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養生之道
2025/08/27 10:50
瀏覽439
迴響0
推薦24
引用0

養生是很實際的需求。但是,當代變成話題,輔以各類商業行為。那些方法真能養生嗎?我蠻存疑的。這兩天去看一些中醫古籍的記載。腦洞稍開。也許養生,並不是吃什麼,或運動。首先,我們要先明白身體的法則。

我說我自己的想法。我們養生之前一定要有個概念,身體是四大假合,非永恆之體。身體終究會老死。這是規律。養生的目的不是追求不會老死。而是得享天年,無疾而終。

此身的目的,不是用來享樂,或體驗的。人一出生便遵循物理法則,走向死亡。但是,人身的本源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清淨法身。人死,可是本性不死。這是另一範疇,我沒有能力討論。但是,這個前提要先有。

我們國中歷史課提到老子莊子,還提到一個楊朱學派。說,當時天下不歸於楊,便歸於墨。這是當時的兩大顯學。墨家講兼愛,他要摩頂放踵以利天下。楊朱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兩個剛好相反。

楊朱的觀點是一種養生的立場。天下是不要管,管自己的天下。利益自己的小宇宙就好。外面那個宇宙不歸你管,你管就不對。課本說,楊朱主張「為我」、「貴己」、「輕物」、「重生」。

重生不是叫你重視生活,而是你要把生命當頭等大事,不要不當回事。那些物,有形有相的「物」要不當回事,不要陷入去逐物。佛經教人要破相,知道那都是虛幻的,假的。

生命都是為我的。譬如一棵樹,他的生命本能就是自己要存活,不會想著利天下,讓人砍伐。不會捨己為人,放棄吸收土地的營養,讓給其他樹。生命的為我,不是自私,而是天道。法界講無為,世界是生滅法,這裡是有為。世界規律是有我的世界,做一個人要先有我,從有我中見無我。貴己,己是主體。真正尊貴的是自己的真我。楊朱學派應該是失傳了的道家法門。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普遍接受。

所以,養生的基石,就落在道家的基石上。中國古籍所有關於養生的論述,幾乎都是道家色彩,其語言多半是易經與陰陽五行學說。不是現代科學對於人體的認識。他們把身體當一個宇宙,其符號就是太極。所以如何養生,就是符合宇宙天地陰陽四象五行等規律。符合宇宙規律,太極轉,就是養生。違反規律,人體系統紊亂,就是害生。

這些從中醫出發的觀點,幾乎都把生命當成一個系統。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獨立的系統,但是又離不開彼此。每個人的系統又被更大的系統包容,譬如天地規律。譬如每個人都是天地這個體的一個小細胞。天地病,人就病。反之,人生病,天地也病。人受環境影響,受時代影響,人也在互相影響。當今的環境生態丕變,這是人類集體在害生。個人如何養生,都難敵天地環境被傷害後的反噬。人對外所造做的一切,都是對自己所做的。這是人類信科學,遠正理所導致的。無神論的科技文明,割開人體,服食化學藥品,或是搞核試爆,或是各種鑽探地表,無視於天地與人體是一個生命系統。採取傷害性的方式去破壞他自身的規律,讓他無法啟動自我的修復與療癒。這是問題的癥結點。

生命。我再縮小範圍。譬如我的這個身體。我打比方,他就是一個體系,有陰,有陽。這兩個合體運作,運行無礙。這個機制是本來就如是,不是人發明的。這個機制就像萬有引力一樣,不是人可改變的。你去改變他,真能改變,那就沒有引力,這個生命就完蛋了。

好,我再縮小。看陰的部分好了。人體是有很多水構成的。我打比方,如果把人體當成一杯清水。清水純淨無染,非常乾淨。譬如嬰兒,水嫩水嫩的。他是一杯清水。隨著成長,這杯水開始汙染,變濁了一點點。但是,身體的水會流動,循環。然後水會自己濾淨。但是,隨著飲食,情緒,或各類觀念的堅執,本來清水就越不清。就是說,這杯水被後天給干擾,越來越混濁。這個過程就是老化。身體本身的原始設定越來越沒辦法處理問題。

所以喔,養生要注意的,就是維持清澈。一點點正常的染濁,他會升清降濁,就是沉澱作用。但是,當汙染源太多,或是根本汙染物是化學物質的時候,身體就處理越來越慢,很難處理。然後呢,又過度飲食,讓水越來越多污染物。七情六慾,更是在本就缺水的地方四處堆積物質,點火。而後,吃下去,或打進去的化學品,增加了負擔,一點一滴傷害了身體。短期間看不出來,長期就出問題。

然後,清水變汙水,變水溝水,變搜油水,變化學廢棄水,變死水,變一攤汙泥,然後入乳化,然後結成硬塊,喔,腫瘤了喔。然後硬塊加大,而且被銬焦了。

養生,就是顧好這杯水。

還可以比喻為火。原始的火是身體內建的能源。然後,這個火被各種寒涼給潑冷水。還可以比喻為木頭,肝〈情緒〉屬木。這個木,要是沒被水涵養,木就完蛋了。又是土〈脾,主運化〉太乾或太濕,肝木就長不好。金屬肺,身體的輸佈功能,等等等等。內在的系統彼此精密,互相生剋。

養生就是去保持原本的狀態。出了問題,要使身體回復原本設定的初始均衡,這就叫「中」。中醫就是把身體保持在中和之態,不要偏勝。

任何行為,從起居,飲食,情緒,環境等都不要偏太多,盡量保持在平衡狀態,就少病而可得享天年。你該活幾歲,就活那個歲數。所不同的是,病痛可能會較少。老後的生活品質會比較好。更容易達到,等一下要死了,自己知道。然後,含笑而終。這是因為,你善待自己的身體,你重視他,珍惜他,保養他,他的身體給你的回報。對不對,你付出善,得到善報。你如果糟蹋他呢,讓他汙濁,讓他被毒害,被割,被化學甚至放療。你想,這是在養生,還是在害生呢?

古書教好多方法,譬如觀景,導引,按摩,飲食,房中之類的。當代人毀棄自己的醫學,已經幾乎失傳了。所幸書還在,網路搜尋就有。佛教經書也是,要得文字之法比古代容易。 

但是要信受奉行,談何容易。就算要學,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文言文看不懂。翻譯過來也不知道什麼意思。知道了,也未必信。

所以,害生之術橫行,去醫院看看就知道。現代文明,就是造病的文明。

-->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現代雅歌
上一則: 第二人生的自敘。真心表白
下一則: 養老論之讀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