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用以淨化心靈與大能場感應道交
聽經以達理事通曉提升慧命
將佛法落實在日常起居坐臥、應對進退中,即是學佛
老實學佛
淨界法師
你看有些人修行了幾十年,沒什麼進步,方法錯誤!
所謂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一個解脫的因緣,它當然是往解脫道走。
所以這個根本問題,你一旦錯了,正如《楞嚴經》說的:你住在一個五陰的假相來修行,你是虛妄性的;就好像你用沙去煮,它一輩子不可能煮成飯。
YOUTUBE影片 |
大佛頂首楞嚴經 -淨界法師講釋 |
經義概說 | 修習「首楞嚴王三昧」 |
《楞严经》01 | |
《楞严经》02 | |
《楞严经》03 | |
《楞严经》04 | |
《楞严经》05 | 分別真心、與妄心。回家的過程。六根門頭 不要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要做應該做的事情。 |
《楞严经》06 | 怎麼判定自己的修學有沒有進步,心常覺照。 修行十年的時候很容易受外境影響,如何轉妄想成真心。 跟著大佛頂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走 如何因應逼出妄想的時候,所產生的反作用力 跟著感覺走和跟著道理走的不同 不要破戒、不要破見思想,如何對應五十陰魔 |
《楞严经》07 | 消業障如翻大地,從根本拔起 |
《楞严经》08 | 修學重點、特別的地方簡單的說明 緣修-以法來主導正念 真修- 找到內在真實的心性,以真實心發動自利利他的行門 不對治煩惱,找尋煩惱的根源。 安住在(首愣嚴三昧)之上,保持清淨覺照 解釋經題 / 經文綱要 / 隨文思義 / 結示勸修 |
經文教解 | |
《楞严经》09 | |
《楞严经》10 | 破戒 / 破見 執理廢事 / 執事昧理 |
《楞严经》11 | |
《楞严经》12 | 開悟愣嚴,成佛法華。 不變(愣嚴)破障除惡,隨緣(法華)莊嚴善法 都以(真如)作為根本。 序分: 通序 / 別序(緣起) |
《楞严经》13 | |
《楞严经》14 | 顯位歎德。事持:由事相上去修持( 憶念障礙 )妄想障 念佛(事持進入理持) -念佛是誰 由感受延伸出去的想法 / 無明緣行(隨妄轉) & 不隨妄轉 |
《楞严经》15 | |
《楞严经》16 | |
《楞严经》17 | |
《楞严经》18 | |
《楞严经》19 | |
《楞严经》20 | |
《楞严经》21 | |
《楞严经》22 | |
《楞严经》23 | |
《楞严经》24 | |
《楞严经》25 | |
《楞严经》26 | |
《楞严经》27 | |
《楞严经》28 | |
《楞严经》29 | |
《楞严经》30 | |
《楞严经》120 | 轉識成智,當體即空。人不怕起煩惱,就怕起顛倒 |
《楞严经》197 | 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 真功夫提起來時,是沒有是非對錯,觀照白紙上的黑點 拜佛拜到一百拜一千拜的時候 |
《楞严经》226 | 「六解一亡」-- 六根解開了,一也不可得。 |
《楞严经》239 | 依止一念清淨的心,升起利他的妙用。 |
《楞严经》247 |
- 陸續連結,同修共進 -
- 8樓. 無非2012/12/10 11:14《楞嚴經》221
- 7樓. 無非2012/11/29 05:48微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非綰巾無非 於 2012/12/06 06:27回覆 - 6樓. 一 非車 子(普龍光)2012/09/27 12:43ㄑㄩˇ之有道 ~
取之不盡 ~
用之不竭 ~
竭盡心力 ~
慈悲喜捨 ~
- 5樓. 一 非車 子(普龍光)2012/05/13 19:01~ 心 靈 獨 舞 ~
照看自己比較簡單...凡事內取
欠債是一種槓桿原理,一不小心就又沾上因果。 無非 於 2012/06/02 03:38回覆 - 4樓. 一 非車 子(普龍光)2012/05/01 12:38^()^
~(^^)~ - 3樓. 無非2012/04/21 14:52楞嚴經-235
無非 - 2樓. 無非2012/03/26 19:30楞嚴經 -120
修行不是只是 積集一些善業而已
而是要產生生命的扭轉
所以 要產生觀照力
人不怕升起煩惱,我們阿賴耶識就有這種煩惱的種子,一定起煩惱。
但如果你要起( 顛倒 ),誰都救不了你。
起煩惱,你的觀照力還在。我起了煩惱,我趕快去拜佛,
煩惱也是當體即空嘛,他也可以改變嘛,你怕啥?!
但是,你要起( 顛倒 )的時候,你就被煩惱帶走了,那就亂動了,那就完了。
所以這個首楞嚴三昧第一個,不迷、不取、不動,這個( 不迷 )特別重要。
無非 - 1樓. 花箋2012/03/22 14:12197
§ 花裡新詞一拾蕊‧花箋 § 楓紅攬月 數花箋 秋聲拾蕊 賦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