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石旻
2025/07/13 03:54
瀏覽350
迴響0
推薦39
引用0


唐朝時,有ㄧ位名叫石旻(「旻」音「民」)的人,他的身分背景來歷都不明,只知道他在江湖中流浪漂泊已經好幾年,並且有著玄妙的道術,道法高深得難以預測。

 

唐穆宗李恆長慶年間,石旻客居在於宛陵郡(即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有ㄧ個姓的人,曾經擔任宣城部將,有一日,某與數名友人在位於郡南的別墅飲宴,石旻也受邀在座。某的家僮撒網捕得一條大魚,長有數尺,就先放養在那處別墅中去去土味。當天某與客人都喝得大醉,客人們紛紛告辭離去,只有石旻留宿在氏別墅中。此時正是炎炎夏日最熱的時候,第二天某去看那條魚,卻發現魚居然死了並且腐敗得不能吃了。家僮正要將死魚扔掉時,石旻某說

 

「這條魚雖然壞了,但我有良藥,還可以救活這條魚,怎麼能就這樣隨便扔了它呢!」

 

某笑著說:

 

「先生說笑了,就算有良藥,又如何能救活這條已發臭的死魚呢?」

 

石旻說:

 

「那你就在旁好好看著吧。」

 

說完就從衣服中取出一個小袋子,袋子中有數粒藥丸。石旻從中取了一枚藥丸放在死魚身上,僅過了一小會兒時間,那條魚就變回如原本那般鮮潤的模樣,接著又見那條魚開始搖晃著魚鰭、拍打著魚尾,奮力的在水中游動著,就像是在洪流中逆流而上的樣子。某見了既驚訝又神感到奇,再三向石旻行禮道歉,說:

 

「先生如此起死回生的法術,可稱得上是神仙了。我這般混跡塵世中的俗人真是眼瞎耳聾,仰望先生如此高尚的言行事跡,我就像是井中見識淺陋的鮒魚,與雲中飛禽般的先生相比,又如何能與先生作伴呢?」

 

再說原本某患有輕微的疾病已經許多年,ㄧ直無法根治。見石旻有如此神術,某就向石旻求討那小袋中的丹藥,想說能藉此徹底治癒自己的病石旻沒有答應,並解釋說:

 

「我的丹藥本質非常的清白正直,你們這些世俗之人,對飲食之類的愛好沒有節制,使得臟腑之內都是魚肉之類的腥膻之物堆積聚集,設使將我的丹藥吃下,則臟腑內的汙濁之氣將與藥力相攻,就像是腹中有水火交戰,這樣人還能活下去嗎?因此萬萬不可隨便服用我的丹藥。」

 

石旻又勸戒某,說:

 

「想做神仙並不難,只因這紅塵俗世中多有牽掛之事,就像柵欄、籠子關住了猿猴飛鳥,即便是鳥有飛翔之心、猿猴有跳躍翻騰之意,但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又如何能達成目標呢?」

 

唐武宗李炎會昌年間,石旻吳郡過世。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唐朝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二十ㄧ年間曾將宣州改制為宛陵郡唐肅宗李亨至德二年底又廢除宛陵郡。後直到清朝末年都稱為宣城縣

 

:原文此句「旻謂文曰」中的「文」不知指的是誰?按前文應是某,「文」或許就是某的大名,也可能是原作者或是抄錄者多寫了一個閒字唄……  

 

:網路版原文此處的「廖」應為「瘳」,音「抽」,病癒。

 

:「騫翔」,或作「鶱翔」,飛翔。也比喻仕進或宦途得意。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補遺》.石旻

 

有石旻者,不知何許人也。浪跡江湖之間,有年數矣。道術玄妙,殆不可測。長慶中,客於宛陵郡。

有雷氏子,常為宣城部將,一日,與友人數輩會飲於郡南別墅,旻亦在座。其家僮網得一魚,長數尺,致於舍。是日,雷生與客俱深醉,諸客盡雲,獨旻宿雷氏別墅。時夏暑方甚,及明日視其魚,已敗爛不可食矣。家童將棄之,旻謂文曰:

「此魚雖敗,吾有良藥,尚可活之,安可棄耶!」

雷生笑曰:

「先生妄矣,誠有良劑,安能活此魚耶!」

曰:

「吾子幸觀之。」

於是衣中出一小囊,囊有藥數粒,投於敗魚之上。僅食頃,其魚鮮潤如初,俄而搖鬣振鱗,若在洪流中。雷生驚異,再拜謝曰:

「先生之術,可謂神矣。某輩塵俗聾瞽,望先生高蹤,若井鮒之與雲禽,焉得而為伍乎?」

先是雷生有微疾積年,既而求旻衣中之丹餌,欲冀廖(瘳)其久苦。旻不可,且曰:

「吾之丹至清至廉,爾曹俗人,嗜好無節,臟腑之內,腥膻委集,設使以吾丹餌求置其中,則臟腑之氣,與藥力相攻,若水火之交戰,寧有全人乎?慎不可食。」

旻又言曰:

「神仙不難得,但塵俗多累,若檻猿籠鳥,徒有騫翔超騰之心,安可致乎?」

會昌中,卒於吳郡也。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上一則: 小小說 – 楊居士
下一則: 小小說 – 俞叟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