃至《美》與《醜》⋯等等的,通常是指人們執著於既有內化於腦海裏的觀念,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説就是拘泥於所謂的【主義】,就是跌入【意識型態】的泥淖裏。
佛家的【不二】主張,就是要破除該等執著既有觀念的束縛,由於一旦被【有二】的對立觀念所綁住就會感受到不自在,乃至痛苦,例如《愛》,例如《恨》,例如情到濃時反為薄,而究竟要如何才能鬆綁該如孫悟空頭上緊箍咒的所謂【有二】,則要精進修持【不二法門】,亦即排除、擺脫對立觀念的執著。
註1:不二法門https://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1254&webMd=1&la=0
註2:老子道德經説【⋯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註3:德國胡塞爾的【現象學】,説要將個人腦海裏的判斷【《懸置》放入括號】、【存而不論】、【回到事物本身】,個人以【直觀存真】來理解,也不知道有否失真?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7%8F%BE%E8%B1%A1%E5%AD%B8&search=%E7%8F%BE%E8%B1%A1%E5%AD%B8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