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你們的孩子在那裡?
系列講道:耶穌,迷失的人的救主
不管你們是那一種父母,已婚、單親、養育孫子的祖父母, 在現代的高科技的快速社會中,養育子女真是一種挑戰。我認為你們日夜思量,都是為了要給這各年紀下的孩子,什麼樣的教養機會。身為基督徒的家長,我們每天受到誘惑,要讓孩子有各種的機會,我們要他們有健康豐碩的生活,可以讓他們充滿發展的潛力,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誘使自己要教導孩子謀生的名稱領,不叫他們遇到失敗和痛苦,而且享受成功的甜美。這世上的商人,對於這樣絕佳的機會,可不會視而不見,所以我們的社會,到處都有如何教養孩子的研討會、心理診所、書籍和工作室,很不幸地,這通常是自我中心、水平式且競爭性的發展,最後導致自我的毀滅。
在任何的上課日中,在最後一節的鐘響時,我們可以走出學校,到我們的社區中,看到所發生的事情,車站會看到忠實的母親或安親的人員,等待來接小孩下課,這些車子不是來接小孩,回到家裡跟自己的母親,同坐在廚房的餐桌上,一起吃點心,回顧討論一天的生活。車子將他們送到心理諮商中心兩三個小時,好讓他們可以完全激發自己的潛能,持續有優越的表現。
在任何的週六或週日早上,總有許多的場地,讓孩子參加不同的運動,有許多的小孩由忠實的父親,帶來參加活動,好讓這些家長消除因為離婚和工作壓力,所產生的罪惡感,也希望自己的小孩,將來享有成功的生活。有一個母親告訴我說,他的兒子坐在餐桌上,想到本週要參加的心理諮商中心的課程後,就說:「媽!我再也受不了!」,當然,這些活動沒有什麼不對之處,問題就是到底要參加多少活動,而目的為何呢?
因為這種親子車站接送的結果,我們跟自己的小孩都活在壓力的生活之下,這已經超過我們的能力所及,因為我們想要孩子成龍成鳳。在我們的小孩受到這樣的衝擊中,很少人會注意到,我們自己將教養孩子的特權,交給予他人,這些所謂的專家,可能懂得很少教養孩子的事,而且基本上,我們作家長的,不過成了司機而已。
我無法在你們面前,說自己的作為都是對的,所以你們要效法我。當我在養育小孩的時候,甚至沒有人會告訴我這些事,我的父親早歿,也沒有母親教導我教養孩子的事。相反地,我回到經文的訓誨中,去思量我們的教養,是否有需要糾正之處,好讓我們的生活,可以符合神對於身為父母的人,所作的要求。
五千年之前,神透過摩西的訓誨就是: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命記 6:5-7).
當身為父母時,才知道父母的苦心,我們不像是兔子一樣來養育自己的小孩。我們是人,對小孩的教養,更勝於生出更多的兔子來。
神對小孩的觀點如下:「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詩篇127:3-5).
雖然經文中說,小孩是一種恩賜,我們的社會則持相反的看法,以當代的說法來看,這個世代被稱為「受拋棄」的世代。假如我們把他們墮胎掉,就是把他們丟到私立學校、諮商中心和安親中心裡,好讓他們不影響我們的事業、希望和夢想的進行。相反的,經文中說,父母需跟神維持純真的關係,從主的身上,我們有了自己的生活、典範、權能、愛、耐心、方向和智慧,從主的身上,我們了解孩子的價值所在,而且負責養育他們來愛主,如箭袋裡的箭,來建立下一代的幸福,這就是關鍵所在:他們必需有方向,可以追求自己的目標。很可能地,從我們的孩子身上,神將為我們預備另一個新的世代,透過耶穌基督來聽從這個救贖的訊息。
對於基督徒父母的挑戰,就是要選擇我們箭上的目標,可能有許多的目標。首先,就是不要預設目標,Longfellow早在以前就說過:「我將箭射入空中,假如它落在地面,我不知道它對落點!」,這個原則就是不預設目標,你就可以時時拔弓射擊,我們無為而治,並非表示我們不履行神付予我們的責任。
第二個目標是數世的目標,使徒約翰稱為"肉體的誘惑",為了取得權力,就有充滿肉慾的眼睛,才能擁有自己的企求,和虛誇的人生,以致於取得自己的地。你們可以在最近名為"Dead Poets Society"的電影中體會深刻,它由Robin Williams主演一個稱為Chips的現代機器人的角色。在1950年代中的英式預備學校,老師的任務是教導學生,體會人生快樂的生活技能,這有違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追求,他們世代中所失落的目標。這電影點出世俗中,膚淺空洞的價值觀,和自我實現。
第三個目標是神的智慧,約伯簡單總結這些目標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 (約伯記28:28),敬畏神、愛神和順服神就是智慧,神的智慧來自於此,世上的生活技能,就是當我們身為父母,得以完全、成熟體會、有平和及喜樂,然後用這種方式對待子女,傳給下一代。
在經文中,我們受祝福而有馬利亞和約瑟,作為現代父母的典範,從路加福音2:39-52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早期的生活,當祂只有40 天大時,我們看到,神為耶穌準備世上的父母,去愛護信賴祂所有的生活,他們負責照顧基督,肉體上孩提時的生活,準備好弓箭,建立成功的下一代。
在我們最後的訊息中,路加告訴我們處女所生的耶穌,依據律法在出生第8天受割禮,而且在第40天被帶到聖殿獻給主,根據出埃及記12章所說, 而在進入聖殿當時,有敬神的西面來到前面獻祭,當他祝福這個小孩時,他無法相信神派遣的救主,就在他的手上,而且說:「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他又轉身對馬利亞預言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後來在39節中又說:「約瑟和馬利亞照主的律法辦完了一切的事,就回加利利,到自己的城拿撒勒去了。」,根據馬太福音2:1-23,在路加福音中,有兩年的時間,沒有紀錄其行蹟,可能發生有許多的事: (1) 馬利亞和約瑟受到三個君王的拜訪,(2) 希律王圖謀殺害"以色列的牧羊人", (3) 這個家庭逃到埃及,(4) 在伯利恆城有長期的濫殺無辜,而且 (5) 希律王死後,馬利亞和約瑟又從埃及回到加利利。
現在,當我們看到路加福音2:40時,我們想要問到:「父母們,你們的孩子都到那裡去了?」
I. 有屬神的智慧增長,路加福音2:40
這個小孩繼續成長強壯,在智慧上增長,而且有神的恩賜在祂身上。
此段中,耶穌約兩歲大,在耶穌年幼時,我們可以看到三件事情。首先,祂在生理上成長。幾個世紀以來,雖然聖經對耶穌幼年的事,完全沒有提到,卻有數百個故事說到耶穌的幼年時期。假如我們相信一些傳說,我們必需說耶穌必定有個有趣的童年。有一個傳說是說,獅子和豹都崇拜祂,另一個傳說是說,當耶穌是小孩時,祂對一棵棕櫚樹說 :「彎下來讓我的母親採一些點心,而樹就彎下了!」,另一個故事是說,當耶穌五歲大時,祂使用黏土作了12 隻麻雀,祂把麻雀放在手上,這些麻雀就飛走了。這些故事將繼續傳誦,只要有人認為耶穌從小時後,就知道自己在神性上的地位時,就會一直流傳,他們認為從祂出生之時,祂就長大了,但是這段經節並非這麼說。
我們的主道成肉身,成了一個小嬰兒,祂體驗所有的人類的生活,卻沒有罪,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2:6-8:清楚說到:「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我們的主體驗所有的人類生活的喜樂和誘惑而成長,在肉體上強壯,像是所有的鄰家小孩一樣,但是祂卻沒有罪。
耶穌經歷智慧增長的過程,耶穌由敬畏神的父母所養育,他們遵守摩西的律法,在祂生命的早期中,祂樂於研究律法,先知書和詩篇,箴言鼓舞祂追求神的智慧,並非仰賴世間的一切,Webster說:「智慧是明智的本質,和正確判斷的基礎,最佳的行動來自知識、 經驗、和了解。 」 ,此定義形容我們自己本質上的智慧,但是雅各警告說:「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分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雅各書 3:14-16),在這樣的智慧中,使徒保羅告訴哥林多人說:「神讓這個世界的智慧變愚蠢了!」 (哥林多前書1:20),所有的智慧,在神看來都是愚蠢的,因為這事物不包括在祂裡面。
在某一方面,有屬世的智慧,也有屬神的智慧,屬靈的智慧是生活在此屬世的環境中,所必需的技能。神的智慧在經文中揭示,將真理應用到我們周遭的生活中,神的智慧是人類經驗上,有形和無形事物的真理的灼見,雅各說:「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 (雅各書3:17),詩篇111:10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耶和華是永遠當讚美的!」 ,箴言2:2-6 則說:「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呼求明哲,揚聲求聰明,尋找他,如尋找銀子,搜求他,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
我們禱告說明我們所有的狀況,以尋求智慧,成為敬畏神的人,箴言2:13-14和18說:「那等人捨棄正直的路,行走黑暗的道,歡喜作惡,喜愛惡人的乖僻,…他的家陷入死地;他的路偏向陰間。」,這些經文說,假如你們想要知道這個世界中,人類經驗每個層面的功用時,那麼就得問神,告訴神然後研究神的話,不再成為受迫的世代,把步調慢下來,跟你的小孩相處,跟他們聊天,不管你們在何處,告訴他們一些關於永恆的真理。
年輕的耶穌受到聖靈和神的話所鼓勵,而且有祂的父母,幫助發展祂屬靈的智慧,以過著在降生世上,為天父神所悅納的生活。耶穌必需有一段期間,來發展神的智慧。
耶穌不只在生理和心理上增長,也在屬靈的方面增長,神悅納耶穌可以從耶穌的受洗看到:「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路加福音3:22),舊約聖經的預言讓我們知道耶穌是誰,在以賽亞書11:1-3中,有這些關於耶穌的話:「從耶西的本(原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