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水是最好的藥〈2〉---- 巴特曼 博士
2012/08/24 09:22
瀏覽609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水是生命之源

     人之所以能在陸地上成長,也是因為身體內有一整套完善的儲水系統。這個系統在人體內儲備了大量的水,約占體重的75%。正因如此,人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暫時的缺水。同時,人體內還有一個乾旱管理機制:在人體缺水時,嚴格分配體內儲備的水,並讓最重要的器官先得到足量的水以及由水輸送的養分。

     水的分配中,大腦處於絕對優先的地位。大腦佔人體重量的150,卻接收了全部血液迴圈的18% 一20%,水的比例也與之相同。身體缺水時,乾旱管理機制首先要保證重要器官,於是,別的器官的水分就會不足。這時,它們就會發出報警信號,表明某個局部缺水。

作者從醫多年,經常碰到這種情況:明明是身體缺水發出的信號,急需補充水,但人們卻用化學藥品對付這些缺水信號。更不幸的是,這個錯誤還會持續,身體的病狀逐漸發展,脫水症越來越複雜,用藥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病人死了。這時,誰都說不清他究竟是病死的還是渴死的。這是新的認知模式和新的科學理念,當然要挑戰現代醫學,得到廣泛認同不容易!

離經叛道的新理念

     人體是由25%的幹物質(溶質)75%的水(溶劑)構成的。今天的科學認為,人體是裝滿了各種不同性質的固體物質,水只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填充材料」和運輸工具。而且,只有溶質(也就是溶於血液的物質,或血液攜帶的物質和血液中的血清)才能調節人體的各種活動,調節人體對水分(溶劑)的吸納。

這樣的錯誤認識使得醫學研究時全都盯著一個方向:找到致病的「特殊」物質、先用化驗來查找病因,再尋找化學品中和或改變這些「溶質」。須知,除了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外,所有治療方法都是為了減輕患者的症狀,都是治標不治本。有關人體的科學新理念和新思維能使普通人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溶劑,即水,有調節體內功能的作用,還能調節溶解於其中的溶質(固體物質)。人體內的水代謝一旦紊亂(溶劑紊亂),就會發出各種信號,表明「系統」功能出了問題,水的供給與分配出了問題。

     作者曾對3000多名消化道潰瘍患者做過臨床觀察,只用水治病,就能治癒。身體缺水的惟一補救辦法就是供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本書各章節都引用了一些例證,以便讓心存疑慮者明白:水是天然的保健良藥,能夠解決多種健康問題。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特別是,進入成年後,渴的感覺會逐漸衰退,我們的身體內的水分會越來越少。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細胞的含水量也會逐漸減少,細胞內的含水量與細胞外含水量之 比從11減 少至大約0.81, 也就說是進入老齡後,每十年身體內喪失3升以上的水。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們飲水是為了滿足細胞的功能需求,飲水量的減少會影響細胞的活力。

     結果,慢性脫水就會引發一系列症狀。如果不明白這些症狀是人體脫水發出的緊急信號,就會把它們誤認為是別的疾病。直到今天,人們還是沒有弄明白這個問題,把身體對水的渴求誤認為是別的疾病,用化學藥物來治療。

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

       1979年, 作者作為伊斯蘭教革命運動的政治犯關押在伊朗的艾威恩監獄。有一天深夜裏他發現了一個神奇的事實:只需要兩杯水,就可以解除因胃潰瘍引起的劇烈 腹痛。在監獄15個月時間內,他已經治癒了數百名囚犯,在隨後的兩年半時間裏,使用自來水成功又治癒了3000多個因各種壓力導致的胃潰瘍病例。

這時,作者清醒地意識到,這些人實際上只是於渴而已,病人脫水的信號是通過身體的疼痛表現出來的。在度過了2年零7個 月的監獄生活和後來的日子裏,作者對於水在生理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水與許多疾病的關係,形成了更多的認識,並發表在各種醫學雜誌中。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