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無腸國」的東邊,位於東海之中,有一個「聶耳國」。
聶耳國是東海之神禺虢(禺號)的後代,每一個人都長著一對長長的耳朵,平均長度可以垂到胸前,所以他們走路的時候,只好用兩隻手托著耳朵走。這個動作本做「攝」,古人以「聶」代之,也可形容他們的耳朵很大的樣子。
聶耳國也有耳朵特別大的人,他的耳朵大到當他要睡覺的時候,可以用一只耳朵捲起來墊著當枕頭,另一只耳朵就當成被子蓋著。
這還不是最大的,還有人耳朵大到連他的孩子們都可以一起,睡在他的這床「耳朵被子」裡頭!
聶耳國的人在國家的東邊養著二隻花斑虎,訓練好了,就使喚這二隻老虎,除了幫著他們做些大概是打獵之類的事之外,主要的是應付一些從海水中出現的奇怪的東西,也就是所謂的水怪之類的怪物唄,因為只要有那二隻老虎在身邊,所有的怪物都會立刻原形畢露,想躲都沒得躲哩。
(那時候大概還沒有「酷斯拉」吧……
)
改編自 《獨異志》/《山海經》/《鏡花緣》
原文:
《獨異志》.卷上.大耳國
《山海經》有大耳國,其人寢,常以一耳為席,一耳為衾。
《山海經》.《海外北經》.聶耳國
聶耳之國在無腸國東,使兩文虎,為人兩手聶其耳。縣(懸)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兩虎在其東。
《淮南子·墜形篇》無此國,而有云:'夸父、斑耳在其北方。'此文亦近夸父國,蓋即耽耳國也。
郭璞《圖贊》曰:
聶耳之國,海渚是縣(懸)。雕虎斯使.奇物畢見。形有相須,手不離面。
《鏡花緣》第十四回.談壽夭道經聶耳,論窮通路出無腸(節錄)
走了數日,到了聶耳國。其人形體面貌與人無異,惟耳垂至腰,行路時兩手捧耳而行。
唐敖道:
「小弟聞得相書言:
『兩耳垂肩,必主大壽。』
他這聶耳國一 定都是長壽了?」
多九公道:
「老夫當日見他這個長耳,也曾打聽。誰知此國自古以來,從無壽享古稀之人。」
唐敖道:
「這是何意?」
多九公道:
「據老夫看來, 這是『過猶不及』。大約兩耳過長,反覺沒用。
當日漢武帝問東方朔道:
『聯聞相書言,人個長至—寸,必主百歲之壽。今朕人中約長寸餘,似可壽享百年之外,將來可能如此?』
東方朔道:
『當日彭祖壽享八百。若這樣說來,他的人中自然比臉還長了。』
——恐無此事。」
林之洋道:
「若以人中比壽,只怕彭祖到了末年,臉上只 長人中,把鼻子、眼睛擠的都沒有地方了。」
多九公道:
「其實聶耳國之耳還不甚長。當日老夫曾在海外見一附庸小國,其人兩耳下垂至足,就象兩片蛤蜊殼,恰恰將人夾在其中。到了睡時,可以—耳作褥,一耳作被。
還有兩耳極大的,生下兒女,都可睡在其內。
若說大耳主壽,這個竟可長生不者了!」
大家說笑。
- 1樓. 寒寂子(大樓中的小公園)2012/04/16 06:48耳長主壽
兩耳垂肩,主大壽,
想必這聶耳國人一定都很長壽。呵呵~忽然想到以前的歌舞團,
兩片蛤蜊殼,將人夾在其中的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