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23、24跟著溪頭團到北部二日遊,景點分別落在三峽、陽明山與淡水;旅遊目的有人想攀登練腳力,有人想森呼吸、賞山林美景。肉腳我衝著深呼吸賞景勇敢報名。兩天一宿六餐交3600ntds退回100新台幣,還加送小袋飲料點心;拍不少照片,值得記述一下。
6:20田徑場出發,第一站到滿月圓國家森林;和溪頭一樣,入園須買門票,團員37人合計超過兩千歲,又是團體票,兩個多鐘頭的逗留物超所值。上面那張照片是入園後走的山徑,一路溪河奔流聲聲聲入耳;路兩旁不少參天大樹,樹間朵朵野花點綴,蝶舞、蟲鳴、鳥唱、空氣清新,可謂一路舒暢。下面第二張照片就是一路相陪的溪流。
滿月圓兩個瀑布:「處女瀑布」地勢較低,可惜封閉;另一個稱滿月圓瀑布,需要攀登如下照片的之字形高梯,才能一親芳澤。我坐梯底下木凳上,仰之不得,只好遙想勝景。
午餐後奔陽明山冷水坑,目的地擎天崗;要搭接駁車得等半小時,團友看冷擎步道標示1.6公里到擎天崗,大家邁步走上步道,我也傻傻跟著。他們腳程快,我拍兩張照片就落單了;步道的石板堅硬凹凸,我穿雨鞋走泥草路還滑順些。一路高低起伏,走了好久竟然還不到一半;回頭看來程折返更傷膝,我打定主意走到擎天崗遊客中心搭車回冷水坑。
步道徬徨白花叢處處,不拍下來這輩子恐怕錯過了。
走到剩0.8公里處,有個指標往娟絲瀑布;我本來有點心動想順道看一下,有個聲音提醒我「離群太遠了」。往擎天崗的指標走不久,又遇到兩個選擇:去擎天崗大草原與大家會合,還是往上走去擎天崗遊客中心搭車?我往草原走一小段路,心裡又有聲音催促我,「搭車重要」;我遙望大草原拍了張照片,經過瞭望台又拍了下面這張照片。
山丘上俯望,看到團友們排隊在等接駁車,我揮手大叫沒人理睬;我加快腳步走向他們,一群人看到我似乎驚嚇不小,他們以為邱兄留原地沒加入,我一定走一小段就折返了。叫我舅媽的魏老師衝過來拉住我,直呼「感謝上主」;她說,「幸好大家未搭上上一班車,否則這裡妳一個人,沒有辦法搭其他任何車輛去冷水坑搭遊覽車,大家又不知道怎麼找妳…」其他人也七嘴八舌,搞得我接下來的行程都不敢造次;第二天到淡水,搭渡輪乖乖坐船內拍淡水河。到觀音山,硬漢嶺不敢去了;跟著邱兄走登山口附近的空中步道,然後等完成攻頂的勇者,下山會合後往碧瑤山莊吃午餐。
金色水岸三人合照,最左邊那位是我基隆聖心工商的學生;雖然我只在那裏當導師、任教一年,她嫁到雲林縣,兩個兒子是開業醫師,她卻始終把我當導師。這次一同參加兩日遊,她帶給我一罐炒花生;或許邱兄和我老態略顯,ㄧ路她都不落痕跡地照顧。
山莊用完午餐,行程剩下竹圍漁港,也就是要回家了;一路上邱兄沒唱歌,也不多話。返抵家門,他才一臉凝重說:「妳實在太冒險了」;原來幾個人吱吱喳喳,等傳到他耳朵,我已經差一點成為山難亡魂。我有些無奈,但是獨走冷擎步道實在舒心!
- 12樓.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3/06/28 15:15登山一定要有伴.大家彼此有個照應才是上策說得是呀!本來ㄧ夥人ㄧ起出發,腳程快的如飛如奔,腳程中等的健步邁進。落單那位弱雞一隻,還一路停駐賞景。該罵…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28 20:27回覆
- 11樓. 端木豪2023/06/22 01:29祝福雲大少端午連假闔家安康福滿堂。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22 15:38回覆
- 10樓. 芊汩【七月的牛眼有點懵】2023/06/13 20:23滿月圓去年我去過, 小陡不累人, 我也走到瀑布那而已,
走走逛逛就下山吃大餐了><
好久没來問候Maria姐,知道您打了疫苗開始身體不適, 這算無妄之災嗎?
不過見您還是不忘運動走路爬山, 覺得要健康的念頭很強,
不要太過勉強就好了
願您不受疼痛所擾, 早日康復兩劑莫得納都是2021年打的,第一劑7月中旬,第二劑10月5日。8月下下旬右手開始出現僵硬刺痛,10月中旬兩手都痛。疫苗把我的人生都改了色調。
能怎麼樣呢? 除了尋求醫治外,能投身大自然就盡量去;幽靜山林很有療癒力量,身心靈沉浸其中可以忘掉痛...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14 13:48回覆 - 9樓. Celine_酷暑自煮三月紀錄2023/06/07 18:16
Maria 姐姐,您手腳均有小恙,能走兩天一夜的行程真是勇敢。
我五月中自以為運動較多比較強健;但僅因為一次跟家人趕著大步過馬路,髖痛到坐臥難安。於是下定決心經由好友介紹,本週開始去中醫診所挨針。
醫師判斷我二月中旬從講台上摔下摔到臀部,影響髖關節。當時西醫照片子看不出問題,我工作又忙,於是拖到如今。若是療程有效,我再為文紀錄。
拉雜講了許多,其實是想表達、很高興您賞過美景,安然歸來 ~~~
感謝Celine。
回想那天的路不太好走,幸虧左膝很合作;超前走的團友遊歷了擎天崗大草原,沒坐上前一班班車,我才因此能與他們會齊。
摔跌有時留下「病灶」(台語稱「病母」),實在不能不小心。中醫的針灸療法有其神效之處。最近聽說另有「共振療法」,可以排出體內舊傷遺毒。待我深入探討、找機會實地體驗,再試著分享。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07 20:43回覆 - 8樓. 紅袂2023/06/06 11:37
看到一片綠就喜歡,看到海連天就歡喜,看到出遊者笑得開心,我也沾染幾分歡樂。
人生多苦難,但能跑能跳能走能玩就要多把握,因為誰也不知無常何時到。
出遊,人對了就一定好玩,沿途的風景便覺得美麗漂亮。一路上的吃吃喝喝走走看看…人生便覺美好。希望能常常欣賞到您帶來的自然美景。
我和紅袂一樣酷愛大自然,而且愛山勝於海。年輕時沒有征服山嶽的念頭,只想把自己融入一片翠綠中。
而今老矣,「膝」不我予;溪頭團幾乎每個月都有至少兩天一夜的山野之旅活動,我只能抱著坐車去看世界的心理,量力參加。
趁著體能好,紅袂一定要多去玩玩。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06 12:40回覆 - 7樓. 意樵2023/06/05 14:40身旁要有人
落隊是件危險的事。
許多有點年紀的長者出遊,一定要有隨行人一起,不為別的,預防滑跌摔,意外總發生在不經意間。
意樵說得對極了,尤其我膝蓋不好,雙手也不太能使力。
這次的經驗讓我深切體會到:有年紀了,即使我還耳聰目明,腳力、體力差壯年者太多。任何行動都要先有伴在旁...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05 16:01回覆 - 6樓. tzi2023/06/05 04:54真是驚險, 還是參加小團體的活動,
妳是好老師,好妻子,好母親,
有這麼多人 愛著妳.😊❤️💕👍👏那天有驚無險,真感謝上主。
落單的當下,老實說我並沒有不安或恐懼,因為ㄧ路隔幾百公尺就有指標。不過我也忽略了離群太遠的危險性,這實在犯了團體出遊的大忌。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05 07:23回覆 - 5樓. 寧靜姐2023/06/04 21:10我女兒送我一個智慧手錶(Garmin)可以計步和記錄睡眠、心跳等等,然後從手機上看數據,很好用。我每天設定的走路步數是6000步。如果我每天走10000步,我覺得太累,我親家母曾經每天走一萬步,結果膝蓋痛發炎,還因為鈉離子低下發作暈眩住院。我做志工,走路去走路回,一天可達六千步,步道課時就走多些,也就是我並沒有每天都走超過六千步,沒出門時大概才走二千多步,所以我維持一週出門三天。老了,膝蓋要省省用,我週邊太多人膝蓋痛了。多謝寧靜姐提點。
我的iPhone 有下載「健康」app,可記錄選擇設定的各種數據;我有些執著在醫師建議的日走萬步數據上,ㄧ年下來的確損到膝蓋軟骨。
現在我注意到:鍛練相關肌肉群來減低膝蓋壓力的重要性。看YouTube 裡有不少教學影片。自己找了幾招(如甩腳、抬腳練四頭肌、墊腳尖..等等),每天有空就練,感覺膝蓋痛有改善。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05 07:15回覆 - 4樓. 寧靜姐2023/06/04 14:34
你這種速度落後朋友許多,前不巴村後不巴店半迷路的經驗我太多了,非常共鳴。但我的步道課(有兩位老師一男一女),加上同學,總派一位跟我走最後,等我走到時他們全體還給我鼓掌鼓勵。上次從侯硐走到三貂嶺隧道+上午去平溪的望古瀑布,一天共走了14公里。在猴硐走到三貂嶺隧道時,真是落後太多了,老師叫他太太(臨時參加)陪我走,沒讓我落單,我十分感恩。
滿月圓我沒去過,希望未來有機會去。觀音山我爬不上去(陡土坡皆樹根),是老師把我拉上去的。擎天崗去過算好走。我經過幾年社大趴趴走的經驗及歷練,我走路有進步,爬坡也有進步,健康也進步了。
我很感謝社大趴趴走的老師,我是退休後參加這個班才開始學搭公車、搭捷運、坐火車區間車,google meet...等等。
最近很少寫文,除了眼睛不舒服外,主要是幫媳婦和孫子辦入台簽,常跑移民署和海基會。此外就是照顧心臟病的老公,小忙些。
我們算得上「心有靈犀一點通」呢,我到妳訪客簿悄悄話的時間,幾乎與妳迴響的時間一樣.....
腕隧道症候群久治未癒,日走太多路又引來膝痛,兩者令我有些沮喪;上月下旬勉力出遊,美麗的景色真有療癒作用。若非參團搭遊覽車,台灣絕大部分的風景名勝,我幾乎都到不了。羨慕寧靜姐的步道課,也祝福寧靜姐諸事順利。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04 15:09回覆 - 3樓. 向陽春2023/06/04 12:31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妳沒有登頂硬漢嶺,那就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吧!
事實上,我現在差年輕時的體力很多,但每次到觀音山,必登硬漢嶺,原因無他,一為〝森呼吸〞,另一為觀賞匯聚大河、大山、大海的世界級景觀。
上山不求快,上硬漢嶺的主要步道石階鋪設完整,覺得微喘時,就停在樹前做〝森呼吸〞,張開手臂深深地吸氣,再緩緩地收攏雙臂吐氣,讓肺部沐浴浸潤在芬多精世界裡。
上到硬漢嶺頂端,有一觀景平台,假日時人群絡繹不絕,建議平日前往。平台上可270°觀賞臺北盆地、大屯山系、淡水河岸、台北港景觀。
當然這張照片只有拍到出海口一部分,實際景觀只能等妳親自體驗了。
真正的台獨,是思考、發現台灣人民與土地的永續發展關係。也唯有當妳(你)用心思考、發現這種關係之後才能明白:妳(你)的未來在哪裡。感謝向陽春鼓勵。
我在淡水捱過四年淬煉似的青春歲月,觀音山只是我五虎崗上似近又遠的影子;別說觀音山,我連八里都沒去過。
兩日遊行前,領隊line了硬漢嶺攻頂影片;兩條路,ㄧ條陡梯、ㄧ條坡道。我選第三條天空步道。看您的照片,有機會我會試試。 the flying kite 於 2023/06/04 12:5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