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一旦吃慣了就懶得轉換,要吃魚蛋(丸)粉,在九龍就去《德昌》、港島便去《江仔記》,也省得想;但近年盡量不去人擠人的銅鑼灣,也好一陣子沒吃江仔記了。到親戚公司坐坐,肚子餓了便想起魚蛋粉;香港實在小、也實在方便,驅車不到十分鐘由柴灣又到了筲箕灣。
還是東大街,這日找上了親戚愛吃的《安利魚蛋粉麵》。安利已有近半世紀歷史,從巷子裡的小攤檔一路開到有模有樣的店面,已換上第三代來經營、也成了該處名店。這種專一、在競爭中又能活得好的小店通常差不了,用餐時段的長龍正是證明。
門外雖然照例人龍,但「港式速食」沒有人吃飽了還佔著位子閒磕牙,翻檯飛快。分工合作,排隊的排隊、停車的停車,等停好車,總差不多也入座了。
跟德昌一樣,這裡既有粉麵也賣一些茶餐廳西式小吃。招牌麵是切腩片頭撈粗,也就是牛腩切片、魚片撈粗麵的組合;河粉類也可以將魚蛋、魚片等與牛腩拚成一碗。都跟牛腩有關,足見牛腩受歡迎之程度,但個人還是喜歡分開來點。
魚蛋魚片河粉挺標準的,魚蛋新鮮、有魚味而不帶腥;魚片外層沒有德昌的炸得脆,但本身也高水準。中細的沙河粉夠幼滑,湯底也鮮。店家的潮式辣椒油香氣稍遜江仔記一籌,但也不錯。
菜單上的四寶河粉是柱侯牛腩、魚片、牛丸、雲吞,但是吃粉麵自由自在、挑自己所好的來組合,牛腩換成牛筋、再加魚蛋,四寶變成了五寶。
單獨來一碟清湯切(牛)腩,看來雖瘦中帶肥,但仍清爽,瘦肉不但不柴、還頗嫩。親戚就是在《九記》遇過幾次太肥膩的清湯腩後改為只吃這裡的。
牛腩既然不錯,叫一碟淨撈麵來搭著吃。一般牛腩撈麵都是用紅燒式的柱侯牛腩,換成清湯腩也有意思。只要季節對,每到香港必點的(油)菜心很嫩,美味。餐後咖啡夠濃夠香「滑」(這字用在飲料上太難解釋、放棄),是正路茶餐廳版,但吃不下其他西式小食了。
有安利這般水準的魚蛋粉麵老店,這條街果然不愧當區(甚至港島東)「食街」;地鐵可到,按圖索驥的觀光客可能比九龍城多一些,但也不會像銅鑼灣那樣令人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下回到附近,會再來切一碟清湯腩、吃一碗有水準的魚蛋粉。
2013‧08(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延伸閱讀
香港 - 東大街《道北工房》啥都有
香港 -《德昌》 魚蛋、依然「大王」
香港 - 庶民享受《德昌魚蛋粉》
香港 -《何洪記、江仔記》樂在小吃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Nobida2013/10/29 21:02
推薦一間我最愛的牛雜店
在西灣河的牛雜佬
有點不好找去OPEN RICE那裏看看地圖
時光停在七十年代那裏
蘿蔔牛管都很夠味
用鐵盤子裝眼睛閉起來還是吃啦!
(vincentjpjiang@yahoo.com)謝啦!親戚好像提起過這間,可能買回來吃過 scubagolfer 於 2013/10/30 12:37回覆 - 1樓. Nobida2013/10/29 20:43
SCUBA 大大
我每次去香港一定來這間光顧
他的粗撈其實我覺得最正
加點辣椒油還真的很夠味
細麵就還好啦吃過其他家的都沒這家IMPRESSED
不知道是不是豬油放特別多哩
(vincentjpjiang@yahoo.com)粗撈是其招牌麵、該是強項,可惜個人不太喜歡那種麵條 scubagolfer 於 2013/10/30 12:4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