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上谷郡(今河北省保定市一帶)有一位姓侯的書生,家住在荊門縣(位於今湖北省荊門市內),以通過《明經科》考試得以入朝為官,經由吏部調派後,擔任宋州虞城縣(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的縣令。在此之前,侯生已經迎娶了南陽韓家的女兒韓氏為妻,迄今已經五年了。
一晚,韓氏夢見有幾名身穿黃衣的人來到,召喚韓氏出門,帶著她一起朝東方走了十餘里,抵達一處官署。這處官署的建築十分華麗且高大,裡面有非常多的人,光是在屋簷下列隊站崗的吏卒就有數十人。黃衣人又引導韓氏來到一處院落,這裡有一位身穿青衣、頭戴高冠、腳穿方頭鞋子,身形非常高大的婦人,身旁跟著數百名隨從,前後還有許多几案與墊褥依序擺放著。韓氏就向那名青衣婦人行禮拜見。一會兒之後,有一名婦人,年紀約二十多歲,身材修長且前凸後翹得十分美麗,身穿碧綠色的短襖、紅色的衣袖,以金玉打造的釵子作為首飾,從院門進來後,自稱姓盧,並對韓氏說(註):
「我與妳之間有仇已經很久了,妳知道嗎?」
韓氏說:
「我只是一個女子,而且從未走出我的閨房,哪裡會有仇敵呢!」
盧氏聞言,顯露出憤怒的臉色,說:
「我的前世曾經是一名官員(註),妳誣告我令我入罪而取代了我的職位,使我遭到開除後流落郊野凍餓而死,這難道還不算是我的仇敵嗎?如今我向上帝申訴,希望能洗雪前世的冤屈。上帝同意了我的請求,所以妳很快就要死了。」
韓氏聽了之後更加害怕,想要說些什麼反駁,但盧氏那張嘴喋喋不休的說個沒完,韓氏根本插不上話。青衣婦人見狀,就對盧氏說:
「妳的冤屈誠然應該得到平反,但韓氏也不應該馬上就死,妳不能這樣做啊。」
就吩咐一旁的小吏去取出相關的案卷。小吏取來查閱後向青衣婦人報告說:
「韓氏剩餘的陽壽還有一年。」
青衣婦人說:
「既然如此,就立即將韓氏送回去,不要讓她在此久留。」
就命令黃衣人將韓氏送回到家門。韓氏跟著黃衣人往回走,還沒走幾里路,韓氏忽然就嚇得從夢中醒了過來了。回想這個夢境感覺很是厭惡,也就不敢對旁人說。自此以後韓氏的神色沮喪(註)就像是生病的樣子。侯生問妻子怎麼了?韓氏這才將那個夢境說了出來。
數月後,韓氏又夢見盧氏來到自己的家中。盧氏對韓氏說:
「妳就要死了。」
韓氏驚醒後,病情因此更加嚴重,拖了一年多就病逝了。侯生私下為妻子真如夢境所言那般的遭遇感到奇異又感嘆不已,但也不曾將妻子的夢境向外人透露半分。
數年後,侯生在襄漢一帶(今湖北省襄陽市)旅遊,途中來到富水(位於湖北省境內、長江中下游右岸的支流),在襄陽郡中任職的蘭陵人蕭某,仰慕侯生的為人善良,便將女兒蕭氏嫁給侯生為妻。
侯生帶著蕭氏回家後,見蕭氏經常穿著紅色衣袖的碧綠色短襖,又以金玉材質的釵子作為首飾,而且她的身材修長、前凸後翹得十分美麗,與韓氏先前所夢到的盧姓女子相同。侯生這才將韓氏的夢告知了蕭氏,蕭氏聽了之後很不高興,說:
「我的外祖父姓盧,我從小的時候,我的大舅舅就很喜歡我,要我做他的女兒,因此就『盧』當作我的小名。看來你的亡妻的夢算是得到驗證可信了啊。」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網路版此處的「日」字應為「曰」字,應是掃描轉換時發生的辨認錯誤導致。
註:「職官」,文武百官的通稱。
註:「摧沮」,猶沮喪。或指挫折阻撓。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補遺》.侯生
上谷侯生者,家於荊門,以明經入仕,調補宋州虞城縣。初娶南陽韓氏女,五年矣。韓氏嘗夕夢黃衣者數輩,召出其門,偕東行十餘里,至一官署。其宇下列吏卒數十輩,軒宇華壯,人物極眾。又引至一院,有一青衣,危冠方履,狀甚峻峙,左右者數百,几案茵席,羅列前後。韓氏再拜。俄有一婦人,年二十許,身長豐麗,衣碧襦絳袖,以金玉釵為首飾,自門而來,稱盧氏。謂韓氏日(曰):
「妾與子仇敵且久,子知之乎?」
韓氏曰:
「妾一女子,未嘗出深閨,安得有仇敵耶!」
盧氏色甚怒,曰:
「我前身嘗為職官,子誣告我罪而代之,使吾擯斥草野而死,豈非仇敵乎?今我訴於上帝,且欲雪前身冤。帝從吾請,汝之死不朝夕矣。」
韓氏益懼,欲以詞拒,而盧氏喋喋不已。青衣者謂盧氏曰:
「汝之冤,誠如是矣。然韓氏固未當死,不可為也。」
遂令吏出案牘。吏曰:
「韓氏餘壽一年。」
青衣曰:
「可疾遣歸,無久留也。」
命送至門。行未數里,忽悸而悟。惡之不敢言。自是神色摧沮,若有疾者。侯生訊之,具以夢告。後數月,韓氏又夢盧氏者至其家,謂韓氏曰:
「子將死矣。」
韓氏驚寤。由是疾益加,歲餘遂卒。侯生竊嘆異,未嘗告於人。
後數年,旅遊襄漢,途次富水,郡僚蘭陵蕭某,慕生之善,以女妻之。及蕭氏歸,常衣絳袖碧襦,以金玉釵為首飾,而又身長豐麗,與韓氏先夢同。生因以韓氏之夢告焉,蕭氏聞之,甚不樂,曰:
「妾外族盧氏,妾自孩提時,為伯舅見念,命為己女,故以盧為小字,則君亡室之夢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