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必定有個「我」。不管是I,或是ME。我,從出生那天就在宣示自己的主權。他會不斷去擁有,透過感官與思想,以一個有思想有覺受的行動者,活在世界中。這世界中還有其他的「我」,「我類們」共用一個外部世界,產生各種各樣的關係。合作,競爭或繁衍,跨世代的繁衍讓「我」可以基因上或精神上延續,讓「我」形成家族或種族乃至整個人類的延伸。
整個人類社會,是由無數個「我」,橫向與縱向所構成的。我不只是肉體上存有,他有精神性的一面,創造出類似神或鬼的概念。人在生存與繁衍中,絕不是機器般的存在,不是器世間的存有。人有意識,這個意識是AI無力著墨之處。人的肉體會遵循物理法則,會毀滅。有生便有滅。別說人,宇宙也會大爆炸,同樣有生滅。
到底是意識決定存在,或是存在決定意識呢?都對,都不對。無論是意識,或是存在,都是建立在「我見」之上。很多人的「我見」形成學說,被廣為接受,其本質上還是出於一個「我」字,眾我之見稱為「眾生見」吧,他沒有固定的,不同時代人的價值觀,甚或學術理論,乃至宗教信仰都會發生變化。因為「我」是在生滅之中,非究竟。現在人類的紛爭,大抵就是人人都在執著於「我」,而這個「我」所執著的又太多。物質上的,精神上的,信仰上的,各有各的「我執」。每個人以為的人生真理都不同,誰也別想說服誰。現在就是,各自活各自的,各說各話,大鳴大放,但是很少人會真正放下自己的想法,全盤接受別人的。因為,那是別人的「我執」,我為什麼要接受?人最放不下的,還不是財富或親情這些,而是各種我見,我執,由我所引發的世界內的一切。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其實都是我的世界。現代世界就更是嚴重,是一個極端個人主義的世界。活在世界的困難,就是各種價值觀的碰撞,人與人的個性不合,導致日常的摩擦。真正離群索居,自己和自己不會內心掙扎嗎?一個人的意識是分裂的,因為他被教育的過程中,包含了社會互動與媒體傳播,被植入了很多他人的「我見」,他成為別人意識的殖民地,講白話就是被多方勢力給洗腦了。
人類的痛苦,基本上就是「我」所造成的。就算入了宗教,還是在「我」中掙扎。我的上帝,你的上帝,我的神,你的神。各造各的神,因為每個人,每個眾人的「我」不同,所以你的神和我的不同。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一直把「我」當成存有。但是,「我」其實是「本無」。我們認為「有」的那個實實在在的我,是本來沒有。我們對於世界的感官與意識,都來自於「無」。這個無,強名曰「法界」,是眾生共有。我們認為的「有」,只是不同人所投射的幻象,是自己的甚深意識創造的假象。我們的「我見」是假象,「我執」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他是影像而已。有問題的是,我們把影像當真,執著不放。妄生分別,念念攀緣,被假象造就的假我所迷惑,彷彿在夢中,在電玩屏幕中,深陷其中的劇情,脫離不開。
其實,我本無我,眾生本無我。無我即佛也。假的我是貪嗔癡慢疑,真我是轉識成智,假名之為五方五佛。真我是佛,假我是人,覺則佛也,迷則眾生也。
世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對於世界中的一切,用「觀照」的心態即可,無須起分別心,困在「我」中走不出來,隨業流轉,生死輪迴。一直投胎去當不同版本的「我」。就像你一直在不同的螢幕中,扮演不一樣的螢屏上虛幻的角色,沒完沒了。
真我無可言說,離假我,無我執。佛說,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