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 – 太原小吏
2025/02/07 04:51
瀏覽351
迴響0
推薦35
引用0
唐朝、唐憲宗李純、元和五年,檢校司徒的河中節度使王鍔(字昆吾,一作昭範)獲兼太子太傅,並調任河東節度使,鎮守太原。本就善於理財與人事管理且資財頗豐王鍔到任後,自掏腰包補足了空虛的府庫、擴充了河東軍的兵馬,又注重與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的交流,數年下來的種種政績令唐憲宗十分嘉許,元和九年升任王鍔為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列使相。
元和十年的一日中午時分(註),節度使府中有ㄧ名小吏看見一位身高一丈多、身穿金甲、手執金劍的神人,從府衙大門處慢慢走向大堂,然後在大堂前站立許久,像是在等待著什麼的樣子。小吏見狀非常害怕,趕緊去向當時值班的衙將靳垣、張和等人報告。靳、張二人趕緊隨小吏前去查看,果然真如小吏所言。正待發言詢問時,就有一陣強風突然吹來,那名金甲神人就忽然不見了。
ㄧ個多月後,王鍔逝世,享年七十六歲。而令人驚奇的是,在過世之前,王鍔就清楚的交代了後事,就像是已經預知了自己即將過世的日期。朝廷追贈太尉,諡號「魏」,後世稱其為「王魏公」。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亭午」,正午、中午。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卷二.太原小吏
王鍔之鎮太原也,嘗一日亭午,有小吏見一神人,長丈餘,介金仗劍,自衙門緩步而來,既而佇立久之,若有所伺。小吏見之懼甚,白於衙將靳垣、張和。偕視之,如小吏言。俄有暴風起,因忽不見。後月餘而鍔薨,時元和中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