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蔡邕〈一〉知音救木焦尾琴
2010/12/21 00:06
瀏覽4,266
迴響0
推薦41
引用1

東漢漢靈帝時,任職議郎(後至董卓掌權時任左中郎將)陳留郡蔡邕(字伯喈,因為多次上書陳述意見,要彈劾皇帝身邊的宦官因而頂撞了皇帝的旨意;又因為得罪了這些得寵的宦官,這些宦官個個都憎惡他,要將蔡邕流放到朔方郡(今蒙古一帶。沿路上還派殺手想要暗殺他,但殺手都因為感佩蔡邕的為人與忠義,都放棄了刺殺的任務。

 

後雖遇大赦得以返鄉,但蔡邕考慮到日後免不了要遭到這些宦官的毒手,於是就決定流亡江湖,做個閒雲野鶴,因此他的足跡遠達吳郡會稽郡

 

蔡邕來到吳郡時,遇到有吳郡人正在燒桐木來做飯,蔡邕聽見火勢猛烈的聲音,便說:

 

「這是塊好木料啊!」

 

於是蔡邕就請那吳郡人將這塊桐木給他,然後蔡邕把這段桐木削製成琴,果然能彈出優美悅耳的聲音。但是琴的尾部都已經燒焦了,因而把它取名為【焦尾琴】。

 

改編自 搜神記 卷十三 焦尾琴

 

原文:

漢靈帝時,陳留蔡邕,以數上書陳奏,忤上旨意,又內寵惡之,慮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吳會。

至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聲,曰:

「此良材也。」

因請之,削以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因名「焦尾琴」。

 

後漢書·蔡邕傳

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僬尾琴”焉。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