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軍事術語
電視上對軍事術語的翻譯,出現極混亂現象,完全不一致。在此試著就我所知,提出較為貼切的看法。有心人士可轉載給有興趣的朋友,特別是從事軍事術語翻譯的朋友,免得大家看戰爭片時,經常霧煞煞。
內容或有繆誤或遺落,尚請指正,感激不盡。
為免過於複雜,主要專注於二戰時的用語。二戰後之發展,請至http://en.wikipedia.org 自行搜查,以下項目之相應照片,亦請至該網站搜查。
重要的提醒:1st Marine 和1st Marines 翻譯不同在那?
答案: 分別為第一陸戰師(1st Marine)和第一陸戰團(1st Marines )。美軍習慣用兵種單數稱師,複數稱團(但若部隊大不過團,例如游騎兵只有一團,番號加複數,指的是營)
著名的7th Cavalries為第七騎兵團,而非第七騎兵隊,騎兵隊指的是整個兵種。例如陸戰隊Marine Corps,指的是整個兵種。但如以全銜稱, 則需合乎文法, 恢復使用單數,例如: the Seventh Cavalry Regiment。
步兵師官兵習慣以團號自稱,若自稱22nd Infantry,指的是第22步兵團。若要稱所屬第四步兵師,則直接稱第四師。裝甲師因無團編制,番號加複數或單數都指師。
Air army-空軍(蘇聯). 陸軍則相對稱為land army。
Airborne division- 空降師,兵種分為滑翔兵(glider troop或 glider infantry)和傘兵。 (paratroop或 parachute infantry), 空降兵雖仍通稱soldier,但自稱為trooper(隊員)。著名的101空降師即由501,502,506傘兵團(PIR),和327滑翔兵團( (GIR)組成所有步兵戰力 (501團為臨時配屬, 自1944/5/1 至1945/5/9為止)。
(美軍以師為獨立作戰單位,但以團為訓練單位. 成立師時,徵調可用之團組成。因此師所轄各團番號並無連貫性,例如第一陸戰師由第1步兵團,第5步兵團,第步兵7團,第11輕炮兵團組成,但每團為加強團。全師19500人,空降師全師不到11000人)。
Air corps- :一般文獻和電影,為了和現代美國空軍區分,都將二戰屬於陸軍三個部門之一的空軍,稱為陸軍航空隊(The 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但事實上,這個名稱只正式存在於1926年-1941年,1941年6月20日,就改為陸軍航空軍The 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複數)。一直到1947年9月28日,才改成國防部所轄的空軍部Department of Air Force(單數)。
二戰時,民間和軍人,包括空軍官兵。都還稱之為陸軍航空隊的原因,說來好笑,竟是因為一首膾炙人口的歌,用了Army Air Corps這個名稱。讓大家朗朗上口,完全改不掉。
Air Force- 空軍,軍(空)或航空軍. 二戰時,美air force為陸軍航空隊下屬,應譯為軍,而非空軍. 正如陸軍所轄army(為field army野戰軍簡稱),代表編制,而譯為軍. 航空隊下轄好幾個軍,如歐洲戰區著名的第八航空軍,下轄一戰鬥司令部,一轟炸司令部. 轟炸司令部有3師,初期每師有2聯隊,後期有4聯隊, 每聯隊有3大隊,每大隊有4中隊,每中隊至少18架B-17,初期戰力就達1296架(含B-17,B-24所有轟炸機)以上。
二戰時,美陸軍航空隊作戰死亡45,520人而飛機失事竟也死了25,844人其中超過15,000人死於訓練飛行。
Bomber Command- 轟炸司令部
Fighter Command- 戰鬥司令部
Division- 航空師. 通常由2+個聯隊組成
Wing- 空軍聯隊, (英制大隊). 通常由2+個大隊組成
Group- 空軍大隊, (英制聯隊). 通常由3-10個中隊組成,大隊為
空軍基本作戰單位. Group亦為陸軍戰鬥群
Squadron-空軍中隊. 通常由3-4個分隊組成
Section- 空軍戰鬥支隊。通常為兩小隊,八機編隊。海軍和陸戰隊航空隊戰鬥分隊稱為section。通常為兩機編隊一長機,一僚機。四機小隊則稱為division。
Flight- 飛行. 空軍小隊. 通常由兩個分隊組成
Element- 空軍轟炸分隊. 通常為三機編隊,一長機,二僚機
空軍戰鬥分隊. 通常為兩機編隊,一長機,一僚機
Air to air warfare-空戰
Air superiority- 空優
Air supremacy- 制空權. 諾曼地登陸兩星期後,艾森豪帶著他剛任官的兒子約翰,巡視諾曼地. 約翰見到海灘上完全違反教科要求分散,反而首尾相接蜿蜒而上的車隊時,對他老爸說:「若沒掌握制空權你就要倒大霉了!」
艾森豪回以:「若沒制空權我根本不會來這裏了」
Ammo dump-彈藥集散場
Amtrac- amphibious tractor的縮寫,兩棲履帶裝甲車. 但正式名稱為登陸履帶車landing vehicle tracked,縮寫為LVT,國軍綽號為『水鴨子』,美陸戰隊員暱稱Amtrac或『鱷』, 配備五零機槍和三零機槍,可乘16-20人。美軍稱為『鴨子』(Duck)的為DUKW,是船形車體的六輪兩棲運輸車,速度比履帶車快也較舒適。在諾曼地大空降影集中,最後101空降師在德奧境內乘座的就是DUKW。
當42輛Amtra載著陸戰隊第二師第八團第一波800人,於1943年11月20日從Tarawa島 Betio瀉湖外,直接越過礁石直進入瀉湖時. 第一次見識Amtrac能力的日軍,吃驚之餘,大叫:「天啊!死神來了」。
Amtank-陸戰隊兩棲坦克(LVTA) 為配備加農砲的Amtrac例如37mm戰防砲。
Gator- 鱷. 陸戰隊員對兩棲作戰車輛的綽號,包括輪式裝甲車。
Angels- 空軍術語,一千呎. Angels 10,代表離地一萬呎,Angels 0,代表貼地飛行 (on deck),而非降落 (landing)。
Anti-tank/anti-aircraft battalion-防砲營,因炮為平射炮,兼負戰防及防空任務
Anti-tank gun-戰防砲.亦稱反坦克砲。
AP shell- 穿甲彈(Armor-piercing shell),亦稱AP Round. HE(High Explosive) shell為高爆彈. HEAT(High Explosive Anti Tank)為反坦克高爆彈
Armada-原意為西班牙大艦隊,引申為大艦隊,大機隊
Armor- 裝甲
Armor plate- 裝甲板. 二戰時,除了日本外,德國和美國戰鬥機都在機身重要部位有極厚裝甲板。美第八航空軍381轟炸中隊頂塔機槍手,John Comer在其所著 Combat Crew一書中,描述了一段和ME109戰鬥機的遭遇. 腰部機槍手向機長報告,擊中了一架從其B-17腰部掠過的ME109好幾發五零機槍彈,應已墜毀. 豈知在回程時,赫然發覺同一架ME109在半路上等他們,只好急竄入雲層中逃掉,德機裝甲之厚可見一番。
Armoured division- 裝甲師
Armorer-械彈員,或依階級稱為軍械官,軍械士,軍械兵,負責火器和彈藥的管理,維修.
Army- 軍(野戰部隊),全銜為'野戰軍'(Field Army). 通常由3-4個corps組成,用於軍種時, 為『陸軍』
Army group-集團軍. 由2+軍組成. 國軍在二戰時稱之為方面軍,日軍在二戰時稱之為縂軍
Asiatic- 陸戰隊員俚語,指crazy-發瘋. 見於太平洋戰爭影集中.
Assault gun-突擊砲. 二次大戰,俄軍和德軍獨有,德軍最早為Sturmgeschütz III,
兼具自走炮和驅逐戰車之任務,二戰後期德軍才有專責驅逐戰車.
Artillery piece- (一門)砲. 在不指名砲種時的通稱.
Attack aircraft-攻擊機.(亦名Strike aircraft, Attack bomber)主要任務為對地, 對海攻擊. 二戰時, 美軍攻擊機由中型轟炸機擔任 例如A-20,A-26.
Attrition warfare-消耗戰. 參戰之一方以己方量佔優勢之資源,逐漸消耗敵方相對資源,以贏取整個戰局的戰略. 包括人力資源,例如二戰時深入德境的戰略轟炸,對德戰爭物資的產量,並無顯著效果. 但卻消耗了大量德軍具八九年經驗的戰鬥機飛行員. 美軍每損失一架B-17代表傷亡十人,德軍每損失一架戰鬥機代表只傷亡一人,但是美軍不停的訓練出轟炸機組員的速度,遠非德軍訓練戰鬥機飛行員速度可以比擬. 造成後來美軍戰鬥機得以深入德國時,德軍有經驗的戰鬥機飛行員完全不足,空優拱手讓出.
1943年12月24日,第八航空軍襲擊卡萊Calais一役,381轟炸中隊,編號730機的B-17頂塔機槍手,John Comer所述: '降落後檢查,同隊一架B-17機身遭高射砲破片擊破200多個洞,我们祇有 55個'.可見戰況之慘烈。
Ball Turret- 機腹球形槍塔(特指B-17轟炸機所配置). Top Turret為機頂槍塔, Chin Turret為機首下槍塔.
B.A.R.- 白朗寧自動步槍. 為Browning Automatic Rifle縮寫,二戰時美軍的班用輕機槍.早年電視影集’勇士們',大兵克貝配用即是.
Basilone bail- 機槍活動提把. HBO迷你影集'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國會榮譽勳章得主-約翰.巴西隆所發明,用來保護手臂,以免遭炙熱槍管灼傷.
Bastogne—巴斯東. 比利時小鎮,突出部之役的主要攻防要點. 比利時有大量法裔居民,沿襲法語習慣,單字最後一個字母,單獨時是不發音的. 譯為巴斯東尼,並不正確.
Battleship- 主力艦是傳統翻譯,因二次大戰前,各國海軍戰力是以Battleship數量為計算標準,故稱主力艦. 主要任務:艦對艦及岸轟,主砲: 12吋以上.
Battlecruiser- 戰鬥巡洋艦. 艦體同主力艦,但裝甲較輕,求速度較快.主要任務: 同主力艦,主砲:同主力艦.
Battle of the bulge- 突出部之役. 電影 '坦克大決戰'即描述此役,但內容荒腔走板,一位剛出獄德軍的將領,剛好趕上看此片,將其評為對參與此役的德軍和美軍的重大侮辱. 和史實不符.
最主要的在於,此役發生於1944/12/16比利時,森林茂密的亞丁地區,並無電影描述,在寬廣地區讓坦克得以正面展開會戰的空間.而且因為影片在西班牙拍攝,完全忽視整個戰事,發生在低溫破記錄的冰天雪地. 事實上,美軍單是黑人部隊就有兩個155mm重砲營,一發就足以摧毀七十噸的虎王戰車. 打得德軍叫苦連天,德軍一指揮官竟抗議,指使用155mm砲有違人道. 美軍缺的是彈藥,而非大砲,因風雪太大,無法補給. 電影中緊急由火車運來兩門重砲遭德軍戰車擊毀,使美軍戰力受損,造成觀眾誤解.
但電影中最烏龍的在於,將德軍潰敗歸罪於奪取美軍油料集散場不成,反遭摧毀 .
事實上,德軍急著趕路,因無美軍油料集散場的情報,從未有此計劃. 而這支特遣隊竟在缺油的情況,錯過近在祇有一哩外的美軍油料集散場.
亨利方達飾演,洞察先機的美軍上校,確有其人. 他是美第一軍參二情報官Benjamin A.(Monk) Dickson,他在1944/12/14向布萊徳雷將軍報告時,準確預測出德軍將突襲亞丁地區 但卻被嫌老是危言聳聽,在戰事爆發前,被強迫至巴黎休假四天,,根本不在戰場.
Battery- 砲陣. Artillery battery 之簡稱。二戰時,美軍海軍戰艦(warship,並非Battleship),一個砲塔的所有砲總稱,最多為主力艦Battleship的三門。陸軍砲兵火砲(不含迫擊砲)連級單位稱為Battery(砲陣),一般為四門,一個營的編制為十二門。二戰後,各國紛紛也跟進,將砲兵連改稱Battery,編制增加至6-12門,迫擊砲Battery有多達32門。
Battalion- (陸軍)營。
Black Dragon- 黑龍砲。M1-240mm榴彈砲的別名。即著名的'兩四洞',根據維基百科,台灣仍有30門以上。金門有些人傳說只有台灣才有'兩四洞',美軍自己不用,應為誤傳。M1-240mm其實為美陸軍在二戰時,最成功且口徑最大的火砲(除了使用海軍艦砲的岸防砲),配屬於野戰軍砲兵,師砲兵威力最大的火砲,為別名Long Tom的M59-155mm加農砲。M1-8吋加農砲才是失敗的產品,因砲管過度磨損及準確度差,於1944年標準化少量生產後,不久即停產。 金門人傳說'兩四洞'威力強大,中共吃了一炮後,指控台灣使用了原子炮彈。其實是,當時美軍由其陸戰隊抽出12門M115-8吋(203mm)榴彈砲給台灣,運到金門開火後的巨大破壞力,嚇壞了中共軍方所造成。根據維基百科,台灣目前擁有M115-8吋榴彈砲90門,M110-8吋自走榴彈砲60門,可能以軍隊人數而言,為全世界擁有8吋榴彈砲比率最高的國家。
Blockhouse- 地上碉堡.
Bogie- 敵機,空軍俚語. 原義指蘇格蘭民間傳說的鬼魅.
Bomb run- 轟炸航道.
Bombardier- 轟炸員(美空軍用語,英空軍為bomb aimer)或砲兵下士.
Bombardment-砲擊, (飛機)轟炸.
Bomb bay- 炸彈艙.
Boot Camp- 新兵訓練中心. boot指的是新兵,不是靴子,老兵叫作Old Salt..
Boondocks- 荒郊野外
Boondockers- 野戰靴,陸戰隊俚語.
Bouncing Betty- 彈跳貝蒂. 美軍對S雷(S-mine)之稱呼,為德國1935年生產之人員殺傷雷. 人踩到後殺傷雷跳到約90公分高,炸出無數鋼珠,造成傷害.
Bosun’s chair-海上兩船之間運送人員之乘椅.
Brass- 軍官. 只有軍官有銅質階級領章,美軍士兵稱軍官為’the Brass’.亦指彈殼.
Combat command- 戰鬥指揮部. 二戰時美軍裝甲師無旅或團之編制,而採Combat Command x3之編制,分別為 CCA,CCB,CCR. (CCR為,預備隊R為Reserve的簡寫). CCA,CCB的單位需重整或休養時則編入CCR,等待再佈署.
Commandant- 軍校,警校校長. 總指揮官. 陸軍少校(英).
Commander- 海軍中校,連(含)以上指揮官,排長(含)以下稱 leader.
Commanding General- 司令官.
Company- (陸軍)連.
Connecting trenches- 交通壕.
Corps- 照編制應為師團(野戰部隊)由2-3個師組成. 但國軍將之稱為軍團,最多達133軍團(日軍在二戰時,稱師為師團). Corps用於兵種時則稱為'隊',例如 陸戰隊(Marine Corps), 憲兵隊( Military Police Corps)。
Corpsmen-醫護兵。日內瓦公約明定醫護兵為非戰鬥人員,左手臂配帶白布條紅十字,不得攜帶武器。但日軍完全不知日內瓦公約為何,反而將紅十字當標靶。逼得美陸戰隊醫護兵拿掉紅十字白布條,而且攜帶武器。一個陸戰連配有六個醫護兵。
Corvette- 輕巡防艦,主要任務:反潛. 主砲: 一般為3吋.
Counterattack- 逆襲.
Counter bombardment- 反砲擊.
Court Martial- 軍法審判. 分為簡易'Summary’(一位軍官為審判官)和正式'General’ (五位軍官分別為審判官和陪審).
Cover- 帽子之總稱,包括頭盔。
Coxwain- 航行指揮官.艇長。
C.P.-command Post.指揮部.以營指揮部為例,除了幕遼分為參1 (S-1)負責行政, 參2 ( S-2)負責情報, 參3 (S-3)負責軍事行動, 參4 (S-4)負責補給,還包括營部連.預備連.另需離前線1.000呎內,設前進指揮部(Forward C.P),隨前線連移動.
Cruiser- 巡洋艦,主要任務:艦對艦及岸轟. 主砲: 一般為8吋(公約限制 不得超過)。
Dead Man Pile-傷亡者遺物堆。又叫Casualty Pile。作戰時敵火猛烈,補給不易時,將傷亡者衣物,甚至武器,堆放在火線後方不遠處,讓火線上人員自行取用。最常見於太平洋奪島戰時,陸戰隊員見到別人衣物上繡著好友名字,心理常受衝擊。
DD tank- duplex tank的縮寫,針對諾曼地登陸而改裝的兩棲戰車.
Deck- 甲板,地面,疊. 貼地飛行 (on deck)),on the deck為在地板上或'在場'.
Delay fuse- 延遲引信. 1944年諾曼地登陸日,因延遲引信失效, 第九航空軍388和386戰鬥機中隊,各有一架P-47雷霆式戰鬥轟炸機,在低空投彈,以阻截德軍增援海灘時. 遭提早引爆的500磅炸彈波及墜毀,飛官殉職.
Depot- 站
Destroyer(DD)- 驅逐艦(艦隊驅逐艦),主要任務:艦隊防空及反潛,主砲:一般4-5吋.
Destroyer escort(DE)- 護航驅逐艦,主要任務:反潛,主砲:二戰時,一般為4吋. 護航
驅逐艦為美海軍獨有,戰後廢除,改以歐習,稱Frigate巡防艦,例如派里級.
Detachment- 分遣隊 例如三角洲部,隊為陸軍第一特種作戰分遣隊.
DFP- 俗稱散兵坑 正式名稱為 'Defensive Fighting Position’, 美軍俗稱'foxhole’,'slit trench’.
Dogfight- 空中纏鬥.
Doggies- Dogfaces的簡稱. 汎指二戰時美陸軍步兵,可能來自脖子上所掛兵籍牌,叫狗牌之故. 美軍互相之間不稱G.I,陸戰隊員被稱Leatherneck. 源自1798年,英美陸戰隊員脖子上,所圍皮套領子.但"my dogs”的意思為"我的雙腳".
Double taps- 兩發連放.
Double timed- 加快.一般為跑步之意.
Drill instructor- 教育班長.
Dum Dum- 達姆彈. 分兩種,一為全鉛彈.頭,一為鉛彈頭包以硬金屬,彈頭中空之空尖彈. 兩種,都在撞擊時,彈頭倒捲膨脹成磨菇狀(mushroomed)俗稱開花,而增加彈徑. 不但造成較大傷口,破壞更都多人體組織.且產生煞車效果,將子彈能量轉移至人體, 使瞬間失去行動能力. 且因子彈較不易穿透人體,可避免傷及無辜. 所以美國治安人員,包括特工,多用空尖彈. 日內瓦公約並未禁止使用,而是海牙國際法庭盡止在國際間使用,國內並未禁用. 所以美國治安人員多用之,主要在防止歹徒中彈後,仍有餘力反擊.
國內治安人員使用的全金屬圓彈頭,在美國為軍隊或打靶用. 民間用來打獵,因其穿透力強,能讓中槍獵物儘快失血,以免跑太遠找不到.
Dungaree- 野戰服.陸戰隊術語.
8x40 boxcar-法國鐵路貨卡,可載8匹馬或40人。軍隊在法國作戰時,用來載運軍隊。
Electrically heated suit- 電熱連身衣.二戰時,未加壓的高空轟炸機組員所穿,以免遭高空低達華氏零下九十度的空氣凍傷. 如此低溫常導至氧氣節流口凍結,造成轟炸機組員缺氧傷亡.
Elite force- 精銳部隊. 空降師,遊騎兵和特種部隊皆屬之. 精銳部隊有加給,二戰時傘兵二兵,即達US$50. 許多人為了多這50塊錢,而加入空降師. 一般陸戰隊不屬精銳部隊,二兵本俸只有US$49(受訓時只有$21). 陸戰隊員Chuck Tatum在所著赤血黑沙一書(Red Blood Black Sand )中,抱怨:一報到就要我簽字從本俸$49,每月扣壽險$6.4,扣戰爭公債$6.25,理髮要25分,如果有家眷還要再扣.再這樣下去,我要付費才能打戰了.
Engineer- 工兵.機工.
Fall in- 集合。
Fall out- 解散.在接到Fall out 口令所作的動作,叫作Break ranks。
Fatigues- 野戰服.陸軍術語。
Feather (engine)- 順槳. 飛機引擎受損不能使用時,關掉燃油,以油壓系統鎖住螺旋槳,以免引擎過熱融解。
Field Scarf- 軍服領帶. 領帶原本就由早年軍隊領巾發展而來。
Fifty Cal.- 五零機槍暱稱。
Fire and Movement-亦稱Fire and Maneuver,步兵攻擊戰術的交叉掩護前進. 每次一小批人在其他人齊開火掩護下,或爬或衝至下一遮敝物,再由下一批人依樣前進. 此為步兵最辛苦的戰術之一,缺點為消耗大量彈藥. 若只有兩人時,亦可行之。
Fire for effect- 十六發陣轟。接到這個指令,一個砲陣地(battery)總共四門砲,齊放一個 salvo(四發陣放)。其目地在防止敵人有時間閃避,若敵人人數眾多,理想狀況為增加參預的砲陣地,優先於增加一個砲陣地的salvo。砲兵的發砲指令一個salvo代表四發快速陣放,禮兵則指對空開火致敬,軍艦則為艦砲側舷齊放,特別是主力艦。
Flak- (防空)高射砲。
Flak wagon- 防空砲車. 美軍官兵對20mm德軍防空機砲之非正式稱呼,兼對空對地兩用, 拖曳輪式. 是德軍二戰時生產數第一的火砲,即為'搶救雷恩大兵'片中,最後一戰打得美軍叫苦連天的機砲.大型的為四聯裝。
Fleet- 艦隊。
Forced March- 急行軍。長途行軍,中間只有短暫固定歇習。quick march為快步走。March為齊步行進。
Footlocker- 內務櫃.單兵收納衣物的木箱,置於寢室(squad room)床(bunk)前,兼作坐位,以免弄亂床舖.
Fortress- 堡壘.亦為B-17轟炸機之正式名稱,至少配備十梃五零機槍. 二戰中期生
產的G型在機鼻下加裝了一個炮塔.使炮塔增至八個,機槍增至十三梃.
第八航空軍1943年12月13 日 381轟炸中隊,編號730機的B-17頂塔機槍手,John Comer所述: '一架P-47尾巴遭德軍一架戰鬥機咬住,飛行員靈機一動,俯衝掠過B-17機羣邊.德戰鬥機緊隨而下,混然不知大禍臨頭,只見B-17機羣五十梃機槍齊發,將德機打成一團火球.'
在另一場戰事中,三架德軍戰鬥機冒然正面逼進B-17機羣,遭機羣七十梃機槍齊發,打得粉身碎骨.( B-17G正面迎敵共可用頂部槍塔,機鼻槍塔,各兩梃機槍,機首,兩腮各一梃)
「當祈禱獲得回應」 為William S. Phillips畫作,這架名為「Betty Boop,帶手槍的媽媽」的B-17F型空中堡壘,於1943年在執行轟炸德國工業中心,受傷回航,抵達多佛的白崖時,兩架P-47戰鬥機前來迎接的感人畫面.注意其受創的四號引擎已順槳,機身號碼D-1代表大隊長座機. 這幅畫原作下方由機長James R. Geary Jr.上校及領航員,球形塔槍手, 機工/槍手共四位組員簽名作證。
Fortification- 防禦工事. 加強工事
Frigate- 巡防艦. 主要任務:反潛,艦隊防空. 配備各國有異, 主砲:二戰時 一般3-4吋。
Geronimo- 印第安阿帕奇族酋長的名字.常被誤為美軍傘兵的跳傘傳統.1940年美軍一個排跳傘實驗成功,高層安排大規模跳傘展示. 一位士兵Aubrey Eberhardt遭人嘲笑,會在跳傘時怕到忘了自己名字.他不甘示弱,說他跳出機門時要大叫:'Geronimo!’ 而他真的叫了. 幾十年來,電影經常演出跳傘時大叫:'Geronimo!’.的場景. 事實上,這只是傳奇,而非傳統. 因美軍很快就規定,跳出機門時要大叫:'一千,兩千,三千…..',若傘在一定時間內未開,就要馬上拉開副傘. 根據美軍傘兵反應,真正最常叫出來的是:'Oh! Shit!’.
G.I.- 美軍軍人,Government Issue或 General Infantry的簡稱. 原來指得是馬口鐵
(Galvanized Iron). 一戰時德軍砲彈被美軍戲稱為馬口鐵罐(galvanized can)而來.
GIR- 滑翔兵團 (Glider Infantry Regiment) .
Glider Men- 滑翔兵部隊
Grenade- 手榴彈. 二戰時美步兵使用的主要三種手榴彈(引信延遲只有三秒鐘,擲出後,必須馬上就地掩蔽.電影中敵軍撿起擲回,純為導演的春夢.)為: 震憾手榴彈(concussion grenade),破片手榴彈(fragmentation grenade),鋁熱手榴彈(thermite grenade). 突出部之役時101空降師傘兵擄獲一完好的虎式戰車,以一枚鋁熱手榴彈,即將之焚毀。代理師長麥考里夫將軍大為光火,因可部署使用,以補美戰車之火力不足。塑料手榴彈(Gammon grenade),可塑性C-4炸藥包覆以布料加一撞擊火帽,用來對付坦克。傘兵缺少反坦克武器,多配有此手榴彈。但因可割下當燃料,傘兵常偷割下來為口糧加熱,導至攻擊坦克時,威力不足。
Gun- 單數時,一般特指加農砲。複數時,則包括所有火砲。 機槍亦可稱 gun, 軍隊必須稱步槍為rifle,不得稱為gun。
Gung Ho- 來自中文'工合'(工業合作社). 美陸戰隊誤將其解釋為全心投入,而成為陸戰隊著名口號.
Gunner- 機槍手或砲手,裝填手(loader)負責裝彈, 步槍兵為rifleman.
Half track- 半履帶裝甲車. 裝甲師的步兵載具,俾能在所有地形,跟上全履帶戰車.
Heavy Weapon Platoon-陸戰隊火力排,以機槍為主(包括水冷式重機槍),另有60迫擊砲。陸戰隊火力排,通常包括一少尉排長,一三等士官長(gunnery sergeant)排副,三位士官各帶一機槍班(兩梃) ,六位下士各帶一機槍伍(section) ,每一機槍班支援連上一步槍排。 Weapons Company重武器連則配
Howitzer- 榴彈砲(曲射砲),.
Incendiary ammunition- 燒夷彈藥. 子彈和炮彈多為白磷彈(white phosphorus),手榴彈多為金屬(鋁熱)燃燒彈(thermite), 炸彈則為汽油彈(napalm).
Infantry- 步兵. 空降師,陸戰隊或陸軍,都有Infantry團,營,連編制,非為陸軍獨有.
Interdiction- 阻截。戰略性或戰術性阻截,目的都在阻止後方對前線的補給。空中阻截air interdiction,為戰機對離前線一段距離的所有地面軍事目標攻擊。單對地面載具的阻截,叫作禁駛區no-drive zone。單對空中航器的阻截,叫作禁航區no-fly zone。海上阻截為封鎖blockade。
I.P.- initial point,攻擊發起點(空軍).陸軍為攻擊發起線(Line of Departure)。
Interceptor aircraft- 攔截機. 專用來對付轟炸機和偵查機的戰鬥機,具高速和重火力。
Jabo- 戰轟,德文戰鬥轟炸機(Jagdbomber的縮寫). 尤指裝甲師官兵最怕的P-47
雷霆式戰鬥轟炸機。
諾曼地登陸後,P-47負責阻截德軍裝甲師對灘頭的增援. 其威力見於'地獄
鷹大隊'一書中,第九航空軍旗下雷霆式戰鬥轟炸機在6月7日,德12th SS黨
衛軍裝甲師尚未抵抵達目的地前,就于以痛襲. 其師長Pritz Bayerlein將軍
寫下:'當天結束時,我已損失40輛滿載的油罐車,90輛其它車輛,5輛坦克,84
輛半履帶裝甲車,主要載具和自走砲.'德軍裝甲師無法及時對灘頭增援,P-47居功甚偉.
諾曼地登陸時,第九航空軍有25萬官兵,3,500架戰機. 所屬第九戰術司令部
戰鬥機包括P-38, P-47, P-51,共有十八個戰鬥機大隊,每大隊三中隊,每中隊
24架戰鬥機(一般為12-16架).
Jug- 壺. P-47雷霆式戰鬥轟炸機的綽號.(因其外形似壺)為史上最大,最重,最貴的
單活塞引擎戰鬥機. 重裝甲,配備八梃五零機槍,1945年值US$85,000(現今的US$110萬),為二戰時美國產量最多戰鬥機(15,683架,P-51為15,486架,P-40為13,143架,P-38為10,037架).
P-47的空戰名氣不如P-51野馬戰鬥機,因機身太重,油箱又太小,航程短,空戰機會少之故. 但機身堅固異常,曾有一ME109在纏鬥時將子彈打完,打得P-47支離破碎,連座椅裝甲板都倒捲卡住降落傘,使飛行員無法跳傘逃生. 但此P-47仍繼續飛行,德機祇得飛至其側,致敬後離去.
國軍二戰後接收102架 P-47Ds,其中五架為中共所俘. 國軍於1948年,佈署
70架P-47Ns,其中42架於1952年遷臺。
Ka-Bar- 陸戰隊格鬥刀. Ka-Bar 實為刀廠名。
KIA- 陣亡(Killed In action). MIA- 作戰失蹤(Missing In action). WIA- 作戰受傷(Wounded In action).
K.P.- Kitchen Police縮寫. 廚房公差,通常屬處罰.
Königstiger-虎王戰車.德文孟加拉虎, 盟軍士兵稱之為King Tiger或 Royal Tiger. 重達七十噸(較常見的虎式戰車祇有五十六噸)不切實用, 祇有少量生產.
Lead (Target)- 前置,前置量。 射擊移動目標時,計算其速度,置彈著點於目標前方之意。正確的稱呼為leading the target,又稱deflection。
Leader- 長機(空軍),陸軍排長(含)以下稱 leader. 連長(含)以上稱commander.
Leatherneck- 陸戰隊員的暱稱,俚語..
Legging- 綁腿。
Liason officer(LNO)- 協調官. 由其它軍種或兵種派任,觀測其單位援助之砲擊或轟炸之彈著點,,提出修正.防止誤擊友軍. 最常見的為空軍派至陸軍的轟炸彈著點協調官,二戰時最常發生空軍誤擊陸軍友軍事件. 諾曼地登陸後,因對法國地形不熟,曾發生在陸軍一再抗議後,空軍仍連三天誤擊同一地點友軍. 該陸軍單位一士兵二戰後著書,指稱己方空軍比德軍更可怕,造成傷亡效率更高,遭誤擊死亡的,甚至包括一將軍.
1944年7月24日,盟軍準備自諾曼地灘頭突圍時,出動3000架轟炸機50 0架戰鬥轟炸機,先軟化德軍陣地. 一個轟炸機聯隊200架轟炸機,將所載全部炸彈投向美軍一個準備出擊的師, 造成死亡超過百人,受傷超過500人的慘劇. 竟將地面部隊司令官Leslie McNair中將也誤擊死亡,使整個突圍行動延後一天.
Liberty- 休假.
Line company- 陣線連. 指部署在第一線接敵的連,調回營部整備時,成為預備連(Reserve)
Line of Departure- 攻擊發起線(陸).
Liner- 郵輪. 指的是越洋定期客輪,講求速度,有別講求舒適的遊輪(Cruise ship).
二戰時,被徵越洋運兵的是郵輪,.而非遊輪.
Lock and load- 拉槍機到底上膛. 此為M1 Garand步槍問世後特有的指令,之前的制式步槍,裝填時須手動拉槍機裝彈,不易出錯. 但自動裝填步槍拉槍機時,若槍機未抓到子彈就鬆手,槍機也會彈向前閉鎖,造成失誤,因此出現此指令. 1949年約翰韋恩的電影'琉璜島浴血戰(The Sands of Iwo Jima)’使這句話流行至今, 但據說美軍操典並無此指令。
Long Tom- M59-155mm加農砲的別名。因其砲管長達6.97公尺,幾乎為M1-155mm榴彈砲砲管 (3.564公尺)兩倍,故名之。一般譯為’長腳湯姆’ ,不如譯為’長身湯姆,’因其名係對應美軍所發冬季連身內衣’- Long John’。 Long John歷史可追朔至西部拓荒時代的軍隊內衣。約翰韋恩的許多影片中出現的磚紅連身內衣即是。 長身湯姆二戰時,配屬於正規步兵師師砲兵(團屬砲兵營最大火砲為M1-155mm榴彈砲)。有些書中指出,德軍指揮官在突出部之役,大量裝備及人員遭美軍火砲摧殘。曾指控美軍使用155榴彈砲,為不人道行為,應為155mm加農砲之誤,因其砲口初速為超音速(炮彈打到爆炸後,才聽到發砲聲)達每秒853公尺(美軍最怕的德軍88加農砲,砲口初速也不過只有每秒820公尺),最大射程23.7公里,相對於同口徑的榴彈砲,砲口初速每秒563公尺,最大射程14.6公里,難怪德軍畏之如鬼。據稱台灣擁有長身湯姆達390門,老蔣在世時,國慶閱兵壓軸拖出的最大火砲就是。
Lorry- 卡車(英國及大英國協用語).
L.P.- 聽音哨(listening Post). 前哨的一種,但不暴露自己,只靠聽音判斷,目的在判斷敵方重武器情資. 但砲兵的聽音哨配有儀器,計算敵方砲彈拋物線,以判斷敵砲陣地所在,施以反砲擊.
L.Z.- landing zone,降落區.
Machine pistol- 手提機槍.德軍之MP40即是.原意為機關手槍因其使用手槍子彈之故.
Maggie’s Drawers- 打靶吃鴨蛋. 打靶時若靶上一彈也未,中監靶手即舉一紅旗在靶前搖,此紅旗就叫’梅姬的內褲’.
Ma deuce- 機2, 即M2五零機槍.deuce為骰子遊戲中的兩點,2也!
Mae West- 救生衣,因穿上後其形狀似女人乳房,Mae West為一胸部封滿之女星,故名之。.
Marine- 海軍陸戰隊,陸戰隊員,陸戰隊員不可稱為soldier,而必須稱為Marine. 美陸戰隊成立於1775年11月10日,比立國早了近九個月.
Marksman- 神射手,美軍將神射手分為三級,基本為marksman,上一級為精準射手(sharpshooter), 最高級為專家(expert),加給五元,專家才可受訓成狙擊手(sniper). 空降師要求最嚴,例如17空降師所屬經常外調,獨立作戰的517傘兵步兵團,就要求所有成員,都要達到marksman的水準. 著名的101空降師士官Donald Burgett(經常在國家地理頻道出現,戴船形帽,留白色山羊鬍子的老兵),在其著作中,就指出,傘兵在作戰時,只能攜帶三天份的口糧和彈藥. 不能浪費,不能像一般步兵,在作戰時,就一個大致方向舉槍就射,而必須仔細瞄準,每扣一下扳機就要有肉端上桌空降師驍勇善戰,原因在此. 德軍聞風喪膽,稱其為,'穿袋袋褲的魔鬼'(美傘兵褲子有好幾個口袋). SS黨衛軍更稱,決不生擒美軍傘兵,美軍傘兵也還以顏色,鮮少留黨衛軍活口.
101空降師幾個傘兵,在突出部之役時,撞見一連黨衛軍,以刀刺死戰俘中所有傘兵. 偷偷帶回一連半路上巧遇的傘兵,突擊此連黨衛軍,將其殊殺殆盡.
陸戰隊也要求隊員,都要達到marksman的水準.
Marshalling Yard- 功擊發起前的集結場.
Merchant marine-軍事船團的民間海員。
MLR- 主防線Main Line of Resistance的縮寫.
Mortar- 迫擊砲(曲射砲), 砲管長度小於口徑十五倍. 且因由前膛裝彈,彈為炸彈不叫砲彈,舊氏極短砲管的,又稱臼砲(spigot mortar),因其形似臼.
O.P.- 前哨(Out Post). 觀測哨(Observation Post).佈署於主防線前,前者任務在提供主防線預警時間,以防敵軍攻我不備.後者任務在觀測己方砲擊或轟炸之彈著點,提出修正.
Outfit- 單位,和unit同,通常美軍稱自己單位,都稱my outfit.
Overshoes- 鞋套. 美軍冬季保暖用.
Pack gun- 即著名的山砲(mountain gun),原為山地部隊研發. pack原意'打包', 指的是可拆解,由騾子駝運. 多配給空降師和陸戰隊使用,國軍在二戰時接收美援M1- 75山砲637門,數量達全球第二,僅次於英國.
Pack howitzer- pack gun後改稱pack howitzer. 因75山砲威力不足,研製M3-105mm輕型榴彈炮配與空降師.空降師官兵習慣難改,仍稱75山砲pack gun,而稱M3 pack howitzer,但已非騾子能駝.
Panther- 豹式坦克(德軍).
Panzer- 戰車(德軍), Panzer division為裝甲師.
Panzerfaust- 鐵拳. 反裝甲榴彈擲彈器(德軍).
Panzergrenadier- 裝甲擲彈兵(德軍).英文為Mechanized Infantry 裝甲步兵.
Paramarines- 陸戰隊傘兵,為了跳傘至日軍佔據之島嶼,創立於二次大戰,但一次也未跳,因太平洋島嶼的樹林使跳傘不切實際,而且沒有自己的運輸機,而經常被派與陸戰隊突擊隊作戰. 1945年2月23日著名的硫磺島四名陸戰隊員舉旗照片中,即有兩位為陸戰隊傘兵下士. parachutist Marines至今仍存於美陸戰隊,但為受傘訓合格單兵,而無正式單位.
Paratroop- 傘兵部隊,和滑翔兵同屬空降師. 滑翔兵不必跳傘,但和傘兵一樣,將褲腳塞進綁腿內(只有傘兵可穿長統靴,不打綁腿),常引起純正傘兵不滿. 傘兵步兵稱為parachute infantry,滑翔兵步兵稱為glider infantry。
Paravane- 拖曳式浮筒,繫有鋼纜可切斷水雷繫纜,使之浮出水面加以引爆.也可加裝炸藥,破壞潛艇.
Pathfinder- 尋路者,為先谴傘兵,在大部隊抵答前先跳傘至降落區,以訊號標示引導部隊跳傘. Pathfinder亦為轟炸雷達名,可穿透雲層,顯示地面目標.
Petty officer- 海軍士官,chief petty officer為士官長.
PIR- 傘兵團 (Parachute Infantry Regiment) .
Platoon- (陸軍,陸戰隊)排.
Potato Masher- 德軍手長柄榴彈,美軍嘲笑類似馬鈴薯搗碎器而取的綽號.
Proximity fuse- 近發引信. 無需接觸,以一定距離感應,即可引爆彈頭. 原為美軍使用在太平洋戰場,對付日神風特攻隊之秘密武器.,嚴禁歐洲戰場使用,以免為德軍盜用來攻擊美轟炸機羣. 在艾森豪將軍堅持下引進歐洲戰場,正好趕上突出部之役. 一部描述此役的書結語點出了近發引信的威力: ’戰敗的德軍帶著對美軍砲火威力的慘痛記憶,徒步撤回德國'. George Wilson所著 'If You Survive’ 一書也描述初次目睹此引信在齊格非防線的威力(1944年9月)。
Purple heart- 紫心勳章. 授予因公受傷或陣亡人員.
Pursuit aircraft- 驅逐機. 美陸軍1916-1940年對戰鬥機之稱呼,雖在參戰時已改稱戰鬥機(fighter). 但仍使用P為代號,如P-47,P-51等. 故國軍在二戰時就採驅逐機.之名,例如著名的第四驅逐大隊.
Ranger- 遊騎兵. 為陸軍精銳部隊之一. 公園管理員亦稱Ranger.1944/6/6 諾曼地登陸時,29師Cota准將問一營長帶的是啥部隊,營長答以'第五遊騎兵!長官'. Cota吼道:'那天殺的,遊騎兵,帶頭衝!' 遊騎兵帶頭衝'Rangers lead the way’的口號於焉誕生.
Rear echelon-指揮部所在之後方.
Recoilless rifle- 無後座力砲. 雖然軍隊必須稱步槍為rifle,不得稱為gun,而有膛線的火器,就叫rifle.包括槍和砲,甚至艦砲。
Redball express- 紅球特快車運補車隊. 諾曼地登陸之後成立,成員多為黑人. 主要任務為將物資自諾曼地灘頭運補至前線部隊, 運作自1944年8月25日 至11月16日安特衛普港口可運作,和部份法境鐵路修復後即中止。
Remnants- 殘部. 戰損單位剩餘人員。
Reveille- 晨興號. 原文為法語:醒來。
Sabot- 會爆炸的彈頭,也可稱為projectile, warhead, missile. 不會爆炸的子彈頭為bullet. Missile另義為有導引的火箭 (rocket)。
Sidearm- 貼身佩槍,為軍中術語,即手槍(短槍).side指身體兩側,佩在兩側,兼具方便和隱密. 短槍再分為自動手槍(pistol),和左輪槍(revolver),另有單發槍(single shot) ,多為打獵用,因可隨時更換不同口徑槍管。英文的Handgun,一般雖譯為手槍,但軍中視之為雙手持用之槍,包括步槍,衝鋒槍,卡賓槍都算。
Slit trench- 散兵坑。
Sniper- 狙擊手。
SNAFU- 狀況正常:全部搞砸.Situation Normal All things Fucked Up的縮寫.美軍自嘲俚語 突出部之役,和原部隊走失的散兵游勇組成的部隊,就自稱SNAFU部隊。
S.P. gun- self propelled gun, 自走砲, 包括加農砲和榴彈砲。
Split-S- 破S. 戰鬥機急劇左右迴轉纏鬥動作。
Spotter-狙擊觀測手. 配備視界較廣的望遠鏡,協助狙擊手觀測環境和彈著點,並配備標準步槍或自動武器,協助狙擊手在必要時接敵.並配備標準步槍或自動武器,協助狙擊手在必要時接敵。
Shell- 炮彈,(一)發.one round 亦為一發子彈或一發炮彈。
Shelling- 砲轟。
Skivvies- 內衣,陸戰隊俚語. 原為白色,在瓜達卡那一役時,陸戰隊白色T恤成了日軍的活靶,從此陸戰隊內衣改為綠色。
Sound off- 報數。
Squad- 班(陸軍)。
Stall- 停俥(引擎),停大俥,飛機失速. 電視老愛報導汽車失速出車禍,為濫用名詞 汽車引擎停俥失速,祇會慢慢停車,除非遭撞,那會出車禍?
Stick- 一機組傘兵.指一架運輸機所載傘兵數目。
Strafe- (飛機)掃射。
Straggler- 脫隊者.散兵游勇. 指和部隊走失的官兵.
Stronghold- 防禦據點.
Submachine gun- 衝鋒槍,和突擊步槍之差異在於使用手槍子彈,和德軍手提機槍一樣.
Tactic- 戰術. 戰場上制敵之方法,最近常被誤譯為贏取戰事大局之策略的戰略(strategy)
Tank destroyer- 驅逐砲車,為國軍使用美援M-18時正式名稱。 一般譯為驅逐戰車,但譯為驅逐砲車較為貼切,主要任務為反戰車. 驅逐砲車單位(步兵師配有驅逐砲車營)武器, 包括拖曳式戰防砲。二戰時,美軍反戰車任務落在上空無蓋的驅逐砲車,傳統的全裝甲坦克,任務為步兵支援。突出部之役時,705營一排4四輛M-18驅逐砲車,協助506傘兵團防守 Noville,將進襲的32輛德軍坦克,擊毀30輛。M-18直接擊毀24輛,其中5輛,在1,500碼外擊毀,讓德第二裝甲師未能攻進巴士東。金門陳列的M-18有說明牌。
Tank commander- 戰車長, tank unit commander 才可翻為戰車指揮官
Tanker- 加油機(空軍),坦克兵(陸軍),油輪(海軍).
Taps- 熄燈號. 晚寢和葬禮時吹奏.
Task force- 特遣隊.
10 in 1 ration- 十人份一箱口糧. 美軍於1943年為前線部隊推出,內容豐富的口糧, 肉類,奶油,果醬,糖果,香煙,火柴,甚至衛生紙,一應具全.
Tommy- 老英. Yank-老美, Aussie-澳佬, Kiwi-扭佬, Jerry -老德 (Klaus,為侮辱意味較濃), Jap,Nip-老日.Ami- 德軍特有,對美軍的簡稱。
T.O.T- 同時彈著.(TimeOn Target) 美軍二戰時發展出來的炮兵戰術. 通常由多門
火砲,經仔細計算各砲,彈著飛行時間發砲,使所有砲彈同時引爆在目標上,造成重大傷亡. 此一砲兵戰術,於突出部之役,使進襲德軍除了實際傷亡,心理創傷更是嚴重。
Tour- 上線或任職役期. 例如美轟炸機組員一上線役期Tour,為二十五次完成任務,可調回本土
(完成任務的條件為至少完成投彈於次要目標,否則不計). 轟炸機組員迷信第二十五次為難關,1943年12月美第八航空軍一架B-17領頭機,在起飛時爆炸墜毀,造成整個中隊取消任務, 墜毀機上有三人是第二十五次任務,二人為第二十三次,全部殉職,造成其它即將完成二十五次任務的組員震撼。Tour可以次數或時間計,但和地點無關。英國轟炸機組員,戰事在本國,仍計三十次完成任務為一Tour,較美轟炸機組員多出五次。
美第八航空軍第一架完成二十五次任務的轟炸機,名為曼菲斯美女
(Memphis belle),'英烈歲月’這部電影即為描述其第二十五次任務的經過
任職役期的Tour,以准將為例,為五年。到期未能升上少將,即需退伍。
一般稱為"外派"的英文為expedition,指的是軍隊至外國作戰。例如一戰時,在歐洲戰場的美軍稱為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美國遠征軍 ),至於二戰在太平洋戰區的部隊則未見有此說法。但二戰後的海外航母戰鬥群,就廣用Carrier Expeditionary Force的名稱。"外派"亦包含在Deployment(佈署)的定義,但廣義的Deployment指的是離開駐守地執行戰鬥任務,國內外都適用,或海軍在海外的巡航運動(Cruising Approach )和尋敵布置(Contact Disposition)改成戰鬥布置(Disposition For Battle)就成了佈署,重回原駐守地稱為重佈署(Redeployment)。
Tracer- 曳光彈. 傳統上,機槍每五發子彈中,有一發曳光彈,故稱四對一曳光彈
(four to one tracer). 二戰時,美戰鬥機在換裝新式前置量瞄準儀後,取消機槍曳光彈,以免飛行員倚賴較不可靠的目視曳光彈瞄準,而忽視瞄準儀不用.
曳光彈有時裝在步槍彈夾底部,以提省槍兵換彈夾. 曳光彈亦可當燒夷彈.
Tree burst- 樹爆. 砲擊時,瞄準樹架的上半部,使爆裂的樹幹破片高速四射,造成掩敝於樹下的士兵傷亡.'諾曼地大空降'影集中,101空降師防守巴斯東時,E連多名官兵, 即傷亡於德軍砲擊時造成的樹爆.
Trench foot- 戰壕腳(腳凍傷壞死). 美軍在突出部之役, 因冬季嚴寒,最大傷亡來自trench foot.
Trench knife- 格鬥刀. 一般配與未配刺刀的兵員,精銳部隊如空降師兵員或遊騎兵, 即使已配刺刀,仍一律配與格鬥刀,以利近身肉搏。
Triple A- AAA(Anti Aircraft Artillery) 防空砲的簡寫.
Trooper- 隊員,空降師傘兵,裝甲師兵員,公路巡警,都稱trooper,空降師滑翔兵為gliderman.
Turret- 炮塔.槍塔。
Wingman- 僚機 其任務不在殺敵,而在保護長機在追敵時不要為敵所乘. 僚機不得輕易離開長機,在二戰受訓時即深植於飛行員心目中。
像捍衛戰士(TopGun)中,湯鉧克魯斯在空戰時還要唸著:'我不要離開我的僚機'的飛行員根本不能進入TopGun受訓. 何況在空戰時長機在追敵時,是僚機要注意不要離開長機,而非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