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02 01:20
日前(2022-06-29)報載「子女從遺產提款付父母喪葬費【有罪】?最高法院一新見解撤銷發回」(註1) 按該新聞所提示的第一審判決(新北地院109訴字第1262號刑事判決,以下簡稱一審判決)上司法院...
瀏覽:68迴響:0推薦:3 - 2022/07/01 07:26
民法是規範我們日常生活的根本大法,設有五編,第一編總則,第二編債,第三編物權,第四編親屬,第五編繼承,該五編除了第一編的總則是抽象其餘四編的共同原理而形成外(註1),第二編的債與第三編的物權是共同規範...
瀏覽:442迴響:0推薦:26 - 2022/06/30 07:24
日前(111年6月24日)憲法法庭(註1)111年憲判字第9號判決(註2)基於鞏固領導中心(行政權)的立場,肯定行政長官揮動尚方寶劍(考績免職)不違憲,阿丙0.6一部贊同,一部有意見。 首先摘錄自註2...
瀏覽:623迴響:0推薦:37 - 2022/06/29 02:01
早上無意間發現一則關於「遺囑無效」的新聞報導(以下簡稱報導),雖然是去年的事,還是有興趣繼續往下看,讀到最後一段的「……判決遺囑無效後,繼承人將共同持有遺產,且民法第1148之1條規定,長輩過世前2年...
瀏覽:831迴響:2推薦:47 - 2022/06/28 00:06
俗話說:「樹高千丈,落葉歸根。」這是自然法則的素樸描述,僅表達對於該自然狀態的看法,沒有涉及個人主觀加工後的價值判斷。 台灣俗語說:「菜蟲吃菜,菜腳死。」則是除了客觀的觀察自然現象外,並也加入了主觀的...
瀏覽:880迴響:0推薦:43 - 2022/06/27 00:07
佛家所謂的八苦,除了生理的生、老、病、死等四種痛苦外,還有心理的「怨瞋會」、「愛別離」、「求不得」及「五陰熾盛」等四種心理感受的痛苦,也不管是稍有抱怨的些許煩憂,還是痛不欲生的冷暖自知。 前者生理四苦...
瀏覽:830迴響:0推薦:43 - 2022/06/26 01:08
韓非子說,那些製造花轎的人,是多麼的希望別人富貴,其實也不是他這個人是那麼的好,而是如果沒有人富貴,那麼他的轎子就沒人買;另外有製造棺木的人,是多麼的盼望別人能夠趕快死亡,其實他也不是那麼的不好,而是...
瀏覽:806迴響:1推薦:49 - 2022/06/25 02:25
俗話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對於這個問題,小明的媽媽就與小明及其妹妹小英等三人約法有三章,說,不許上虎山,否則應打手心,最多是5下,小明是個好孩子,既孝順又勇敢。 有一天早上在學校裏聽取健康...
瀏覽:919迴響:2推薦:42 - 2022/06/24 07:20
引用文章距離之美The Beauty from keeping a distance(Ailing格主) 昨天回訪Ailing格主網頁,於瀏覽之際,曾有感觸,原先是想留言回應,因故就直接引用,並稍作補...
瀏覽:728迴響:0推薦:38 - 2022/06/23 08:23
佛家所謂的「三毒」(註1)係指「貪、瞋、痴」,它們是一切煩惱的總稱, 人類有捨棄苦痛追求逸樂的先天本能,於此過程,難免誘發煩惱致苦不堪言, 佛家也發明了「戒、定、慧」三種神藥,試圖療癒該等內傷。 對此...
瀏覽:835迴響:1推薦: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