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士帶給中國的十個第一
2025/02/27 00:04
瀏覽47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海外宣教士來到中國,不僅傳播耶穌的福音,也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改變和文明的進步。為中國帶來的十個第一:
一,第一套漢語拼音:如利瑪竇等宣教士開發了第一個漢字羅馬化方案,為現代拼音鋪平了道路。
二,第一本英漢字典:馬禮遜創建了第一本英漢字典,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更好交流和理解。
三,第一所女子學校:宣教士阿德希透過在寧波創建的第一所女子學校推動了女性教育。
四,第一所現代醫院:伯駕在廣州創建的博濟醫院是中國的第一所現代醫療機構。
五,第一所孤兒院:上海的土山灣孤兒院是由宣教士建立的中國最大且最著名的孤兒院。
六,第一個公共圖書館:美國宣教士韋棣華在武漢建立了第一個公共圖書館,引入了公共圖書館的概念。
七,第一本國際法書:丁韙良翻譯並引入了第一本國際法書《萬國公法》,他也是北京大學的第一任校長。
八,第一個現代印刷所:由倫敦傳教會在上海創辦的“墨海書館”,首次將現代印刷技術引入中國。
九,第一個基督教青年會:天津的基督教青年會正式成立於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引進並推廣了現代運動如籃球和足球。
十,第一所現代大學:狄考文於一八六四年,在山東建立了中國的第一所現代大學—登州文會館,後輾轉遷徙成為後來齊魯大學的前身。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