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百百種,到底是哪一種才是好醬油?
很多中華料理都會用到醬油,很多台灣人吃什麼都要〝問導遊〞,好像才夠味。
戴媽醬廚心好吃的醬料或多或少也都需要醬油來調味,在比較了多種醬油後,你知道在面對琳瑯滿目的醬油時,應該如何挑選呢?
如果你只是看容量、價錢、防腐劑或單憑廣告印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那些對於醬油的品質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有個叫〝氨基酸態氮含量〞的標示在瓶身上,大家一定有看沒有懂。通常,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就表示醬油的等級越高,品質越好,營養越高,鮮味越濃。依照我國釀造醬油的標準,氨基酸態氮若大於等於0.8克/100ml就是特級醬油、大於等於0.7克/100ml的是一級醬油、大於等於0.55克/100ml的是二級醬油、大於等於0.4克/100ml則是三級醬油。當然,還要搭配醬油的顏色、鮮味、香味等綜合性因素來判斷。(說到這,還不快去看看你家用的醬油屬於哪一種?不要再嘍!)
專家曾介紹,食物中的氮有許多的來源,醬油裡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越高,就代表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而氨基酸是人體很重要的營養物質,也是食物可以增加鮮美的主要原因。
一般家用的醬油,最好購買大廠牌生產,小瓶裝(可保持醬油風味)又不含防腐劑的純釀造醬油。品質較好的醬油,是呈紅色透明狀,搖晃時若泡沫細緻綿密的就是釀造醬油,泡沫較大的就是化學醬油了。
懂得挑選醬油後,再來就要注意保存與食用方式了。
媽媽們在烹調時,常會忽略使用後殘留在瓶蓋上的一兩滴,但就像開瓶後沒蓋好一樣,很容易產生氧化褐變,或黴點、白膜產生變質,所以記得開瓶後一定要時常〝一蓋二擦〞,使用後擦拭乾淨,最好要存放在冰箱裡保持鮮味。
廣告中強調的低鹽或無鹽醬油特殊釀造醬油,應該是提供特殊需要的人食用的,像是高血壓或腎臟病患者,一般人使用的醬油,還是應該選擇釀造醬油,只要不攝取含鹽量過多,適度提味就好,免得誤用了不適合或過量的醬油。
下面是多種醬油內容的比較表,提供給大家購買時的參考,戴媽醬廚心用心與你分享。
名 稱 | 黑豆醬油 | 釀造醬油 | 速釀醬油 | 混合醬油 | 化學醬油 |
主原料 | 黑豆 | 脫脂黃豆粉 | 脫脂黃豆粉 | 脫脂黃豆粉 | 脫脂黃豆粉 |
製 法 | 微生物分解 | 微生物分解 | 釀造與化學醬油 | 化學醬油與 | 鹽酸水解 |
風 味 | 味香甘醇 最佳 | 味香甘醇 佳 | 酸苦刺鼻 較差 | 酸苦刺鼻 較差 | 酸苦刺鼻 差 |
成 本 | 最高 | 高 | 低 | 低 | 最低 |
時間製造 | 4~6個月以上 | 4~6個月以上 | 1~2個月 | 1~2個月 | 3~7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