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縮水之愛(從大愛到智慧之愛)
2008/11/02 18:13
瀏覽1,297
迴響1
推薦10
引用0
引用文章究竟有無沽名釣譽?
何謂善?何謂惡?立場不同,看法也不同。何謂智慧?何謂非智慧?立場不同,看法也不同。不然世間也就沒有紛擾不休的爭端出現。
四川震災慈濟出手,引發出爭議,論者以「大愛無國界」的老調作為辯解,卻因為台灣本身社經狀況不佳,需幫助者眾,而使得「大愛無國界」這個論調無法讓質疑者的聲浪平息,於是乎智慧之愛的出現有著要作為掩飾暨平息社會對慈濟救外不救內行為的質疑。
但是智慧如判定呢?其實還是一種主觀意識的判斷,所以智慧之愛還是一種有範圍的愛,反而成了為了自我的愛。而大愛是無範圍的愛,不因為立場不同而有所不同,不管身邊的親人或是遠方未曾謀面之人,不會因親疏而有所別。更不會因為善惡之分而有所差別,一切以利益眾生為依歸之愛方為大愛。
只不過要真正做到大愛是非常困難的,縱使以大愛為號召的慈濟亦難做到,而不管慈濟或佛教之戒律中有「不妄言」這一條誡律,為了不讓有識之士直指其觸犯戒律而限於萬劫不復之窘境,只好多加提倡「智慧之愛」以求解決因「大愛」所帶來社會上所提出的一堆無法解決的質疑。
四川震災慈濟出手,引發出爭議,論者以「大愛無國界」的老調作為辯解,卻因為台灣本身社經狀況不佳,需幫助者眾,而使得「大愛無國界」這個論調無法讓質疑者的聲浪平息,於是乎智慧之愛的出現有著要作為掩飾暨平息社會對慈濟救外不救內行為的質疑。
但是智慧如判定呢?其實還是一種主觀意識的判斷,所以智慧之愛還是一種有範圍的愛,反而成了為了自我的愛。而大愛是無範圍的愛,不因為立場不同而有所不同,不管身邊的親人或是遠方未曾謀面之人,不會因親疏而有所別。更不會因為善惡之分而有所差別,一切以利益眾生為依歸之愛方為大愛。
只不過要真正做到大愛是非常困難的,縱使以大愛為號召的慈濟亦難做到,而不管慈濟或佛教之戒律中有「不妄言」這一條誡律,為了不讓有識之士直指其觸犯戒律而限於萬劫不復之窘境,只好多加提倡「智慧之愛」以求解決因「大愛」所帶來社會上所提出的一堆無法解決的質疑。
P.S.本文原出自於本人於YAHOO知識+的評論
衍伸閱讀:事出必有因,非一定是如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許登昭2008/11/03 16:53親吾親以及人之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親吾親以及人之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嗯:) shouminc 於 2008/11/04 20:5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