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動過瓣膜手術的王伯伯,需要仰賴口服華法林(Warfarin)長期救援,防止血液形成血栓堵塞住了血管,化解引發心臟病發、中風等可能奪命的危機。
華法林用藥劑量的精準拿捏與治療目標的設定都考驗著醫師。面對不同年齡、體重、種族的患者,考量可能同時罹患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瓣膜疾病、先前曾發生中風或是胃腸道出血等不同發生栓塞併發症或是出血併發症的危險因素和治療疾病的需要,所設定的目標高低亦不同。
華法林用藥劑量的多寡決定了控球的勁道與球路,由於「好球帶」十分狹窄,劑量的過與不及就像球路偏高或偏低都沒法三振打者一般;用藥劑量太高會讓患者的血液過於「稀薄」而容易出血,用藥劑量太低又會形成血栓達不到治療目標。
萬事起頭難,面對每一位患者的獨特個體,華法林初登板投球的第一個月,較密切的監測與觀察是必須的。研究估計年齡、體重和併用藥物(含中草藥與健康食品)的影響比率約三成;凡年齡超過70歲的長者、體型瘦弱或患有肝臟疾病者,起始劑量都可能考慮調低一些。
近年來針對華法林藥物基因學的研究,維生素K環氧化物還原酶(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subunit 1, VKORC1)及肝臟代謝酶(Cytochrome P450
醫師就研究文獻、治療準則、臨床資訊與實務經驗,讓華法林上場投出的第一場好球的機會大增。初用藥後數週後需要追蹤檢視藥物反應來調整劑量,當幾次評估用藥狀況穩定後,每2~3月還是需要回診;若是病況或併用藥物較複雜,初用華法林期間,約隔2~3週就要監測ㄧ次,調整期也可能需要再延長ㄧ些。
對於臨床醫師及健康照護者而言,面對華法林可能需要持續使用數個月的現實,用藥期間患者的飲食習慣與配合態度、定期回診監測治療果效都是需要掌控的關鍵。
由於維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及Ⅹ所必須的輔助因子。華法林的「K」功了得,決戰場就在於干擾維生素K及其環氧化物之循環轉換;所以,當維生素K不能被還原變身時、凝血因子沒法發威而效率大落,無力揮棒而讓華法林達到抗凝血的效果。
因此,服用Warfarin期間,芥藍菜、菠菜、扁豆、花椰菜、高麗菜(包心菜、甘藍菜)、萵苣、蘆筍、海藻、佛手瓜、水田芥(西洋菜)、芽甘藍、黃豆、小麥苗粉、瑞士甜菜、綠茶、肝臟(牛、雞、豬)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每100公克超過100微克)、酪梨、食用高蛋白且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組合都會減少華法林的藥效。然而,芒果、葡萄柚汁、蔓越莓汁、洋蔥和芹菜等反而會增加華法林的藥效。
面對上述影響華法林藥效,洋洋灑灑的食物清單,並不意味著連一口都不可以吃。曾經有位媽媽來電反映,出院後服用華法林ㄧ個月期間,完全不吃綠色蔬菜,烹調魚類時也不敢加薑片和米酒,直說這樣太難吃,真的受不了才打電話詢問;其實只要固定食用這些蔬菜量,特別是面對時令性蔬果時,需要自我節制,適量即可,不要大快朵頤地連續吃了ㄧ個星期以上,若此會明顯影響華法林的表現。
同樣地,選用健康食品和併用中草藥調養時也會左右華法林的療效,併服藥物時更是要留意;所以當朋友送了盒參茶、兒女買的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保健食品,開始或停止飲用時或是因為包括看牙齒、動手術等不同疾病需要看不同的醫師時,都必須提醒醫師您正服用華法林。
雖然臨床醫師使用華法林預防或治療血栓的經驗已逾一甲子,三成左右影響療效的因素仍是未知。所以患者服用華法林期間若突然覺得頭昏眼花、說話含糊不順暢、視力變差、呼吸急促或胸痛、手或腳無力、四肢腫脹或劇痛、感到刺痛或失去知覺等可能出現血栓狀況;咳血、尿色變深棕或紅、血便或黑便等不正常出血現象。觀察到這些症狀都要儘速請醫師協助。
此外,宜改用軟毛牙刷刷牙,男性可改用電動刮鬍刀,育齡婦女需做好避孕措施,運動或動作該和緩些。如果在抽血前5~7天曾經忘記服藥,請記錄忘記吃藥的次數及時間、所覺察的異狀或疑惑,可以電話詢問藥師或回診時告訴醫師。
總之,在華法林用藥期間需要配合與留意的事項很多,為了達到最佳療效與減少發生不良反應,定期抽血檢測是必要的;善用相關用藥指導資料,能方便您查閱或是求診時供醫師參考。
※ 本文刊登於康健雜誌第129期。聰明使用抗凝血劑華法林。2009年8月。頁120~121。
※個人首篇刊登於康健雜誌的文章。