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們中區病人安全推廣同好會去日本參訪時,一位帶領我們到第一線去暸解狀況的日本護理主管,突然私下問我台灣的護理人員,指名Link Nurse 與Resource Nurse近年有沒有像日本一樣,有不少人紛紛轉換跑道去從事全職病安工作的趨勢?
雖然我當場沒有機會請教同行的護理專家,並向她們求證是否真有此現象,但想起一年前左右,我們確實曾經調查過中部地區從事病安工作"職人"的概況,就順口回答她No!
其實格主對國內從事(推動)病安的人力已觀察多年,相當清楚,沒有發現直到現在有什麼特別的新趨勢,除了最近有「倒退嚕」以外。
所以到底Link Nurses是指哪些護士,Resource Nurse又是到底指哪一號人物呢?這類護理人才,又與病安何干呢?
日本護理界早於多年前參考英美兩國,就直接引用外來語Link Nurse 與Resource Nurse把這兩種職稱引進部分大型醫院使用,但在台灣卻是很陌生,幾乎沒人聽過的怪名稱。
由於在日本所謂的醫療安全管理者,法律上規定只能由醫師、護理人員或藥師兼任或轉任,與台灣的現況截然不同,因此為了填滿這些職缺,有部分護理人員願意跳進去這個新興行業(醫療安全管理)是可以瞭解的,再者,病安部門在日本通常是直屬院長管轄,也是深受重視的單位,對比較有企圖心的紅人(後補)確實在請調或考慮轉換跑道時,是熱門的選項。
Link的意思是連繫、連結,所謂Link Nurse在單位內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他本人對某一專科有特別的興趣,會積極參與上課、開會、熱心教學、協助督導考核該單位Member、執行計劃、佈達院方政策的屬於比較好學有上進心,且可接受新技術與新儀器,有為能幹又善於溝通協調的Leader。
在國外常聽到有Link Nurse的單位有感控、化療、洗腎、ICU及糖尿病照護等等。
而所謂Resource Nurse的Resource即是資源的意思,其職責則是因醫院或僱主不同而可能不同,基本上有協調人力資源運用的感覺,原則上不會是菜鳥,反而可能是當班額外的一名最資深的Member,已專精在某專科或某特殊技術上,她或許就是所謂的Charge Nurse,可以幫其他Staff協調或解決問題。
因此,也有人說Resource Nurse是全方位的"All round" helper,尤其是有需要緊急調度人力時,明顯就是「代打」的最佳人選,協助的工作可包括機動式支援因加床而人手不足的單位,或急救現場或因臨時有人生病,而必需放人請病假的情形,有時還要協助轉送或搬運病人,接吃飯等等。
日本會有那樣的趨勢,是因為受到法規的影響,所以有一定規模的醫院必需設置醫療安全管理者,這些人有法定的資格取得條件,專業的定位清楚,普遍受人肯定,而 且健保也有點數給付給醫院(格主非常贊成Safety is not free的看法),所以人力比較穩定,有工作保障。
總而言之,Link Nurse 與Resource Nurse在醫院裡,都是屬於比較有向心力的Leader,也常是負責補充人力與維持護理品質的中階主管(Middle Managers),本來人力與病安及職安就有密切的關係,在此應該可以不用多說了,像日本據說有跳槽的趨勢,對我們病安推動的立場而言,實在是求之不得。
她們的角色與工作性質,在台灣也是有人扮演與負責(如Leader、副護或護理長本人)才對,只是沒有使用這樣的主管級職稱而已,但無論如何很可惜的是,有上述資質的護理人員,卻很少有人願意全心全力投入病安。結論是我們從政府、院方及老闆的態度都能看得出來,安全文化確實較日本低落,國人對安全的價值觀也仍有一段差距,望塵莫及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願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