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論文學
2025/11/04 09:04
瀏覽109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認為,文學真正的危險是冷漠。他說,當代人不再閱讀,這是事實。

我感觸很深。也來跟風,談談文學的敵人。

先聲明,本文可能讓人有點不悅。

文學必須有他的土壤,這個土壤是文化。這種文化是人性的,是情感的,是哲思的,是集善之因素而以無限制的創造,能夠傳遞人類深心之精髓,彷彿上天透過靈府以限於世間。他是人文智力的極端。是宇宙的洪荒,是幽微的虛無,是不熄滅的光,具備神聖性,卻與世俗調和。他如同宗教,好的文學就是一座心靈的城堡。他可以默默無聞,但是一定可以吸引到同頻的讀者,跨越時代也可以找到知音。文學的敵人,在我來看是「沒水準」,是壞品味,是庸俗的添加,是流行的文風,是漠不關心的讀者,是缺乏鑑賞力的作家,是各類虛無的獎項,是讀者與作家之交相賊,是缺乏人文素養的時代,是習慣影音的群眾,整個時代缺乏對於文字的敏感與肅穆,大家都在寫,可是菽麥不辨,囫圇吞棗地掃過。讀者如君王,從字句中粗暴地滑過。可是,文學需要品,細品,每一行字必須被撫摸,被讚嘆,被崇拜。一個有高質量讀者的時代,必然有好作品現身。

現在,寫手們必須市場化,用盡心思去挑動讀者的味蕾,滿足它們的獵奇心,極盡所能去構思煽動的情節,讓人物脫離人性。或是燒腦的設局,或是情色的描寫,或是荒誕的穿越,顛覆認知的惡搞。文筆不重要,其實很多所謂的作家,文筆是,在我看來,是不及格的。但是,他們面對的本來就不是優質的讀者,只是一群假文藝,粗俗一點說,裝逼的人。

這個時代是資本主義,科技主義,現實主義等多元綻放的年代。讀者不再閱讀固然是一個事實,但是不敵科技帶來的感官刺激,敗給了沉淪與墮落,失去了精英的文學,變成了少數人堅守的孤島。人們看的是名氣,要的只是附庸風雅,真正喜歡的是權力金錢與情慾,他們是浮華世界的飲食男女,享受人生都來不及了,哪有空讀文學。他們願意風花雪月的無病呻吟一下,沉溺在小資主義的溫情裡,活得像個文青,就感覺高人一等了。這種虛偽的因子,滲入當代各種作品當中,等於是心靈的鴉片。虛偽,做作,賣弄與呻吟,當代文風如此。其實,文以載道也差不多,枯竭的心靈,文字的內裡都是黑暗的。

其實,諾貝爾獎,世人在乎的是物理化學或醫學獎,經濟學其次,文學獎的地位可能還不如和平獎。大家愛看村上春樹,可是他就得不了。諾貝爾文學,是一種獎。李白杜甫和蘇東坡都沒拿過。如果他們生在當代,估計也是拿不了的。自來,好的文學都是被時代篩選出來的。大家都在創作,人不關心,可是作品的量子波動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文學啊,不是為了文學而文學,是知道文學本來就不偉大,就虛無,就是人性之反映,就是一場假戲,就是眾生相,就是惡趣之所集的狂歡,就是正邪並存,就是宇宙中的煙塵,就是真人之嘆息,掩卷之所在。

文學的敵人,正是文學本身。超越文學,庶幾得幾分文心。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下一則: 自言自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