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仿敦煌飛天的姿態,忽然引起我十年前的回憶,那年我著迷於大陸溜冰皇后陳露的表演,總覺得她的特殊動作,像是演繹了天女的優雅與神聖氣息。
正巧昨天讀了稻柏臨的UDN網誌,無意中看到幾個Surya Bonaly的後空翻youtube特技影片,恰巧當年我也對這個法國黑人溜冰選手印象深刻,就先提一下這位那時奧運的知名人物。
Surya Bonaly這位僅見的黑人女性溜冰天才,出生於一九七三年的法國Leon,從小具有天生的運動才能,早年參加世界體操錦標賽的跳床項目,分別得到兩次冠軍,還參加過三次奧運,贏得一九九一年世界青少年滑冰冠軍,以及五個歐洲冠軍、九次法國國家冠軍、四次Trophee Lalique冠軍和一九九四年的Goodwill Games優勝,她也是三次世界銀牌得主,最了不起的是她可以在溜冰時後空翻,在奧運史上,無論男女滑冰選手,她是至今唯一一個能夠後空翻單腳著地的溜冰好手。
個人認為她的溜冰技巧超群,動作具備野性動感和強大的爆發力,可惜在藝術層面稍微不足,以溜冰界長久習於優雅風格而言,她並不受評審青睞,而在一九九四年時,她在世界錦標賽不服只拿到銀牌,拒絕上台領獎,雖然她擁有高人一等的技巧,以及完美的演出(請看上面的片段),卻無法受到肯定,親日裁判最後決議把金牌給了那年的地主國選手:日本的Yuka Sato(佐藤有香),各國觀眾一片譁然,特別是當時冠軍選手有非常明顯的落地失誤(請對照下面的表演)。
愛國觀眾和裁判造成了什麼後果?大家肯定一輩子都會記得Surya Bonaly。
現在還有誰曉得當年僥倖得了冠軍的Ms. Sato?
Surya Bonaly的低潮,在於溜冰界普遍對她的印象不佳,後來她持續在許多比賽中得到低分,個人認為Surya在一九九八年日本長野冬運最是可惜,明明演出完美,卻因為又表演了後空翻,而慘遭嚴重扣分,雖說還有一次小失誤,卻不該落到出乎意料的第十名。
回憶起來,一九九八年的日本長野冬運,大概也是我最唏噓的一次,帶著兩枚奧運銅牌引退的陳露,讓我從此沒有刻意追蹤奧運花式溜冰的渴望;除了Surya Bonaly狀況不佳,當年我最喜歡的溜冰皇后陳露在奧運的最後之作,確實也充滿了遺憾。
二OO八是個充滿回憶的年度。
陳露在世界上成為知名人物,並且被封為冰上的「Butterfly」,是因為一九九五年三月世界錦標賽的長曲項目,以《末代皇帝》作為配樂,她完美地得了世界冠軍。
陳露有如冰上皇后一般,成功完成五個高妙的三轉跳,最終擊敗奪標呼聲最高的美國選手關穎珊(Michelle Kwan),成為第一位中國花式滑冰世界冠軍,而且是當時大陸拿到的第一面金牌,分外具有紀念性,而在這場比賽競技的,還有前面介紹過的黑人選手Surya Bonaly,後者獲得銀牌。
接著進行的九六年比賽,陳露正當生命的巔峰期,這回她用了我所愛的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的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Rachmaninoff's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second movement),在當時大放異彩,表演優雅,這時又出現了那標準的陳露式「飛天」姿態,她並以此得到了兩個評審的6.0滿分。
可惜的是,陳露表演雖然精采,藝術性也屬上乘,當年卻只拿了個銀牌。
短曲中讓她獲得第二名的配樂,是許多人都熟悉的《望春風》。
這首曲在台灣是知名的,淳樸的調子,加上柔和的韻律,陳露謹慎保守的表演,搭配淡定的肢體語言,不時讓現場響起如雷的掌聲。
嚴格說來,陳露的跳躍力普通,技術方面遠遠不如Surya Bonaly,卻兩度擊敗野性奔放的Surya Bonaly,原因究竟是什麼?
輕靈的天女姿態,還有她嫻雅的藝術性表現,不可諱言的,這是一種飽含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個人覺得在整體表現上會較為突出。
一九九八年奧運短曲項目,陳露穿著很適合她的紅衣,演出仍舊一如往常般完美。
不過,第三回參加奧運,而且已經過了體能高峰期,這次長野冬運,對她的引退之作,在短曲時並沒有人期待她會進入前三強,但這次的表演卻讓觀眾和評審都給予高度評價。
這次的表演配合了《Adios Nonino》的探戈風格,整體來說相當出色,也讓人覺得陳露十分嫵媚,短曲得了第四名。
十年前的蝴蝶,或許也來自於她的這場表演。
一九九八年奧運的表演項目,陳露得到了銅牌,許多人認為她在比賽時有小小失誤,非常可惜,或許引退的比賽讓她壓力太大,賽後表演反而顯得完美無缺。
雖說Mariah Carey的歌聲很好,那首《Butterfly》也曾經紅極一時,但我個人還是認為她的滑冰配樂比較適合中國風。
一九九八年的告別之作《梁祝》(Butterfly Lovers' Violin Concerto),她得了第三名,卻讓我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熟悉《梁祝》的人都知道,那是多麼讓人覺得哀傷的愛情故事,不過陳露選了這首曲子,表現的意象融合了最後的「蝴蝶」,淡雅優美的情調,搭配了「飛天」的身段,個人認為相當完美。
後來在北京看到下面這個倒彈琵琶的天女像,我就想起了陳露在冰上的丰姿,還真頗有幾分相似的韻味呢!
「蝴蝶」翩躚,天女飛天,冰面上有著旁人無法理解的心事,而到了一曲《梁祝》結束,我纔明白陳露表演後為何跪地哭泣。
當年廿二歲的陳露,以《梁祝》完美演繹了愛情悲劇,據說那樣的激情,和她的戀愛有關。
陳露在一九九八年冬季奧運結束後去了美國,跟一些世界頂級的花式滑冰好手進行巡迴表演,或許是為了退休能有好一點的生活,她曾經過得相當辛苦,每天提著行李不停在陌生的國度四處表演,目的為的只是糊口而已。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說陳露和她的俄羅斯丈夫Denis Petrov相識於美國的巡迴表演途中,這個曾經獲得九二年奧運銀牌的俄國溜冰明星,在一九八八年世界錦標賽見到了當時十二歲的陳露,後來異地相逢,在一次參加演出的巴士上,陳露拿著一塊薄荷糖問周圍的夥伴有誰想吃,見沒人說話,她就理所當然自己吃了,沒想到熱情的俄羅斯帥哥上前,用行動取得她口中的糖果,兩人接吻之後,談起來戀愛,五年後兩人結婚,在深圳開了間溜冰俱樂部。
如果一九九八年的《梁祝》是悲情的斷念,二OO七年再度表演《梁祝》,則是一種美好的詠嘆。
長野冬季奧運會後,陳露拿著兩枚奧會銅牌退休,O五年婚後定居在南方,並沒有回去東北的老家長春,陳露於二OO六年六月,在深圳生下兒子Nikita,為了準備下面亞冬會的三分鐘表演,生完小孩剛滿十五天,就必須開始減肥,因為冰上表演需要纖細優美的體態,對一個還在坐月子的母親而言,這是件苦差事。
陳露塑身有成,也是我所崇拜的,減了大約十八公斤,好不容易恢復完美體態,其個人的耐心與毅力,讓我非常佩服。
當然我個人也覺得,竟然沒有人找她拍瘦身廣告,相當可惜!
可是,瞧瞧這位辣媽的冰上丰姿,雖然結了婚,人也不年輕了,可是當年那「蝶舞」的天女之美,是不是依然能夠擄獲人們的心呢?
- 7樓. 伊妮莎2016/08/29 15:22Bonaly不昰唯一黑人花式滑冰選手,在她之前美國的Debi Thomas取代陳婷婷參加運奧,她的長相就比Bonaly討喜的多
- 6樓. signor_chi2008/03/26 20:41關於陳露
文中寫到認識她丈夫時的年紀,那恐怕是22歲吧? @@a...
我前一陣子也在youtube上找她的影片,那首「望春風」因為攝影角度的關係,你選的那個「飛天」的動作比較清楚。我再放一個別的版本的,應該是比賽完之後答謝觀眾的表演,這個攝影運鏡很有美感。我原先還不覺得它特別美,但是你選的最後那段老共拍的影片,真的是太差勁了。兩者相較,高下立判。
我的blog【拾夢記--回不去的Brideshead】,或是我與tinal關於Brideshead
Revisited的對話太好了,你把這表演的影片貼了上來,我當初選貼的是比賽短曲項目,只是想要表現出陳露對於不同文化的尊重,比如她在賽中所使用的身段,有先民拜天的祈求,還有小兒女的嬌態,只能說這表演拿了銀牌,是她應得的。
央視拍得很差,不該遺漏的鏡頭很多,不該打遠鏡頭的更多,我貼出來只是想讓人聽聽前面那段介紹。
關於影片中的英文敘述,說得很清楚,她十二歲參加八八年世錦賽,當年她後來的老公Denis Petrov已經廿歲囉,還給她取了個綽號:Chinese BOY(因為她當年是短髮的嬌小未成年少女)。
據說兩人定情那年她廿二歲,在美國表演巡迴途中,在兩人認識十年後(上圖是兩人婚後照片,下圖是O六年四月她懷孕七個月左右的照片,以前覺得陳露很耐看,說真的,婚後的陳露變得很美)。
轉貼自南方網:www.cnhubei.com/
Rosy 於 2008/03/27 01:13回覆200510/ca917670.htm - 5樓. signor_chi2008/03/26 20:28觀眾緣
我覺得Surya Bonaly不太有觀眾緣,也不太討裁判好,即使技巧再好,都很吃虧。女子滑冰受大家歡迎就跟女網的道理差不多,有實力之外,如果有美色,那就會大紅特紅。她的臉長得美不美先不論,光是她粗壯像短跑選手的身材,看起來一節一節的,在視覺上就不夠悅目。至於她的後空翻,如果是男生做的話就不會引起那麼多反感了。
至於很有觀眾緣的關穎珊,只能說她很幸運,她很合大眾口味。
現在有些發育不良的小鬼出來比賽,小孩子怎能引起大家的興趣呢?
我的blog【拾夢記--回不去的Brideshead】,或是我與tinal關於Brideshead
Revisited的對話嗯,不得不承認Surya Bonaly缺乏好運,特別是評審緣,她的presentation向來都打了折扣,在場上滑行的時間比跳躍或高難度動作表演也來得少,對於溜冰界來說,許多人不認同她強調的「特技」,還有一部份則是「膚色歧視」,而從男性的角度來看,她確實在肢體和臉蛋上的分數都稍微低了些。
不過,我還是要幫這個天才說句公道話,她輸給陳露,從精采的表演就看得出來,溜冰不只是在冰上跳躍,而是要表現美感,這點她吃了虧,可是比起當年僥倖拿到冠軍那表現平平的Yuka Sato,她輸得很冤,而且選曲和表演不搭也是原因之一。
關穎珊的表演,動作優美俐落,但個人覺得沒有特色,表演整體上呈現得很空洞。
陳露讓我念念不忘,是因為她的舞姿很耐看,還帶有一點禪的境界,不知你有沒有注意過她的手?我後來竟然發現,她的許多手勢是可以對照敦煌壁畫的,比如蓮花指和結印,曾見過有一組雙人花式剽竊自她的「飛天」,表演的曲目也是《末代皇帝》(女的叫做Jacqueline/男的叫Mark,好像是加拿大組?),看到有男性以「飛天」天女姿態溜冰,我,笑了。
Rosy 於 2008/03/27 00:50回覆 - 4樓. ✽ 貓 ✽2008/03/26 12:21
我不太看運動的節目﹐但我喜歡看溜冰﹐
還有韻律操、花式跳水和水上芭蕾等藝術性比較強的運動項目﹐
至於舞蹈﹐就更不用說了。 ^^
我對高台跳水也很喜歡,體操類則特別賞心悅目,有空來聊聊特定人物。 Rosy 於 2008/03/27 00:24回覆 - 3樓. 安歐門2008/03/26 10:28拍手
好棒的一篇報導,娓娓道來,絲絲入扣。
沙塵人間滌心垢.虛擬世界洗真情.
其實有幾篇專訪陳露的故事,說她當年比賽時,連衣服都是借的,看得我都覺得心酸啊! Rosy 於 2008/03/27 00:23回覆 - 2樓. 七琴2008/03/26 10:08Merci beaucoup !!
這是一篇精采完整的絕佳報導文 勾起我多少年少夢想....
溜冰畢竟不同於體操跳床的
"優雅" 是不可取代的必要條件
否則要看彈跳 馬戲團裡更多
小時候每每痴看花式溜冰 夢想那份優雅 還真去找了教練 開始苦練
後來一次在冰宮練習時 摔到後腦 ( 可能跟我現在笨笨的有關係 )
唉 ... 人家是飛天蝴蝶 我是 .... 是 飛蛾撲火來著 ...
基本上我還是為Surya Bonaly在一九九四年世錦賽錯失金牌而不平,明明當年的Yuka Sato表現平平,毫不出彩,第二個triple flip起落重心都歪了,偏偏還拿高分,裁判明顯不公,我看過幾次Yuka Sato的職業賽演出,一點特色或技巧也沒有,她跳得不夠高、旋轉不夠完美,甚至每次落地的姿勢都不好看(腿抬得不夠高)。
不過,Surya Bonaly雖然是我見過旋轉最多、跳躍最高、滑行速度最快的選手,可是她的缺憾也能看得很清楚:缺乏優雅的美感。
沒想到妳會溜冰?我只會在一邊欣賞,卻不能上場,哈!
Rosy 於 2008/03/27 00:21回覆 - 1樓.2008/03/26 08:12iceskating
我不知怎麼溜 但是好愛看他們在冰上飛翔的模樣 好美
我也愛看花式冰上表演,呵呵,感覺有凌虛憑空而起之美。 Rosy 於 2008/03/27 00:1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