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中國氣功師 李少波名醫 事略摘錄《真氣運行法》(5)
2025/02/08 22:40
瀏覽10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71歲院士10年練氣養生,靜心體察真氣,用科學語言得出這些結論

2018-02-01 由 營養玩家 發表于資訊

朱清時,男性,1946年出生於成都。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在雷射光譜學研究領域,取得國際一流的研究成果。2017年6月,朱清時院士,作了一個主題為《用身體觀察真氣和氣脈》的公開講座,引起輿論轟動,褒貶不一。當時,我雖然覺得此事很有意思,但並沒有參與討論,各領域人士,紛紛從自己的專業和世界觀,去印證和討論朱院士的觀點,立場過於明顯,很難中正理性。此時回過頭來看,別有一些意思。

下面摘抄一些朱院士講座中的原話。

1.如何練的?

根據《達摩禪經》練習。「修行於鼻端,繫心令堅住。先數從一起,如是乃至十。修行順此數,便得功德住。」修煉時關注鼻端來往的出入息,呼出氣時心裡默念「一」,然後吸入氣;再呼出氣時心裡默念「二」,然後又吸入氣;如此往復,一直數到十才成功,然後又從頭來。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我練了十年,才勉強能一次數到十而雜念不生。

2.有哪些感受?

入靜,調呼吸,意守氣海,可以把全身的氣聚集在那裡,形成一個有力度的強氣團,在氣海慢慢地飄。意念可以操縱這個氣團,但是當意念讓它停留在氣海時,它在氣海憋一會兒後,會突然爆發,不受意念控制地上涌,沿脊柱(中脈)上行。 氣團到腰椎時,有熱辣辣的痛感,但很舒服;到大椎時常常被堵住,好像感覺掙得筋骨咯咯響;進到枕骨處也常這樣;這時細調身體姿勢,常有助於氣過關;氣到眉心輪,又會被堵住,這時會掙得頭大幅度搖動,有些氣能通過然後到達百會,像要把那裡的板結的東西掙裂開來。氣感更強和更安靜時,可以感覺氣團的路徑中心像有一根細管(正好與脊柱中心一致),像電線一樣,從氣海連到頭頂百會,氣就像電流一樣上下運動,氣團的中心是個「小球」,它行經的管道位於脊柱中心,細若麥稈,這正是脊髓的位置,這時「小球」的運行是不大受阻的。

3.有什麼效果?

正確地鍛鍊身體,可以使身體越來越好,甚至獲得常人不可企及的能力;正確地鍛鍊中脈(脊髓和大腦),可以使中樞神經元越來越健康,它們之間的連接越來越通暢,不僅可以增進身體健康,也可能增強智力和認知能力。

4.如何解釋?

真氣是神經元運行時的隊列。神經元遍布全身,它們的突觸分布更是一團亂麻。但是身體的高效有序運轉,意味著傳遞信號的網絡可能會有各種通路。大腦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每分鐘會使約百萬個神經元細胞重新建立連接,大腦和全身的神經元,在不斷的連接重塑。重塑過程遵循用進廢退規律。

5.引用了哪些例證?

2009年,丹麥科學家用高清晰度的核磁共振技術,不但看整個大腦,也看整個腦幹和小腦。他們發現,長期禪定也能改變腦幹的構造,改善心肺和其他自主神經系統功能。

我翻看了不少反駁朱院士的長篇大論,有些看起來似乎比較專業,反駁的主要有兩種,一是說朱院士形容的那個氣,並不是真氣,就是普通的小周天。二是朱院士的研究不嚴謹,很多表述都是個人的感覺。但是基本上都認同,練氣對於健康的作用。既然朱院士親證觀呼吸,對健康有益,大家為什麼不試試呢?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