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小小說 – 夏陽趙尉
2025/08/16 05:03
瀏覽606
迴響0
推薦37
引用0


唐朝時馮翊郡(即同州,今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轄下的夏陽縣,就位在黃河邊。縣東有一處有著池塘、館舍的園林建築,每當位於黃河兩岸的太華山中條山的山頭煙霧瀰漫、雲霧飄浮時,不論何時在這處池館都能清楚的看到這般美景。又有一處名為瀵泉穴(「瀵」音「份」)的地下湧泉在夏陽縣的南方,泉水清澈見底,水中的一絲一毫都能清楚分辨。

 

唐文宗李昂太和(或作大和年間,有一名姓的書生,在夏陽縣擔任縣尉。有一天晚上雨過天晴後,某與幾位朋友,一同來到瀵泉邊散步賞月。忽然,見到一個容貌很黑、身穿綠色衣袍的人,在泉水中順著水流游泳,游了許久後開口吟誦著: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某聽聞如此佳句,正在驚訝之際,那名綠袍人忽然回頭望向岸邊,像是吃驚駭怕的樣子,就潛入水中,只留個腦袋露出水面,但沒過一會兒也沒入水中,不見蹤影了。

 

第二天,某又來到瀵泉,距離岸邊約數十步處有一座神祠,廟門上方寫著:

 

瀵水神。」

 

某就進入廟中,見神座的兩旁陳列著幾個泥塑的人偶。其中一個穿著綠色衣袍的,某上前仔細觀看,發現人某的容貌很像前夜所見的水中之人。某心想:

 

「這用瀵水旁的泥土捏塑成的人偶,居然能迷惑人,這不就成了精怪了嗎?」

 

因此有意要將這個放任手下作妖的瀵水祠拆了,以免再有精怪出沒。有縣吏勸阻說:

 

「這座神廟能夠呼風喚雨來幫助莊稼生長,可見還是有神靈在此庇佑的。如果拆毀了這座神廟,將會給本地百姓帶來災害啊。」

 

某聞言,於是作罷不拆了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摶埴」,「埴」音「直」,以黏土捏製陶器的坯。

 

:「剗」,作動詞時音「懺、ㄔㄢˋ」,毀滅、削平、刪除。或音「產」,同「剷」。

 

:「隳」,音「灰」,毀壞、損毀。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補遺》.夏陽趙尉

 

馮翊之屬縣夏陽,據大河。縣東有池館,當太華、中條,煙靄嵐霏,昏旦在望。又有瀵泉穴其南,泉水清澈,毫縷無隱。太和中,有趙生者,尉於夏陽。嘗一夕雨霽,趙生與友數輩,聯步望月於瀵泉之上。忽見一人,貌甚黑,被綠袍,自水中流沿泳久之,吟曰: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趙生方驚,其人忽回望水濱,若有所懼,遂入水,惟露其首。有頃亦沒。趙生明日又至泉所,是岸傍數十步,有神祠,表其門曰:

「瀵水神。」

趙生因入廟,見神坐之左右,摶埴為偶人。被祿袍者,視其貌,若前時所見水中人也。趙生曰:

「此瀵壤也,尚能惑眾,非怪而何?」

將用剗其廟。有縣吏曰:

「此神廟,且能以風雨助生植。苟若毀其屋,適足為邑人之患。」

於是不果隳。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小小說
上一則: 小小說 – 盧嗣宗
下一則: 小小說 – 郤元位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