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9日那天,應同事友人之邀,到她的農場遊賞、閒聊,歡喜至極!
位於屏東縣的竹田農場,是她十年前和丈夫合資300萬,購買的兩分地。
當年買來時,地上作物只有檳榔樹,其餘一片荒蕪,另有個鐵皮倉庫。
她的住家在不遠的〈大寮〉,假日經常往返於農地,車程約莫半個小時。
我問她為何想買這地,準備休閒養老嗎?她答說,是丈夫的生平興趣。
▼

*
今年三月後,他們終於下定決心要蓋個屋舍,花了三百多萬,半年完成。
平面空間,三房一廳的格局,也算不小了!夠兩老賦閒,安養天年。
同事62歲,丈夫67歲,兩人性格差異頗大,卻在這件事上契合無間。
當我走進屋子裡時,霎時怔住了!怎這麼多〔木雕藝術〕作品?
▼

*
同事說,這是她老公多年來的收藏,大寮家裡,還有一層樓,滿滿都是。
由於農舍空間有限,只帶了一些過來。心想,他老公可能也是個文人,
平日愛研究與收藏雕刻藝品。但一問之下,才知他是個不折不扣的科技人。
▼

*
在鄰近的〈大發工業區〉從事電子化學產業幾十年,退休後又被公司回聘為
顧問。兒子目前在〈美國 ‧ 亞歷桑納州〉的台積電,擔任工程師,攜眷過去,
已在當地購屋,落地生根。這其實也是我曾有過的憂慮,台灣的高科技工程師
一旦隨產業外移,多半不會回台了!過去時攜兒帶女,順理成章在那邊受教育。
▼




*
同事老公花了十年多時間,斷斷續續,栽種了不少花草樹木,煞是可觀!
我欲離去時,才臨時起意要拍照,以至匆忙之際,沒能好好篩選鏡頭。
但總覺得,奼紫嫣紅的景觀,在深秋時節,還能有這麼〔吸睛的效果〕,
已屬難得!沒有落葉滿地,也算給這新建的屋舍,帶來些〔活力朝氣〕。
▼









■
- 2樓. 紅袂2025/11/24 12:06
恭喜Sally終於有機會出去走走。
關於妳這位同事的田園生活,我周遭倒是看過不少這類歸隱田園的客戶或朋友。老實說真的都是隱性富翁,各種收藏品雖有異,但都極其豐富性與高價性,有時連田間種植的綠植都是好幾百萬的價值。
同樣是歸隱田園,若換成我,大抵是真的回歸於兩袖清風、安貧為樂的生活。
下回,還想看看妳又去那兒探險的書記分享。
*
妳最知悉、也瞭解我了!
生平最不愛搭車。舉凡飛機、郵輪、客運、遊覽車、休旅車、房車,
都是我的拒絕往來戶。真不得已,必先服暈車藥,否則會極度不適。
目前只有高鐵、台鐵、捷運,尚能適應;還有,自己開車。
由於不想給自己增添負擔和麻煩,便選擇蝸居家中。
其實,待在家裡,也能非常自在和愉悅,出外總會忙些。
不過,出外有個好處,就是增長見聞,活動筋骨,
和同事或朋友聚會,談天說笑,吃吃喝喝,也會放鬆許多。
總之,順其自然,受邀就出遊,給自己創造點生活色彩。
*
同事退休後買農地的,不只她一位。
另外還有兩個,一在內門,一在六龜;但她們選擇買〔貨櫃屋〕。
改造後,佈置得也像家。且農地是拿來〔種菜〕,常分享。
我很佩服她們的勤墾精神,從職場解脫,又投入另一場忙碌。
但心情應該是不同的,那是甜美的成就及收穫。
*
我和妳相同,不會再做那樣的規劃,想更輕鬆自在些。
於我而言,太多〔身外物〕,也是一種負擔。
想想看,她們的兒女大都在國外,百年後,農舍與收藏物...。
呵呵 ~ 當我一提到這些問題時,同事便連忙說:
活在當下的快樂就好!到時候,自然有人會處理。
就是一派瀟灑!兩個房子的忙碌,每年還會出國好幾次。
人生,就是萬花筒下的花色紙片,有人就活得如此多姿多采。
■
sallychen 於 2025/11/24 15:56回覆 - 1樓. MLIN2025/11/24 05:00拍得很不錯
你的貼文中 引用的圖片占了絕大多數
少有照片 其實你拍得很不錯呢
*
謝謝你的讚美。
拍照,我是外行,但也喜歡拿起手機隨興拍,因為方便。
只要光線充足,拍起來就不至太難看。
但比起專業或玩相機朋友,還是差一大截。
說真的,我從不曾拿過長、短鏡頭的傳統相機,
調光圈、對焦距、解析度...等,一概不懂。
倒是蘋果手機,拍照效果上,值得大大讚譽。
完全沒做其他設定,就只是按下【相機】而已!
~~~~~~~~~~~~~~~~~
平日,實在太少出門,應該嘗試多到戶外走走,
將大自然收納眼底,賞心悅目,也能興發寫作靈感。
■
sallychen 於 2025/11/24 10:27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