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易經》通天文星象天極星之四時六合
2014/12/02 22:17
瀏覽1,46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易經天星學天極星之四時六合

《易經》繫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晝參日晷夜考極星

《易經》通天文的「觀星望斗」,是處於仰以觀於天文時,能與大自然共鳴的天人合一,就是我最珍貴的秘訣法則,「仰觀天文」都是圖象,所有文字、術數僅是做溝通及瞭解。

地球自轉運行,有中心軸稱為子午線,在天體上空靠近子午線中心軸點的天北極點附近有恆星,古人稱為「北極星」,亦稱為「天帝」,而南極點沒有恆星。

從現代天文科學已經算是普及的天文常識來言,百分之二十的學者術師有重視到「仰以觀於天文」,才會知道歷代有變換的「北極星」,自周朝代以來到現在約3,000多年,己經變換了三顆「北極星」。(帝星、天樞星、勾陳一)

若不明瞭「仰以觀於天文」真實相,百分之八十的學者術師就不會注意到真實的「北極星」,而且還都相信孔子《論語》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星也。」之一語,認為「北極星」居天北極而永恆不動的的錯誤觀念,這也就是學者術師不明瞭歲差現象造成日躔之黃道分至點在赤道軌道上向西移,以致於影響到〈河圖洛書〉五行術數在使用堪與羅盤最外圈的二十八宿宮度,天星盤線度也形成了角度上的移位

易經》文化的五行術數學理多數是遵從漢代及唐、宋朝代以來相傳的學理居多,從事學習易理五行術數的星相學、命理學、堪輿學等等,現代學者術師不曾自創而全是照古本操課演譯,〈河圖洛書〉五行術數上的「北極星」還是停留在漢代、唐、宋年代相傳下來的古籍記載學理為主體做論述的天星度開禧度時憲度)。

所以,有占星大師自稱是使用自己推步,自創修正二十八宿盤線度秘訣的五術之天星學理,卻不知道天星度己經不是同一顆「北極星」的歲差,基本上就好像是兩個不同中心的圓周,畢竟是無法相互圓融。再說,二十八宿天星盤線度如何的使用「術數」做推步,若真不懂得從事「仰以觀於天文」之觀察,真正不得要領如何體會「一陰一陽之謂道。」,自以「術數」之圓融法則,也變成是非、曲直,根本亳無證實互相穩合之處。

「天體運行」晝夜旋轉不停,日、月、行星、星辰隨之運行,「仰以觀於天文」演法以作天干、地支者,《易經》繫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晝參日晷夜考極星

時令順行黃道十二星座,四時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即二十四時節氣。

太陽逆行十二黃道星座,宣八節之功,是故八卦、陰陽變易,四時相蕩應十二支月,六合交會於二十四山

晝參日晷化四時」的簡單論述。在一年十二個月的日月相合之際,雖有之合象,實地觀察二十四節氣在十二辰亦分為六合,例如:子丑合與丑子合歸類為相同的。

從「北極星」觀照日月運行,日陽行緩,月陰行疾,太陽日與太陰月在每個月也都有朔、望之兩合。五術星相命理的義理上,望月是圓融光體有益,屬性陽氣充足,朔月是侵蝕本體有害,屬性陰氣旺盛。

夜考極星彌六合」,是要觀察二十八星宿的運行,才會更明確詳知運行的變化。

仰觀天文,「」星隨著天北極點,運行十二辰方位,日陽躔於二十八宿天星度,二十八宿天星度載刻在羅盤最外圈天星盤線度,列位於十二宮及具不同的度、分、秒。

子月冬令時令:天帝到子,太陽到丑,子丑交會故「子丑合」。

陽消陰旺,回歸北極入於垣,壬癸輔子,正冬時令,萬物歸藏,易卦為「坎」卦。

丑月大寒時令:天帝到丑,太陽臨子,交會於子丑之間,故「子丑合」。

一陽生起,萬物成終 、成始之象,易卦為艮。

寅月雨水時令:天帝到寅,太陽到亥。寅亥交會,故「寅亥合」。

丑寅輔艮,東北之卦。

卯月春分時令:天帝到卯,太陽到戌,卯戌交會,故「卯戌合」。

甲乙輔震,正春之令也,萬物發生。易經曰:「帝出於震」,易卦為震卦。

辰月穀雨時令:天帝到辰,太陽到酉,辰酉交會,故「辰酉合」。

萬物潔齊易卦為巽卦,易經曰:「齊乎巽」。

巳月小滿時令:天帝到巳,太陽到申,申巳交會,故「巳申合」。

辰巳輔巽,易卦為東南之卦。

午月夏至時令:天帝在午,太陽到未,午未交會,故「午未合」。

丙丁輔離,正夏之時令,萬物皆茂盛也,易卦為離。

未月大暑時令:天帝在未,太陽到午,午未交會,故「未午合」。

萬物致養,易卦為坤卦。

申月處暑時令:天帝在申,太陽到巳,申巳交會,故「申巳合」。

申未輔坤,易卦為西南之卦。

酉月秋分時令:天帝在酉,太陽到辰,酉辰交會,故「酉辰合」。

庚辛輔兌,正秋之時令,萬物悅成,易卦即兌卦也。

戌月霜降時令:天帝在戌,太陽到卯,戌卯交會,故「戌卯合」。

陰陽相薄,易卦為乾卦。

亥月小雪時令:天帝在亥,太陽到寅,亥寅交會,故「亥寅合」。

戌亥輔乾,易卦為西北之卦。

子月冬至時令:太陽循環一周天,天帝回歸北極,入於垣。

凡人之生而長,壯而衰,衰而老,老而滅,滅而入胎養,皆是由一歲之始。

起於震,終於艮,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請參考:天北極與北極星 http://blog.udn.com/tsao144/19424771

 

 

「觀星望斗」:

《易經》是文化五術之淵源,不是「河洛易數」:e-mailtsao144@yahoo.com.tw

《易經》應以天文星象為淵源,「仰以觀於天文」課程洽詢專線:0933-711699

   臺灣 臺北市星相卜卦堪輿業職業工會 理事會員 曹盛健

   中國內地聯絡人 簡凌飛:手機8615013519911。香港手機:85251351359

全站分類:興趣嗜好 星座命理
自訂分類:天文星象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