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的班長每年都會籌畫同學會號召大家一起去旅遊,今年日期更改多次就是希望讓更多同學參加,終於決定10/13出發。台北同學搭乘6:26的高鐵南下到左營,全員到齊後坐上遊覽車,首站是最期待的墾丁阿朗壹古道,卻因卡努颱風的共伴效應,東南部雨勢不小,約好的導覽來電告知阿朗壹古道關閉,讓同學都非常失望,畢竟人算不如天算…..
途中休息,因屏東風雨不算大,所以大家還抱著一絲絲希望;但當然還是要討論替代方案,而本來可能來不及去的東源湖現在就成了首選。
屏東有座「哭泣湖」,又名東源湖,乍聽之下背後有個淒美的故事,關於名稱有兩種說法,一是因為排灣族語「kutji」發音近似哭泣,意指水流匯集之地;也有人說是日語「口」的意思,無論如何,都不減她的迷人魅力。
哭泣湖中心有塊私人土地,為排灣族董牧師所有,牧師有驚人的藝術細胞,他用一個個卵石堆造了美麗的石頭屋做民宿。石頭屋是不許炊煮的,以免污染了這充滿靈氣的空間;牧師會烹茶待客,牧師娘的手藝一級棒,她主持的凡伊斯野菜館塞滿遊客一肚子野味,讓人齒頰留香。當然今天不營業….
在哭泣湖畔石頭屋的二樓平台,可以看到整個哭泣湖,寧靜的哭泣湖只有安靜的湖水,以及靜靜的水草;哭泣湖孕養著近山的水源,除了恣意生長的野薑花外,湖面還茂密的生長著一片水韮,被列為保育類的珍稀植物。
導覽沿路介紹植物,途中經過以漂流木所構建的休憩涼亭,在這裡可感受充滿了原住民文化與歷史的色彩,大家不畏風雨戴上花環開心拍照。
「哭泣湖」過去為一片濕地,日據時期開挖成一處人工湖泊,雖然不大,周圍群山環抱,長滿水韮等珍稀植物,荷葉覆蓋水面,經常有水鳥駐足,完全是座遺世獨立的秘境。若在7月前來,種植範圍達50公頃的白色野薑花盛開,花香隨風飄逸,令人心曠神怡。
穿梭在森林裡的步道,享受大自然的洗滌與懷抱。豐富的生態、祖先的智慧,心靈的沉澱、美麗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
也算是苦中作樂,感謝班長在大雨中依然幫大家拍照,shine在雨天實在沒辦法拍攝ㄝ!因此文章中大部分照片是由班長提供。
不過說真的,在大雨天走泥濘步道實在有點兒辛苦….
東源森林遊樂區位於牡丹鄉東源村北方,佔地面積約12公頃,擁有美麗的東源湖(哭泣湖)、蓊鬱高大的桃花心木森林及長滿野薑花及水韭的溼地生態區;湖邊居住的都是排灣族人,族人初來此地,這裡還是一片原始林,充滿著禁忌與不可知的神秘,是個不可侵犯的靈界之地。
因為到水上草原要赤腳,所以穿涼鞋較方便;平台後面就是遙望無際綠油油的水上草原啦!
位於東源部落東側的水上草原,排灣語稱為「pudung」,為「角落、邊緣地帶」之意,在當地族人的認知中屬於部落禁忌之地。水上草原和東源森林遊樂區同屬東源濕地範圍,目前已登錄為台灣國家重要溼地,動植物資源多樣性豐富,還有親切熱情的導覽解說員,是生態旅遊的最佳地點。
在東湖村東側,「水上草原」被網友列為一生必去的秘境,因濕地植物盤根錯節,生長在含水量高的沼澤地上,形成特殊景觀。上方是草堆層疊,草下是水,水最深至膝蓋,踏在軟綿綿草原上卻不至於陷下去,形成可以在水上走的奇特經驗。
全國稀有的溼地地形,有著會跳舞的草,形成一處會卜動的水上草原地形更顯的獨特,一片盤根錯節的李氏禾草,浮在水面上,光著腳,親身體驗踩在上面的感覺,猶如在大自然的水床上與會跳舞的草共舞。
但對排灣族人來說,卻有其神聖意義,這裡過去曾受到詛咒,屬於部落禁地,須由長老帶領才能進入,也更增添神秘色彩。屏東縣牡丹鄉公所表示,為維護生態環境、考量遊憩安全與品質,並尊重原住民部落傳統習俗及土地權益,水上草原遊憩行程需由當地導覽解說員引導進入,以團客20人、40人為主,由專人導覽水上草原及哭泣湖行程,收費約在3000元/40人。同學們在狂風暴雨下為了體驗在水上草原跳舞的感覺,其實大家都淋得濕答答的,真是有點兒瘋狂,也是畢生難忘的經驗喔!
在東湖村好不容易找到營業的餐館,餐後卻找不到替代景點參觀,因為還必須考慮是否順路,最後計劃到東港用餐,再夜宿枋寮鄉蘭欣山莊。
同學建議一定要經過阿朗壹古道的入口處,假裝到此一遊啦!
哈哈! shine有阿朗壹古道完成證明喔!
10/14早上到火車站,搭06:11的火車從枋寮到台東。
枋寮火車站月台
枋寮-台東的火車上也是拍攝團體照的好地方
拍照時大家像小朋友很吵,居然被一乘客嗆聲要我們安靜,畢竟是睡回籠覺的時間,拍完照趕緊安靜回座位囉!
到台東坐上20人中型巴士,本來是計劃到阿力曼森林博物館,卻又因風雨閉館;行程就靠風趣幽默又有導遊執照的司機先生安排囉!
因台東早上狂風暴雨,所以只能車遊;在卑南溪畔透過沾滿水珠的玻璃欣賞……
班長還是認真的拍照,shine就借來分享囉!
雖然狂風暴雨,台東卻很熱鬧,因為正舉行"2017台東超鐵Taitung Super 3",路上還有參賽的跑者,真的不簡單ㄝ!
你能想像台東有一間白色破屋,沒有任何鋼筋跟地基基礎,卻能抵擋多次颱風跟地震來襲,即便不斷解體還是屹立不搖矗立在原地嗎?不只如此,獨特造型讓它瞬間爆紅,有幫它取名是”台東霍爾移動城堡”或”台東諾亞方舟”,成為台東另類的觀光,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拍照打卡!原來從1966年開始,由一位廣西老兵-李文昌先生一手搭建,起初是小木屋,後來變成磚造房屋;建材則是去附近拾荒得來,然後就這樣一磚一瓦、拼拼貼貼成為現今外觀四層樓,內部實際六層樓的房屋。後來經過多次天災,依然完好如初,直到尼伯特颱風17級陣風,才將屋外木板吹落,造成嚴重損害,二樓更是破損嚴重,不過這樣破爛的特色反而又造成另一股朝聖風潮。
因大風雨的緣故,行程只能改到室內欣賞布農族的音樂部落;布農族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堪稱世界音樂的瑰寶;但因為阿力曼森林博物館不開放,所以改來此處的遊客大爆滿。
風雨太大所以也沒能到處看看…….
結束後去拜訪學長"饅頭"~當年的系總幹事;他退休後選擇居住台東。
同學們和學長的合照
此次同學會的成員和學長夫妻合照
午餐在「古早人ㄟ厝」,山地美食還不錯!
門板的古早字和澎湖褒歌很相似,大家研究要怎麼唸!
古早人ㄟ厝
餐後學長帶我們去台東縣唯一保留下來的日治時期地方行政機構~鹿野區役場;
龍田蝴蝶保育協會表示,鹿野區役場從原本雜草叢生,面臨拆除的處境,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到現在成為當地鄉親慣用的公共空間,而沒有依賴公部門資源,也讓他們有信心,能繼續完成生態植物園與社區廚房的建構,讓重生後的役場功能更加完備。
原來學長也參與搶救「鹿野區役場」大作戰!他們夫妻倆都是志工;
台東鹿野鄉龍田村「鹿野區役場」,為目前當地唯一尚存的日治時期區役場建築,等同於當時的鹿野區公所,鹿野區役場5年前曾面臨拆屋還地的命運,由一群志工們組成的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及當地居民發起搶救行動,最後由協會向台糖承租土地,並在2012年成功申請為歷史建築,然而在修繕過程中,僅靠著民間的力量募款、募工、募料,自力修復古蹟,不僅留下當地人對老屋的回憶,更修繕了村民心中的鹿野區役場,還成立臉書粉絲專頁「古屋。老樹。鹿野區役場」,隨時更新進度。
超級濃郁的日本fu…….
改建部份採現代藝術風格…..
櫃台前有個現代藝術雕像,志工團體還販賣飲料及一些有機果醬及乾果類以籌募基金。
彷彿置身在日本ㄝ!
崑慈堂
左側的龍田文物館訴說著二次戰前戰後與現在龍田村的發展歷史;利用昆慈堂舊膳房空間而成立的龍田文物館,展出了自清代、日治時期以來的居民日常生活器具,百年謝籃、照明設備、糕餅印模等文物,搭配牆上龍田村歷史介紹,構築成一條時光隧道。
蚊卒仔~似乎是古早的拍蚊子工具吧! 感覺很有趣….
鹿野神社為無格社,屬日本國家神道系統,供奉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少彥名命、大己貴命)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由台東神社神官兼管,平常由鹿野村民會會長田久保健治代理。神社的建築也很簡單,都僅有本殿、鳥居、手水舍等主建築。
日治時期是鹿野區最重要的神社。戰後神社被拆,僅留下一座基座。在2014年時為了恢復龍田村歷史風貌,以日本檜木由日籍匠師技術指導的合作模式重建鹿野神社,期望再現當年龍田日本移民村的歷史風貌。
這棵樹齡超過100年,樹高約20公 尺,樹圍4.2公尺,樹冠幅約150平方公尺,是台東縣境內編號21號的老樹,也是龍田村民平時聚會聊天的地方。證嚴法師後來創立慈濟功德會,成為台灣著名佛教領袖之一,今天的慈濟人將此樹命名為「慈濟樹」,紀念此地為上人首修之地。每年都有眾多慈濟人前來這裡參訪,慈濟苦楝樹也是每位慈濟人爭相拍照的主角。
鹿野龍田小葉欖仁綠色隧道
龍田村是東臺灣極富歷史又兼具人文風采的聚落。
登上草坡最高處的高眺亭,整個高臺地區與卑南溪谷底的景色,盡在眼前,一覽無遺。
高台地區屬於鹿野鄉永安村,是龍田北側的一處高地,海拔約350公尺。由於此地特殊的地理條件,因此成為東部一處優良的天然空域活動場地。
鹿野高台可以眺望鹿野溪…..
每當6-8月正是高台地區適合進行熱氣球活動的好時機。
福鹿山休閒農莊,馬路對面就是飛行傘起跳點。
鹿野高台的草原區擁有部分大面積的翠綠草皮,享有居高臨下的絕佳視野,可遠眺花東縱谷、大溪河谷和農田景致,不但為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規劃的高台飛行傘訓練示範場,更是臺灣第一個以熱氣球形象打造的新興景點。
我們拍照玩的很開心,彷彿又回到青春時光囉!!!
瞧shine跳的真高~其實是…..攝影師厲害啦!
鹿野高台的草原區真是翠綠
高台附近的房屋都很美~待售中喔!
車場前和學長說再見囉!
夜宿臺東公教會館,回程又經過另一綠色隧道;
還有一棵超級粗壯的樹,樹幹要4~5人才能環抱喔!
10/15風雨似乎減緩,上車前在公教會館門口左側拍照,感覺很特別ㄝ!
水往上流奇觀是一處因地形傾斜度而造成視覺錯覺之地理奇觀,是遊東海岸必經的小小私房景點,近年因東部觀光興盛,遊客量大增,名聲更是響亮。原本是條農用灌溉溝渠,因為地形微小差異的錯覺而讓人覺得水往上方流因此聲名大噪,並在溝渠旁設立刻有「奇觀」的石碑。
水往上流」的現象發生在路旁的農田灌溉溝渠,潺潺水流順著水溝蜿蜒往高處流去,令人嘖嘖稱奇。
此奇觀是因溝渠旁道路是下坡路,但溝渠本身卻並非是下坡,而是坡度很小的上坡,因此當站在低處時放眼望去,就像是溝渠中的水沿著下坡道路往上流,潺潺水流順著水溝蜿蜒往高處流去,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嚴長壽從亞都麗緻飯店退休後,現在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花東,索性在這附近租了一間小房,一邊方便處理公益平台基金會事務,一邊可以寫作!嚴長壽落腳伽路蘭海岸,聽說這就是他的房子。
金樽遊憩區由小海灣、離岸礁、綿長沙灘和海岸崖壁等地景組成,因海灣形似酒杯,故名為「金樽」。
位於東河鄉東河村老街入口的「知路橋」公車站,不只有木造座椅、咕咾石堆砌而成的牆,上頭還有綠竹裝飾,茅草屋頂上還種台東蘇鐵,完全就地取材。站牌旁邊還貼心設置奉茶桶、插座及公廁,讓等車民眾直呼好溫馨,在等車之餘,還能好好放鬆,號稱「全台最美公車亭」。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館內好有趣,班長夫妻在大廳長廊壁畫留下可愛的畫面,shine覺得班長夫妻是每年同學會最該感謝的人喔!
觀光局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都歷遊客中心」更新時,參考花博夢想館與上海世博館等規劃,館內以大地、海洋與天空為主題設計,呈現東海岸特殊的原民文化、美麗的海洋生態以及多元的遊憩活動;因應東海岸自行車風潮,並規劃了室內外自行車動線,車友連進入展館,都可以帶著自行車參觀,是花東第一座可攜自行車參觀的展示館。
3D立體動態連結,讓同學沖浪划船都玩得很開心……
館外的草地很雅,只是這個洞穴看起來不知道是什麼? 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背山面海,北望可見成功鎮和三仙台,南眺可看見綠島,四周景觀絕佳。
午餐班長原預定很熱門的成功宋媽媽海鮮餐館,但因慢了一步,剛好前面有一輛大遊覽車先到還要等很久,所以司機幫忙另訂餐館~鯊魚館。
台東成功鎮的「鯊魚博物館」,館內收藏40多種珍貴、稀有的鯊魚標本;魚商陳文榮擁有超過30年接觸鯊魚的工作經驗,被地方稱為「鯊魚王」,有鑒於近年鯊魚驟減,因此決定搜集、保存,讓更多人認識鯊魚,也更愛護海洋。為此,他將倉庫改建成台灣第一座鯊魚博物館,並免費提供遊客參觀。
午餐後前往三仙台,因為風雨不小,居然大部份景區封閉不能進入。
好不容易警衛通容,趕緊拍照囉!
後來風雨變小,風景區解禁;三仙台的跨海拱橋已成為東海岸極為著名的地標。過去想參訪三仙台的遊客只能利用退潮時,涉水而過。民國76年完成造型夠眩的八拱跨海步橋,橋分成八拱,波浪造型,造型夠炫,長320公尺,宛如一條巨龍伏臥海上,銜接三仙台和本島,長龍臥波,氣勢壯觀,橋上階梯也是320階,深具巧思,已成為東部海岸的著名地標。
三仙台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所構成,島上奇石分布,其中有三塊巨大的岩石,傳說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因而得名。
一整天手機頻頻接到土石流警訊,都是剛走過的景點,所以玩得真是驚心動魄,雖然天候如此不佳,景點能走我們就很開心啦!反正同學會就是拍合照,多聊天囉!
漂流木上堆放著小石頭,東海岸的小圓石感覺很美ㄝ!不過石頭是不能帶走喔!
「成廣澳文化地景」為「廣恆發商號」遺址,與小港漁港、小港天后宮連成一氣。建築樣式為「巴洛克」式的三拱式牌樓以及磚拱騎樓式的「亭仔腳」,均以石材建造,氣派大方,由此可想見當時溫家所擁有的雄厚財力。
「廣恆發商號」曾是花東海岸線上最大的雜貨商舖,由屏東內埔的客家人溫泰坤創建,二次大戰後溫家後代搬遷,民國85年,東部海岸公路進行拓寬工程,北側牌樓遭到破壞,僅遺留巴洛克建築的商行立面及亭仔腳仍清晰可辨,僅存約三分之一的斷垣殘壁則隱沒於荒煙蔓草間。
如今「成廣澳文化地景」的設置,為東海岸的漢人拓墾開發歷史留下見證。
宜灣教會在改建成現貌前,據說是一座有著茅草屋頂的木造建築,後來屋頂被颱風吹走,重建時參考了國外教會不時寄到台灣的明信片上時常出現的教堂相片,皆是有著美侖美奐外觀的雄偉教堂,便打算將它改建成歐式風格的哥德式建築,但可能由於經費不足或是其它因素,形成如今這般只有正面這一塊的洋牌樓建築,而後方則是鐵皮屋造型,正由於它薄薄的立面,所以又有"卡片教堂"的別稱,2003年被列為歷史建築,與樟原教會都是東海岸極具特色的教堂建築。
東海岸靠近太平洋,卡努颱風共伴效應的風浪真是驚濤駭浪……
有獨特海蝕洞景觀的八仙洞,位在臺東縣長濱鄉,屬於長濱文化遺址之一,受到地殼陸升作用所形成的海蝕洞景觀為其獨特之處,也是東海岸不斷抬升的證明。
因天候及時間關係,雖然很想進洞參觀,但還是留待下次再找機會來台東玩吧!
有位同學需先離隊,所以要到玉里去坐火車;由於時間還早,貼心的班長想找家餐館晚餐卻遍尋不著~4點多還沒開,最後還是決定回飯店再用餐囉!
夜宿山灣水月景觀溫泉會館,位於安通溫泉區,是目前花蓮縣唯一的通過官方認證的「特色民宿」;戶外溫泉可以遠眺花東縱谷美景,不過溫泉水不熱,所以shine只好泡室內溫泉囉! ~花蓮遊待續~
- 1樓. 卡娃思2017/10/30 10:03狂風暴雨,可以玩得很開心,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