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黔州都濡月兔茶~不是兔子喔~
2025/07/17 11:56
瀏覽19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黔州都濡月兔茶~不是兔子喔~
都濡高株茶又稱高樹茶、務川大樹茶、務川烏龍大葉茶,都濡月兔茶。屬古老大葉型細嫩綠茶。含胺基酸較少, 茶多酚、兒茶素、咖啡鹼豐富,香味馥鬱濃烈,有減肥、降血脂血壓的功效,自古以來,都濡高株茶就被譽為茶中珍品。
唐代建中元年(西元780年),陸羽在《茶經•八之出》中提到「都濡高株茶」時說:「往往得之,其味甚佳」。高度評價了務川大樹茶的品味。
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除了在詩歌藝術上與蘇遼齊名,並稱「蘇黃」外,還是一名癡於吟茶誦茶的茶客。從他流傳至今的數十首茶詩來看,字裡行間都滲透著深厚的茶藝和茶道。他家鄉江西修水的“雙井茶”,就是在他的竭力推薦下,受到朝野士大夫和文人的青睞,最後作為貢茶,盛極一時,有幸的是,這位“分寧一茶客”竟與務川茶有緣,留下了令後世茶客回味詠誦的詩文。
黃庭堅遭貶在涪州做別駕時,被安置在黔州(即今四川彭水縣。根據史書記載,當時的黔州轄道真、務川等縣)。在此期間,他四處訪茶問茶、品茶說茶,寫下了貴州最早的茶詩《阮郎歸》:「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月團犀胯園方,研膏人焙香;青簬裹,繹紗囊,品高聞外江。苦口利病,解滌昏…黔陽之都濡高株,滬州之納溪梅嶺,…則化莊週之蝴蝶。 「稱道務川大樹茶的絕妙。後來,黃庭堅把都濡高株茶帶回贈與友人,並在他所寫的《答從聖使君》中,再一次寫道:「此邦(指黔州)茶乃可飲。但去城或數日,土人不善製度,焙多帶煙耳,不然亦殊佳。今往黔州都濡月兔兩餅,施州入香六餅,試將焙碾嘗。都濡在劉氏時貢炮也,味殊厚。恨此方難得真好事者耳。 」(文中的施州,是今湖北恩施地區;月兔、入香是茶名),並首次將都濡高株茶炮製的茶葉稱作「月兔茶」。同時,更進一步說明了都濡高株茶內在品質。
北宋的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也有「夷州、播州、思州以茶為土貢」的記載。說明在北宋年間都濡高株茶已為朝庭貢品(貢茶是古代由名茶區專門敬獻皇室,供帝王將相享用的茶葉,是茶中極品)。宋代《國史補》記載,在五代時,也有都濡茶充貢事實。
目前,都濡高株茶僅零星存於縣澗洋、都濡、濯水、豐樂、黃都等鄉鎮。根據縣林局200 6年11月普查統計,全縣現存大樹茶有17棵。
來源:百度百科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